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问题研究

  • 字数: 19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肖攀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3025648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分析家庭教育、二元金融、政府转移支付等因素对中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展开研究,并基于以上影响因素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其对农村家庭贫困脆性性的影响。该研究将为政府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果,提高农村家庭收入水平,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该领域的研究也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研究农村问题的热点。目前学术界在该课题上研究多集中单个维度的分析,本书意在提升该门细分领域的研究深度。读者对象包括应用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者、研究生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分析家庭教育、二元金融、政府转移支付等因素对中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展开研究,并基于以上影响因素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其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在该课题上研究多集中单个维度的分析,本书意在提升该门细分领域的研究深度。该书将为政府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果,提高农村家庭收入水平,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该领域的研究也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研究农村问题的热点。本书读者对象包括应用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者、研究生等。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方法
1.3研究内容与创新
1.3.1研究内容
1.3.2创新点
第2章贫困脆弱性的相关理论分析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贫困概念与内涵
2.1.2脆弱性概念与内涵
2.1.3风险、脆弱性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2.1.4贫困脆弱性概念与内涵
2.2贫困脆弱性的相关理论
2.2.1脆弱性理论
2.2.2相对贫困理论
2.2.3脆弱性脱贫理论
2.2.4权利贫困理论
第3章贫困脆弱性测量方法与原理
3.1单维贫困脆弱性测量方法与原理
3.1.1预期贫困脆弱性
3.1.2期望效用贫困脆弱性
3.1.3风险暴露贫困脆弱性
3.2多维贫困脆弱性测量方法与原理
3.2.1MPI模糊多维贫困脆弱性
3.2.2MPI-AF多维贫困脆弱性
3.2.3VMPI多维贫困脆弱性
第4章中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测度
4.1农村家庭单维贫困脆弱性测度与分析
4.1.1模型与数据
4.1.2基于收入视角的农村家庭单维贫困脆弱性
4.1.3基于消费视角的农村家庭单维贫困脆弱性
4.2农村家庭多维贫困脆弱性测度与分析
4.2.1多维贫困脆弱性测量框架
4.2.2基于ROC理论的多维贫困脆弱性阈值选择
4.2.3不同风险系数下农村家庭多维贫困脆弱性比较
4.2.4不同k值下农村家庭多维贫困脆弱性比较
4.2.5农村家庭多维贫困脆弱性的区域异质性分析
第5章家庭教育支出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5.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述评
5.1.1问题的提出
5.1.2相关研究述评
5.2模型、变量与数据
5.2.1模型设定
5.2.2变量与数据说明
5.3实证结果分析
5.3.1基准回归分析
5.3.2区域异质性分析
5.3.3分组回归分析
5.3.4影响机制分析
5.3.5小结与启示
第6章二元金融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6.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述评
6.1.1问题的提出
6.1.2相关研究述评
6.2模型、变量与数据
6.2.1模型设定
6.2.2指标与数据
6.3实证结果分析
6.3.1基准回归分析
6.3.2区域差异分析
6.3.3异质性效应分析
6.3.4稳健性检验
6.3.5小结与启示
第7章政府转移支付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7.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述评
7.1.1问题的提出
7.1.2相关研究述评
7.2模型、指标与数据
7.2.1模型设定
7.2.2指标与数据
7.3实证结果分析
7.3.1基准回归分析
7.3.2异质性分析
7.3.3稳健性检验
7.3.4小结与启示
第8章相关因素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8.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述评
8.1.1问题的提出
8.1.2相关研究述评
8.2模型、指标与数据
8.2.1模型设定
8.2.2指标与数据
8.3农村家庭多维贫困脆弱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8.3.1政府补助与社会资本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8.3.2土地流转与社会资本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8.3.3稳健性检验
8.3.4小结与启示
第9章结论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