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与鸟为邻
字数: 24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作者: 刘亚荣
出版日期: 2021-01-01
商品条码: 9787520523745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4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小时候的夏天,喜欢一个人钻到百年老屋旁边的林子里,静静地坐在树底下,听蝉鸣一声接一声地鼓噪,奇怪的是整个人居然很快就静下来,一丝凉意从脚底升起,汗水不知不觉就收了,天地之间,除了那蝉鸣在耳旁响起,周围竟然出奇地安静下来,蝉鸣越是悠长有劲,身子周边就愈是安静,仿佛蝉鸣声就是一把锁,把人间的噪音都给锁起来了。我就是那个在锁外面徘徊长大的少年,只知道树上的蝉儿闹得越凶,心里就会越安静下来,根本就没有想到古人还有写这种境况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时光就像流水一样,总是在不经意外流走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与虫为伴、与鸟为邻的日子很快就从我眼前消失了,我从乡村里走向了水泥钢筋构筑的城市。这座城市大得无边无际,除了夜间能从高楼大厦缝隙间抬头仰望到乡村里曾出现过的月亮外,其余的都是不曾有过的噪声与车水马龙,雾霾时不时地袭击一下,只有从张家口那边吹过来的大风猛烈而粗暴时,蓝天白云才会君临天下,于是便格外怀念起乡村的日子,怀念起那些有飞鸟与虫鱼走兽的日子,这样的日子虽然平淡而清贫,但令人心旷神怡,念念不忘。 庚子年春夏之交,人们的心情格外沉重而压抑,新冠病毒的肆虐与疯狂如阴魂附体一般,令人惴惴不安,就在这个时候,散文家刘亚荣的集子《与鸟为邻》如鸟一般飞到我的案台上。随手翻开册页,一幅北国潴龙河畔的风光画卷便在我的眼前缓缓打开:李子青、李子红,石头变成羊、花果四处香;狐狸木、皂荚树,乡村伦理与豆腐;蛙事儿、炕田记,桂舅种贝母,鸣虫响唧唧。正所谓:一条潴龙河的前世今生,写不尽恩怨是非;一个孟尝村的古今传说,道不完的乡思爱恋。 实力散文家刘亚荣的个人写作着眼于故乡远去的风景以及自己成长道路的远近记忆,她的笔触既有女性的细腻多情又有男性的宽厚有趣,对故乡潴龙河畔的风土人情、田地庄稼以及亲戚朋友进行了详尽的描摹状写,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生存法则,叙写这块土地上数十年来的人事变迁,或怀念,或抒情,或怜悯,或评判,给读者营造了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典故精彩纷呈的纸页故乡。作者文笔优美,细节设置摇曳生姿,在看似娓娓道来的叙述当中,铺陈了一种社会历史变迁的惨烈与阵痛,从日常生活中写出了大境界,大情趣。欢迎各界关注收藏。
内容简介
《与鸟为邻》是一部散文随笔集。精选作者近年创作的散文精品。作家笔触聚焦乡土题材,地域风情、花鸟鱼虫、人间草木,用类似印象派的画面语言穿越历史、地域、情感和认识论的时空阡陌,打捞散落的吉光片羽,在美学上的意义不言而喻。字里行间,关乎人情冷暖、家乡变迁,同时穿插自己人生的独特经历,让文本有了与众不同的气质。
作者简介
