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数学复习全书(数学二)(综合提高篇) 2022

数学复习全书(数学二)(综合提高篇) 2022

  • 字数: 3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1092755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依据近期新大纲进行编写,覆盖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两部分的全部内容,知识点讲解详尽,例题由资深考研数学教师编选解答,质量极高,是一本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数学复习全书.数学二》由李永乐 等编著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篇高等数学
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
考点与要求(3)
§1函数(3)
内容精讲(3)
一、函数的概念及常见的函数(3)
二、函数的几种特性(5)
例题分析(7)
一、求反函数及复合函数的表达式(7)
二、关于函数几种特性的讨论(9)
§2极限(11)
内容精讲(11)
一、极限的概念(11)
二、极限的性质(13)
三、极限的存在准则(13)
四、无穷小量(14)
五、无穷大量(14)
六、求极限的常用方法(15)
例题分析(21)
一、求函数的极限(21)
二、求数列的极限(30)
三、已知极限值求参数,或已知极限求另一极限(35)
四、无穷小的比较(38)
§3函数的连续性(39)
内容精讲(39)
一、连续的概念(39)
二、间断点及分类(40)
三、连续函数的性质(40)
例题分析(41)
一、讨论函数的连续性及间断点的类型(41)
二、有关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的证明题(42)
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点与要求(44)
§1导数与微分,导数的计算(44)
内容精讲(44)
一、定义(44)
二、重要性质、定理、公式(45)
例题分析(48)
一、按定义求一点处的导数(48)
二、已知f(x)在某点x=x0处可导,求与此有关的某极限或其中某参数,或已知某极限求f(x)在x=x0处的导数(50)
三、绝对值函数的导数(53)
四、由极限式表示的函数的可导性(54)
五、导数与微分、增量的关系(55)
六、求导数的计算题(55)
§2导数的应用(57)
内容精讲(57)
一、定义(57)
二、重要性质、定理、公式与方法(58)
例题分析(60)
一、增减性、极值、凹凸性、拐点的讨论(60)
二、渐近线(65)
三、曲率与曲率圆(65)
四、优选值、最小值问题(66)
§3中值定理、不等式与零点问题(68)
内容精讲(68)
一、重要定理(68)
二、重要方法(69)
例题分析(71)
一、不等式的证明(71)
二、f(x)的零点与f′(x)的零点问题(75)
三、复合函数ψ(x,f(x),f′(x))的零点(77)
四、复合函数ψ(x,f(x),f′(x),f″(x))的零点
(79)
五、“双中值”问题(80)
六、零点的个数问题(81)
七、证明存在某ξ满足某不等式(82)
八、利用中值定理求极限、f′(x)与f(x)的极限关系(83)
第三章一元函数积分学
考点与要求(85)
§1不定积分与定积分的概念、性质、理论(85)
内容精讲(85)
一、定义(85)
二、重要性质、定理、公式(86)
例题分析(87)
一、分段函数的不定积分与定积分(87)
二、定积分与原函数的存在性(90)
三、奇、偶函数、周期函数的原函数及变限积分(90)
§2不定积分与定积分的计算(93)
内容精讲(93)
一、基本积分公式(93)
二、基本积分方法(94)
例题分析(96)
一、简单有理分式的积分(96)
二、三角函数的有理分式的积分(97)
三、简单无理式的积分(98)
四、两种不同类型的函数相乘的积分(99)
五、被积函数中含有导数或变限函数的积分(100)
六、对称区间上的定积分,周期函数的定积分(101)
七、含参变量带绝对值号的定积分(103)
八、积分计算杂例(104)
§3反常积分及其计算(107)
内容精讲(107)
一、定义(107)
二、重要性质、定理、公式(108)
例题分析(110)
一、反常积分的计算与反常积分的敛散性(110)
二、利用比较判别法判定反常积分敛散性(113)
三、关于奇、偶函数的反常积分(115)
§4定积分的应用(116)
内容精讲(116)
一、基本方法(116)
二、重要几何公式与物理应用(116)
例题分析(118)
一、几何应用(118)
二、物理应用(120)
§5定积分的证明题(124)
内容精讲(124)
例题分析(125)
一、讨论变限积分所定义的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极值、单调性等(125)
二、由积分定义的函数求极限(127)
三、积分不等式的证明(127)
四、零点问题(133)
第四章多元函数微积分学
考点与要求(136)
§1多元函数的极限、连续、偏导数与全微分(136)
内容精讲(136)
一、多元函数(136)
二、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136)
三、二元函数的偏导数与全微分(137)
例题分析(139)
一、讨论二重极限(139)
二、讨论二元函数的连续性、偏导数存在性(141)
三、讨论二元函数的可微性(143)
§2多元函数的微分法(146)
内容精讲(146)
一、复合函数的偏导数与全微分(146)
二、隐函数的偏导数与全微分(148)
例题分析(148)
一、求复合函数的偏导数与全微分(148)
二、求隐函数的偏导数与全微分(157)
§3极值与最值(161)
内容精讲(161)
一、无条件极值(161)
二、条件极值(162)
例题分析(162)
一、无条件极值问题(162)
二、条件极值(最值)问题(165)
