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整体性、组织化与集体经济原理

整体性、组织化与集体经济原理

  • 字数: 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 胡靖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36488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集体经济几十年砥砺前行、硕果累累。集体经济与整体性、组织化有何逻辑关系?“三农问题”能否从制度层面得到改善?农业发展的科学路径到底是什么?本书作者胡靖常年从事中国农业发展与集体经济相关研究,他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尽在本书。
内容简介
农地、农业首先是一种生产力的整体状态、结构状态。这种自然整体性在历史上非常容易被忽略、分割、破坏,导致农民长期的贫困和各种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由此就不难理解上个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心和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体化三十年砥砺前行、挫折重重,其实也硕果累累。尤其是各个村庄以劳动积累的方式基本实现了水利化,实现了农业生产力的整体性进步,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不能偏离这一重要的生产力发展方向,更不能背离组织化的产业发展原则。在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集体经济接近可以展现灵活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作用不可替代。
作者简介
胡靖,四川宜宾人,1964年生,经济学博士,目前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三农”与城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粮食安全、农地制度、集体经济和城镇化问题。发表论文、评论80余篇,出版专著3部,研发完成“生态与粮食安全大数据分析与实验系统”(FEDS)。理论上的研究成果之一是基于农业劳动周期与生产周期的不一致,建构了以机会成本为核心的“非对称核算理论”,解析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兼业、补贴及农民贫穷的成因,并设计了补贴的计算方法。对于粮食安全,认为营养性粮食消费才是政策的目标和重点,奢侈性粮食消费应该让市场去调节。
目录
前言
重要概念的说明
第一篇 “生产力”的决定性、诱致性力量
第一章 合作的第一定理:生产力的共同愿景
合作愿景的存在
合作的第一定理:生产力的共同愿景
农村社会主义
整体性与“自由”
第二章 改造“恶劣”的农业生产条件
“恶劣”的农业生产条件
长期的兼业困境
水利的愿景
组织“要素”与替代
第三章 合作的第二定理:机会成本及其控制
组织的稳定性
合作的第二定理:机会成本的控制
第四章 合作的第三定理:农业生产的非分工特征与合作成本
农业生产的非分工特征
合作的第三定理:合作成本及其控制
第二篇 合作过程与“集体红利”
第五章 合作的第四定理:“列子难题”与土地集体所有
土地的自然整体性
自由契约的失败
合作的第四定理:土地的集体所有权
第六章 合作的第五定理:土地所有权革命与“强制性”
农村社会主义革命
合作的第五定理:农民合作的“强制性”
机械化与合作的阶段
第七章 合作的第六定理:土地经营权的整体性表达
合作的第六定理:农地经营权的完整性
划定村庄生产力底线
工程队
服务队
生产队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包产到组
家庭承包经营
第八章 农民的合作激励:“范仲淹自利”
整体理性与“范仲淹自利”
整体行动能力
干部的决定性因素
第九章 合作的第七定理:“村干部悖论”与村干部素质
逆“搭便车”
“村干部悖论”
合作的第七定理:村干部定理
第十章 整体性盲与“精英悖论”
“生产力”的方法论
“精英悖论”
第十一章 合作的第八定理:土地生产力的整体控制
结构性元素
经济学的“结构”盲区
合作的第八定理:土地生产力的整体“控制”
整体性发展
第十二章 合作的第九定理:“公地优势”与集体红利
“公地悲剧”的误解
集体所有制的前景
“私地悲剧”
合作的第九定理:集体红利
“集体红利”的获得渠道
第十三章 合作的第十定理:生产过程中的“家庭经营”
“家庭经营”是一种生产力的困境
合作的第十定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家庭经营
“家庭经营”的分裂
第十四章 “退出权”与分析顺序的颠倒
分析顺序的颠倒
补贴与反“退出”
“善分不善合”
“股田制”的错位
第十五章 合作失败的节点
村庄存在清晰的合作愿景
要有社会主义制度、政策的“场域”
土地集体所有制
选择“范仲淹自利”激励
控制机会成本
合作红利、集体红利是稳定合作社最关键的元素
第十六章 资本化与村庄整体性
铁打的营盘
资本化的特别
第三篇 集体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原则
第十七章 水利化与人口红利
水利化成就
“人口红利”
第十八章 劳动期权与要素替代
双重身份
劳动期权
替代与优势
第十九章 曲折与调整
仓促成立
多种经营与改革
艰难的调整
第二十章 发展原则之一:农业的“差序”特征与“模糊性”
生产力的“差序”特征
组织内部的“模糊性”
交易
第二十一章 发展原则之二:土地集体所有制与村庄主体性
资本的失败
村庄所有
第二十二章 发展原则之三:多种经营与产业拓展
工业化约束
粮食“生产力”约束
经营制度的灵活性、“可逆性”
第二十三章 发展原则之四:“集体经营+”的多元、混合特征
经营权的结构与平衡
经营方式的混合性特征
承包费
第二十四章 发展原则之五:壮大集体经济的政治路线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承包经营”与城市化
村庄财政与村庄保障
“土地流转”的局限
“政经合一”的内部治理方式
“村民自治”的生产力内涵
就地产业化、城镇化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