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会它千顷澄碧 兰考脱贫启示录

会它千顷澄碧 兰考脱贫启示录

  • 字数: 1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刘雅鸣,陈聪,宋晓东
  • 出版日期: 2020-10-01
  • 商品条码: 97872130987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全景式 多角度 立体化  真实记录、反映兰考脱贫全貌  2019年度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 2017/2018年度“中国好书”获得者2020年新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景式、多角度、立体化真实记录、反映兰考脱贫全貌的报告文学作品。作者作为常年跟踪采访兰考发展与脱贫攻坚的资深一线记者,通过深入扎根基层、采访兰考当地有代表性的乡镇干部、驻村干部、扶贫带头人和村民等上百位脱贫攻坚一线涌现的优选人物及其典型故事,真实地记录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兰考上下干部领着干、党员带头干、群众比着干,通过艰苦奋斗成功实现脱贫摘帽的生动场景,深入阐释了兰考脱贫进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中的标志性意义,对当下如何传承发扬焦裕禄精神、如何展示推广兰考经验提出了新的思考,并鼓舞奋战在脱贫攻坚、奔小康一线的干部群众在全面小康的关键节,点上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目录
序章一棵树的希望/001
第一章懒汉脱贫记/005
凭良心干活,跟老百姓真心换真心,这是时任兰考县葡萄架乡党委书记岳建河给自己立下的标准。大人孩子都是脏兮兮的,头发几个月都不洗,全家收入基本就靠种地、收破烂,这是葡萄架乡赵垛楼村村民范玉花一家人的真实写照。兰考的脱贫故事,就从岳建河想方设法拔掉范玉花家思想上的穷根讲起。
1走不到头的逃荒路/007
2从“坐在墙根晒太阳”到“脸上实在挂不住”/010
3“岳书记,中!”/015
4“不碰碰咋知道它有多硬”/018
第二章兰考之问问出百姓的心声/025
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兰考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并发表讲话:“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有一点‘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就是在这次民主生活会上,时任兰考县委书记王新军发出“兰考之问”,做出“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庄严承诺。
1精神高地,却是经济洼地/027
2红脸出汗,发出“兰考之问”/031
3一行行脚印,解开思想上的束缚/034
4精准扶贫进行时/040
第三章工作队也有搞砸的时候?/045
从差点被村民们赶走,到鼓足干劲带领村民种黄桃,从逼着自己跟群众“尬聊”,到任期结束群众拦着不让走……精准扶贫,就要扎根到群众身边。兰考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一支支工作队和来自全省的“第一书记”们在脱贫攻坚的一线扑下身子,一心一意带领群众脱贫,不断续写脱贫攻坚的兰考篇章。
1“哪儿来的回哪儿去!”/047
2“等我干出点名堂再去看焦书记”/051
3“敲锣打鼓能顶饭吃,还是能顶钱花?”/057
第四章“劳燕分飞”的扶贫“夫妻档”/065
“干部不领,水牛掉井。”然而,当一位驻村女干部面临照顾一家老小与帮助贫困村脱贫的分岔路时,她必须做出一个抉择。
1抉择/067
2头三脚难踢/069
3在老公生病的日子里/076
4“你还没干够?”/079
5“我长大了也要做一个跟爸爸妈妈一样的人!”/082
第五章再没走完的这段小路/087
兰考县闫楼乡王玉堂村原村支部书记曹红彦有一个小名,叫“大雁”。大家都说,大雁是个闲不住的人,不仅乐于助人,还总是自己主动揽活干。随着兰考全县脱贫摘帽,王玉堂村的好日子就要到来了,只是万万没想到,他们的好支书曹红彦却如大雁南飞了……
1王玉堂村有个闲不住的热心人/089
2“做好事坑死人!”/092
3大雁远去……/098
第六章花90万元建村部却惹来差评?/103
2014年春节,已经很多年没有回过老家的代玉建回到代庄村,看到老家落后的面貌,在老乡劝说之下,决定留在村子里。然而,起初一心想带领老乡们脱贫致富的代老板却被老百姓贴上了“要你有啥用”的标签……
1代老板返乡记/105
2“飞鸽牌”的干部到底中不中?/111
3“代庄红薯”翻身记/118
第七章梦想照进现实的那束光/123
2014年3月17日那天下午,是张庄村村民闫春光毕生难忘的一个日子。没想到,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家,不仅掀起了灶台上的那口破盆,还聊起了闫春光的挣钱问题:“下一步你咋打算?还是打零工?”习近平总书记嘱咐闫春光,一定要好好干,脱贫了过好日子。
1张庄有个“风口袋”有人来“贴膏药扎针”/125
22014年的那天下午……/127
3春光入党记/131
4“梦里张庄”走进现实/136
5张庄之变:春光里的新生/139
第八章泡桐有声/145
一个人、一棵树,改变了一座村,推动了一个产业,张扬了一种精神。不只是张庄,兰考县的很多个村庄,都奏响着一曲“梦想照进现实”的变奏曲。别名“乐器村”的徐场村就是其中之一。
1清晨6点钟的焦桐/147
2砍下一棵泡桐树/154
3出家?/157
4琴为心声/164
5稀客到访/166
6玉立而雅/171
第九章曾经的“兰考大爷”今何在?/175
曾经的“兰考大爷”如今何在?潘秀山是“兰考大爷”的典型:逃荒的年份,他靠拉一手坠弦卖艺挣钱,然而这段经历却在他心里烙下了阴影。时隔多年,当脱贫攻坚的阳光照到老潘家,已经年近八十的老潘能否解开心里的疙瘩?
1“我是兰考哩,大爷!”/177
2暴雨袭危房/179
3老潘心里拴着的“疙瘩”/184
4干部再也不用躲着群众走/188
第十章我给总书记写封信/191
“从没想过与总书记的视频连线会发生在自己家中!”总书记视频连线在自己家中采访的记者、自己靠卖馍脱了贫、住上了三层小洋楼……在脱贫攻坚以前,这些都是程秀建做梦都没想到的事情,如今都成真了。“我给总书记写封信吧!”程秀建说,想在信里跟总书记说说他的心里话。
1“我刘墉离北京走了一月整,转眼来到南京城……”/193
2“量身定制”的脱贫秘方/195
3“我给总书记写封信吧!”/198
4蒸出来的致富经/202
第十一章从“兰考之问”到“兰考之美”/207
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说,兰考的脱贫道路并不新鲜,它是焦裕禄走过的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指出的共产党员应该走的路。“它就是重新唤起的共产党人的初心!”初心不忘,方能脱贫。
1围墙拆掉之后……/209
2在实干中回答“兰考之问”/210
3“小步快跑”,不改初心/218
尾声会它千顷澄碧/227
附录一干字当头精准发力深入践行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中共兰考县委、兰考县人民政府/234
附录二“精神高地”走出“经济洼地”——写在河南兰考脱贫之际新华社记者刘雅鸣李亚楠宋晓东/27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