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心理师 第2季 恶之藤

心理师 第2季 恶之藤

  • 字数: 2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 作者: 老甄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360918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国内原创心理学推理全新系列犯罪是一种习惯?杀人真的会上瘾?每一次被纵容的罪恶,最终编织成巨大的网心理学大师抽丝剥茧,层层揭秘人性的恶与善局中局,案中案,多次反转,惊险刺激
内容简介
心理师老甄辞职之后,开启了凶案分析的网络直播。网名叫做“毒刺”的粉丝在直播里宣称“杀人是会上瘾的”;女粉丝章玫找到老甄一起调查8年前闺蜜桃子的被害案;师妹吴薇采访负面新闻时,卷入一起寒光集团食品致畸案后失联;一桩桩迷案环环相扣,抽丝剥茧,悚然之间,而老甄只能一往无前地寻找真相……
作者简介
老甄,原名孟维光,20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2014年开始构思《心理师》系列小说,在天涯论坛获得数百万点击。《心理师》已翻拍成电影在互联网公映。2006年后作者在法律机关工作多年,亲身接触大量涉及心理学的犯罪案件,本系列作品正是由这些真实案例改编而成。
目录
001 楔子
002 第一章 杀人上瘾
010 第二章 吴薇失踪
018 第三章 章玫投奔
026 第四章 答应委托
035 第五章 再次行凶
043 第六章 犯罪推断
056 第七章 民国旧案
063 第八章 当众行凶
068 第九章 三眼神探
082 第十章 高速路上
091 第十一章 车祸现场
100 第十二章 混混可卡
103 第十三章 旧日同学
113 第十四章 精神病院
120 第十五章 男女病人
124 第十六章 直播犯罪
129 第十七章 毒刺真身
137 第十八章 作案破案
150 第十九章 司马警官
159 第二十章 悬赏线索
167 第二十一章 合作基础
175 第二十二章 老周潜入
184 第二十三章 半夜暴动
193 第二十四章 逃出生天
201 第二十五章 旧案真相
209 第二十六章 老友上门
218 第二十七章 求救纸条
226 第二十八章 生死一线
234 第二十九章 究竟是谁
摘要
     第一章 杀人上瘾 “帮帮我,我忍不住去杀人!” “杀人是会上瘾的!” 万万没想到,我追随潮流开了个推理直播间,讲述各种凶案故事的时候,一名叫作毒刺的粉丝突然发过来这么几句语音留言。毒刺的声音嘶哑,却让我听出了残忍冷酷,凭借我曾经经历的那些事情,我难以否认发这段语言的人,没有真的杀过人。 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有喜欢在各种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盯着屏幕上各种扭动身体的真假美女的宅男,也有喜欢看美食节目的吃货,当然,也会有喜欢听我讲述分析各种凶案故事的粉丝。 语音留言是在直播间发布的,一瞬间就触发了爆点,若干名粉丝已经通过文字或者语音互动了: “你杀过人吗?这么说?是不是吹牛!” “毒刺,杀人是什么感觉啊?” “每天都有那么多人会死,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不被杀死的,其实我也想死,但是不敢杀死自己,你能不能过来杀我啊?我保证等着你杀我,哈哈哈。” “这该不是真的连环杀手吧,老甄,你要采访他一下。” “杀人上瘾那位毒刺,你杀过几个人啊?” …… “这声音听着好吓人啊!是不是逃犯啊?老甄大叔,你快分析下。”这个甜美女声是我的一名女粉丝,微信名字叫作玫瑰千寻,是个不折不扣的侦探迷,从我的微博上得知我开了直播,更是每天都准时在直播间等着听故事。 我行走江湖的名号叫作老甄,微博微信直播的名字都是“讲故事的老甄”。我的真名是甄瀚泽,人到中年,结束了自己的前尘往事,一无所有之后重新开始。现在我又单身了,而且从拥有铁饭碗的工作变成了自媒体工作者。我是侦探故事写手,也是侦探故事的讲述者。我对各种各样的犯罪故事有着疯魔一样的痴迷。 我对着麦克风说道:“欢迎这位新朋友,我是老甄,讲故事的老甄。新朋友毒刺说,杀人是会上瘾的,那么毒刺能不能讲一下杀人是怎么上瘾的经历呢?还有,毒刺需要我帮什么呢?”我故意用了“经历”这个词,要是这个人不否认经历,那么就会进一步印证我的初步判断。 历史上存在着数十名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这类人也具有共同的特质,那就是,他们并不是为了其他目的杀人,而只是要从杀人这种犯罪行为上获得快感。这样的连环杀人案十分难破,根本原因就在于每一名受害人都和连环杀手没有关联,连环杀手杀人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有不少死者的尸体都会被碎尸掩藏,而从偶然发现的死者尸体来寻找这么一个随机杀人的连环杀手是非常困难的。这样的迷局直到心理侧写技术出现之后,才迅速提高了破案的概率。 连环杀手落网也充满了偶然性,比如再次作案时被巡逻的警察碰到,或者死者反抗逃走,等等。当然,还有一种规律,那就是连环杀手作了多起凶杀案之后,有着要与别人分享的心理需求,总会选择各种匿名讲述自己作案经历的冲动。而这些犯罪细节,除了凶手本人之外,是不可能有其他人知道的,警方正是通过这些信息锁定凶手。美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连环杀手喜欢给报社写信,讲述自己杀人的过程和快感,同时嘲笑各州警方的蠢笨。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现在,则有不少连环杀手在犯罪论坛里翻看别人对自己的犯罪的评论,甚至忍不住评论别人的留言,嘲讽不切实际的瞎猜,结果被警方盯上。 这个发语音说“杀人会上瘾”的毒刺,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社会生活中的失意者,试图通过耸人听闻来吸引关注;但我更倾向于前面所述的判断,那就是他忍不住要与别人分享他的犯罪经历。 直播间里稍微沉闷了一会儿,就在其他小伙伴开始留言催促的时候,毒刺又发了一条语音留言,语气冰冷:“其实我从十七岁开始就杀了第一个人。”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