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不良同伴交往与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研究

不良同伴交往与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研究

  • 字数: 28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春妹
  • 出版日期: 2019-11-01
  • 商品条码: 978730721277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犯罪青少年的视角出发,采用质化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深度访谈了解青少年与不良同伴交往的内在心理动力,全面地揭示了不良同伴交往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机制。很后,在梳理了已有的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青少年心理需求的青少年犯罪多向综合干预体系。
目录
第一章导论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青少年犯罪的界定
(二)不良同伴的界定
二、青少年犯罪的相关理论
(一)社会学理论
(二)个体层面的心理学理论
(三)社会层面的心理学理论
三、不良同伴交往与青少年犯罪的相关研究现状
(一)不良同伴交往是否影响青少年犯罪
(二)不良同伴交往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特点
(三)不良同伴交往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内部心理动力
(四)影响青少年与不良同伴交往的个体因素
(五)小结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理论模型与研究设计
一、假设的理论模型
(一)现有理论观点的评价
(二)青少年群体同一性理论简介
(三)偏差群体同一性理论假设
二、本研究的问题
(一)不良同伴群体对青少年的自我建构功能
(二)不良同伴群体的关系功能对青少年同伴交往的影响
(三)社会疏离感和自我控制对青少年同伴交往的影响
三、总体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总体研究假设
(三)研究方法与流程
第三章青少年偏差群体同一性理论建构的质性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质性研究方法
(一)理论抽样
(二)访谈材料
(三)访谈者的主观背景
(四)访谈过程
(五)资料分析
三、青少年偏差群体同一性的概念抽取
(一)青少年偏差群体同一性的特点
(二)青少年非顺从声望的特点
(三)青少年偏差群体同一性的概念结构
四、青少年偏差群体同一性构成的讨论
五、小结
……
第四章青少年偏差群体同一性与非顺从声望的结构特点
第五章偏差群体同一性、非顺从声望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
第六章同伴关系与偏差群体同一性、青少年犯罪的关系
第七章社会疏离感、自我控制与偏差群体同一性、青少年犯罪的关系
第八章不良同伴群体影响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动力
第九章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干预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