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关学思想史 增订本

关学思想史 增订本

  • 字数: 622000
  • 装帧: 软精装
  • 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学智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604463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0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迄今为止学界关于关学思想研究的首部通史性著作。该书以二十多位重要关学人物的思想研究为立足点,总结了各个时期关学发展的不同特点,特别是突出了关学历经八百余年一以贯之的精神与学风,从而打破了以往学界对关学“无史”的认识,使人们得以窥见关学在宋元明清时期的思想发展历程。可以说,本书的出版让人们开始真正认识“关学”。它是关学思想通史研究上的开山之作,也是研究关学无法绕开的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本书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首先,对“关学”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刘学智教授立足于多年来对关学文献的梳理与思考,最终对“关学”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关学是指由张载创立并在其后的传播流衍中与张载学脉相承相通之关中理学。”并指出“关学是一个有本源根基、学脉传承、学术宗旨、风格独特而又开放包容的多元的地域性理学学术流派”。其次,比较深入地分析了二十多位重要关学学人的思想及其特征,在诸多问题上对关学研究都有所深化和推进。再次,关学产生以后即与其他学派和异地学者之间不断进行着学术上的交流互动。在以往的研究中,虽然有学者注意到对张载及关学与洛学的关系、清初关学与颜李学派的交往关系的考察和研究,但更多的内容则付诸阙如。本书则注意了各不同时期关学学人与异地学人的学术交往及互动关系的研究。再次,清楚地呈现了各个时期关学发展的基本特征与思想演变,这是该书的另一个重要特色。这些都对人们进一步理解和深入研究关学有所启迪和帮助。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关学总论
第一节 关学概说
第二节 关学研究及其方法论转向
第三节 张载关学的学术渊源与思想特征
第二章 理学的形成与关学的产生及其特征
第一节 理学在宋初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二节 北宋前期的学术思潮与理学的形成
一、宋代理学的思想前奏
二、唐宋之际学风的转变
三、儒释道三教合一与理学的形成及其思想特征
第三节 张载的学术志向与思想历程
一、张载的生平
二、张载的学术思想历程
三、张载的著述
第四节 张载关学学派的创立及其特征
一、关学学派的创立
二、张载关学的基本特征
三、“四为”:张载的使命意识和理想情怀
第三章 张载贯性与天道为一的思想体系
第一节 “太虚即气”的自然观
一、“由太虚,有天之名”
二、“太虚即气”
三、张载以气论对佛老的批判
四、张载对佛教生死轮回说和有鬼论的批判
第二节 “气化即道”的道用论和“穷神知化”的境界论
一、“由气化,有道之名”
二、“穷神知化”
三、张载关于动静、一两、“和”的辩证观
第三节 “合虚与气,有性之名”的人性论
一、“性者万物之一源”
二、“天地之性”“气质之性”与“变化气质”
第四节 “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的心性论
一、“心”的含义
二、“心统性情”
三、后儒对“心统性情”的发挥
四、“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
第五节 “天人合一”的境界论
一、人“与天地一体”
二、《西铭》:天人一体的本体意识和“民胞物与”的伦理境界
第四章 张载门人及其学术传承
第一节 文献记载中的张载门人
……
第五章 金元时期关学及其特征
第六章 明代前中期关学及其特征
第七章 明代关学之中兴
第八章 晚明关学及其特征
第九章 清代关学:反思、传承、坚守与转型(上)
第十章 清代关学:反思、传承、坚守与转型(下)
小识
参考文献
后记
增订本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