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络时代的民俗学与民间文学

网络时代的民俗学与民间文学

  • 字数: 3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77595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网络文学、民俗学、民间文学爱好者,研究者,学生。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中国民俗学会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会议精选文集,收录了有关文化多样性与网络时代的民俗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的论文24篇,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在网络时代,文化多样性情况下民俗学及民间文学研究实践、方法和相关理论经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论坛是以民间文化研究的“青年学人”,以延传学术根脉之雄心、突破学术困局之大志,建树学术功绩之热情为目的。其宗旨为:学科规范、问题意识、深度研究、人文关怀。论坛文集的出版是对青年论文的总结,全面梳理了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的精神传统和学术追求。让更多的青年人关注民俗,更好的发挥论坛会议的精神。
目录
第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主题论文
生生活事件的媒介呈现与生活事件研究的民俗学介入
网络时代民间文学的界定与特征——以晋江文学城“鬼月鬼话”活动为例
是“交流”还是“认同”——谈技术中的民俗
自媒体与民间歌谣的复兴
网络文学中的神话重述——以丽端的《神殇》系列为例
“关公”何以战“秦琼”:从英雄召唤类电子游戏说起
“第十二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论文
从蛮夷想象到妖魔建构——晚清西人食人传说初探
为了学问和事功: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俗调查的多样实践及其意义
“两家并一家”之传宗接代的另类解读——阴间与阳间的联结
二十四节气在琉球的传播与演变
民众日常交流实践中的个人叙事研究
清代河北地区火神庙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原因探析
九天玄女:作为信仰符号的伴生策略
“文化”场域的博弈与“遗产”价值的重构——基于彝族禳灾记忆遗产化案例的思考
圣王与神灵:宋金元时代的汤王形象及其演变
从原生样态到汉文改造——论“另类”阿凡提的显扬与隐没
附1第十二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名单
附2第十二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评委名单(以姓氏拼音为序)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