三、多元函数的优选(小)值问题(166)
§4二重积分(170)
内容精讲(170)
一、二重积分的定义及几何意义(170)
二、二重积分的性质(171)
三、二重积分的计算(171)
例题分析(173)
一、计算二重积分(173)
二、累次积分交换积分次序及计算(183)
三、与二重积分有关的综合题(186)
四、与二重积分有关的积分不等式问题(188)
第五章常微分方程
考点与要求(192)
§1常微分方程(192)
内容精讲(192)
一、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192)
二、常见的几类一阶方程及解法(192)
三、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193)
四、高阶线性方程(193)
例题分析(195)
一、微分方程求解(195)
二、微分方程的综合题(201)
三、微分方程的应用(204)
第二篇线性代数
第一章行列式
考点与要求(209)
内容精讲(209)
例题分析(212)
一、数字型行列式的计算(212)
二、抽象型行列式的计算(218)
三、行列式|A|是否为零的判定(220)
四、关于代数余子式求和(221)
第二章矩阵
考点与要求(223)
内容精讲(223)
§1矩阵的概念及运算(223)
一、矩阵的概念(223)
二、矩阵的运算(224)
三、矩阵的运算规则(224)
四、特殊矩阵(225)
§2伴随矩阵、可逆矩阵(225)
一、伴随矩阵、可逆矩阵的概念(225)
二、伴随矩阵重要公式(226)
三、n阶矩阵A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226)
四、逆矩阵的运算性质(226)
五、求逆矩阵的方法(226)
§3初等变换、初等矩阵(227)
一、定义(227)
二、初等矩阵与初等变换的性质(228)
§4矩阵的秩(228)
一、矩阵秩的概念(228)
二、矩阵秩的公式(228)
§5分块矩阵(229)
一、分块矩阵的概念(229)
二、分块矩阵的运算(229)
例题分析(230)
一、矩阵的概念及运算(230)
二、特殊方阵的幂(233)
三、伴随矩阵的相关问题(235)
四、可逆矩阵的相关问题(238)
五、初等变换、初等矩阵(241)
六、矩阵方程(243)
七、矩阵秩的计算(244)
第三章向量
考点与要求(248)
内容精讲(248)
§1n维向量的概念与运算(248)
§2线性表出、线性相关(248)
一、线性表出的概念(249)
二、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概念(249)
三、线性表出、线性相关的重要定理(249)
§3极大线性无关组、秩(250)
一、极大线性无关组、向量组秩的概念(250)
二、有关秩的定理(250)
§4Schmidt正交化、正交矩阵(250)
一、Schmidt正交化(正交规范化方法)(250)
二、正交矩阵(251)
例题分析(251)
一、线性相关的判别(251)
二、向量的线性表示、向量组等价(253)
三、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的证明(256)
四、秩与极大线性无关组(261)
五、正交化、正交矩阵(263)
第四章线性方程组
考点与要求(265)
内容精讲(265)
§1克拉默法则(265)
§2齐次线性方程组(265)
§3非齐次线性方程组(267)
例题分析(268)
一、线性方程组的基本知识(268)
二、Ax=0与基础解系(270)
三、解方程组Ax=b(277)
四、两个方程组的公共解(282)
五、同解方程组(284)
六、方程组的应用(285)
第五章特征值、特征向量、相似矩阵
考点与要求(288)
内容精讲(288)
§1特征值、特征向量(288)
一、定义(288)
二、特征值的性质(288)
三、求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方法(288)
§2相似矩阵、矩阵的相似对角化(289)
一、定义(289)
二、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289)
三、相似矩阵的性质及相似矩阵的必要条件(290)
§3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化(290)
一、定义(290)
二、实对称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相似对角化(290)
三、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于对角阵的步骤(290)
例题分析(291)
一、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求法(291)
二、两个矩阵有相同的特征值的证明(295)
三、关于特征向量及其他给出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方法(296)
四、矩阵是否相似于对角阵的判别(297)
五、利用特征值、特征向量及相似矩阵确定参数(299)
六、由特征值、特征向量反求A(300)
七、矩阵相似及相似标准形(301)
八、相似对角阵的应用(306)
第六章二次型
考点与要求(310)
内容精讲(310)
§1二次型的定义、矩阵表示,合同矩阵(310)
一、二次型概念(310)
二、二次型的矩阵表示(310)
§2化二次型为标准形、规范形合同二次型(311)
一、二次型的标准形,规范形(311)
二、化二次型为标准形,规范形(311)
三、合同矩阵,合同二次型(312)
§3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312)
例题分析(313)
一、二次型的矩阵表示(313)
二、化二次型为标准形、规范形(314)
三、合同矩阵、合同二次型(320)
四、正定性的判别与证明(323)
五、二次型的应用(32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