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互联网时代的社群与表达

互联网时代的社群与表达

  • 字数: 20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作者: 黄荣贵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520332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7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互联网时代的社群与表达》为复旦大学社会学系黄荣贵老师的一部学术专著,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科研发展基金资助。作为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课题的项目,书稿主要运用网络平台微博所提供的数据,探讨了互联网时代社会群体的活动特点,论述了互联网在社会群体意见表达时所发挥的作用,同时以扎实的数据分析、构建数据模型等方式,就政府与社群如何协调网络舆情的矛盾,这一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议题,得出了研究结论,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目录
第一章 网络空间和多样化的互联网使用
一、网络空间的三重属性
二、互联网时代的社群、表达与行动:一个简要的文献回顾
三、互联网是青年群体的首要信息渠道
四、微博与微信是大学生重要的网络平台
五、微博空间个人化的网络表达与网络行动并存
六、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微博信息可信赖性及其影响因素
一、信息信任是理解网络社会的一个微观基础
二、理解信息信任的理论视角与研究假设
三、微博信息信任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四、网络信息真实性感知与对网络治理的态度
五、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业主论坛在线社群结构及其形成机制
一、研究缘起
二、嵌入于社会和媒介情境中的在线社群
三、数据来源及分析策略
四、业主论坛间超链接网络的结构及其形成机制
五、在线关系对集体行动的重要性及其局限
第四章 微博空间的业主治理社群及其话语表达
一、研究缘起
二、业主行动、互联网与社区治理
三、微博关系:形成机制及信息传播功能
四、业主治理社群的结构及其形成机制
五、业主治理社群所关注的议题
六、作为组织基础结构的在线社群
第五章 环保非政府组织社群的结构及其形成机制
一、组织间网络的重要性及研究源起
二、我国非政府组织及其互联网使用
三、理解组织间网络的形成机制
四、微博空间的环保非政府组织社群
五、环保非政府组织社群关注的核心议题
六、作为绿色公共领域的环保非政府组织社群
第六章 网络场域、文化认同与非政府组织社群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博空间中的网络场域与文化认同
三、研究策略: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探索性分析
四、在线劳工社群关注的四类议题
五、社群互动结构及议题认同度分析
六、网络场域的双重属性与大数据社会学的潜力
第七章 在线话语表达与非政府组织的网络影响力
一、研究缘起
二、微博:媒介化的话语空间
三、理解微博用户线上影响力的形成机制
四、劳工非政府组织的线上影响力及其影响因素
五、理解数字不平等的多维含义
第八章 社交媒体空间的框架化策略与集体行动
一、研究缘起
二、社交媒体与集体行动
三、事件简介与数据来源
四、微博的功能及话语框架分析
五、微博功能和话语框架的动态变化
六、情景化的话语框架及其社会治理意涵
第九章 理解网络社会:议题与方法
一、网络社会研究的分析视角和关键议题
二、网络时代社会学研究的新方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