刘亚荣,女,河北省蠡县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先后在《散文》《散文百家》《黄河文学》《散文选刊》《天涯》《山东文学》《山西文学》《湖南文学》《西部》《文学港》《美文》《人民日报》《文艺报》等报纸杂志发表散文随笔数十万字。有作品入选年度选本并多次获奖。现供职某纯文学刊物。
目录
第一辑 与鸟为邻
石榴石榴
河边有群石头变的羊
种贝母的桂舅
李子青李子红
磨平的断掌纹
村里的川妹子
与鸟为邻
第二辑 葫芦船渡
花果四题
记忆麦子的两个方向
鸣虫三章
水坑记
潴龙河绝唱
葫芦船渡
第三辑 鱼事杂记
酱的形而上和下
蛙事儿
鱼事杂记
面食的个人史及其他
豆腐的乡村伦理
饽饽简史
炕田记
茅草记
探亲记
第四辑 花落之院
1990:延伸和终止
花落之院
寻找一只玉镯
二奶奶和她的旗袍
摆渡的舅爷
狐狸木皂荚树
寒号鸟的属性
乡医院和半个夏娃
摘要
石榴 石榴 黄石榴 我写下两个石榴,一个给黄石榴,一个给红石榴。 黄石榴,黄中带一点绿,阳光透过没有窗户纸的窗棂照过来,它的表皮泛着光,样子没有红石榴漂亮。但揭开皮,多棱的籽粒像一粒粒晶莹的水晶。籽粒间那一层薄薄的膜,像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淡黄色绸布。没有哪种果实比石榴更精致,它的外形呈圆形,果实的顶部,别出心裁地长出一个小王冠,让石榴在水果王国里别具一格。难怪旧时,绸缎上多绣上丰满的石榴,当然,能入画的以红石榴居多。的石榴画是徐渭的《榴实图》,配诗云“山深熟石榴,向日便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 我是吃着黄石榴长大的。姥爷家屋门左侧,也就是办喜事时放天地桌的前面,长着一棵黄石榴,几根树干被姥爷拧做麻花状,灰白色的枝头披着卵形的翠绿叶子。枣花开过,小石榴就冒出头来,娇嫩的花瓣仿佛盛在花瓶里,蜜蜂悄悄地来去,大土蜂飞机一样轰鸣,耀武扬威地唯恐人们不知道石榴开花结子。小石榴和我就在大土蜂的嗡嗡声中慢慢长大。 这棵石榴有年头,我出生的时候就有它。那时候就觉得姥爷对石榴优选。 姥爷每天从生产队下地收工,还要放羊,有时候是三只,有时候是一只,这是我十来岁的时候。每次,那三只羊拖着缰绳不约而同地跑到石榴树旁,姥爷总是黑着脸用柳条吓唬那本来就老实的羊。要知道,羊对石榴可不感兴趣。唯有我天天数着手指头盯着石榴过日子,从过年开始就盼着八月十五。秋风凉了,月儿变胖了,这时候的黄石榴,沉甸甸的像一个个大元宝。这天,除了月饼,姥爷家压轴的供品当然是石榴。 从此,这半年我的日子离不开石榴。这样的日子好像很漫长,又很短暂。那个美人一样俏立的油灯下,姥爷读油印的竖排版线装《三国演义》,他读第二册的时候,我开始读第一册。泛黄的书,“哗哗”地被翻过一页又一页,石榴的个数少了一个又一个。姥爷读得快,我读得慢,那些古古怪怪的繁体字,我不敢问姥爷。只是姥爷读几页,会看看我,眼里有喜悦,也有疑问。姥爷有学问,曾经在保定、北京工作,最后的公职是邯郸粮局。也许是响应国家号召,减轻国家负担回乡务农,也许是体弱多病的姥姥实在没法生活。姥爷从一名会计回到农村侍弄庄稼,精心呵护石榴和我。 更多的冬夜,窗户纸被风刮得鼓嗒嗒乱响。姥爷披着羊皮大氅坐在炕沿上,两个座柜之间有个半高的杌子,瑞大爹穿着厚厚的棉大衣坐在那,和姥爷你一言我一语,什么“人五劳五”,什么“返销粮”,什么哪个队加上山药瓜瓜菜菜的能吃饱。哪块地翻了沙,能长好庄稼。油灯油少了加油,灯花冒出来,剪掉。我在被窝里听着我不大懂的事,吃着我的石榴。 屋内的石榴籽被我咬得直响,屋外的石榴树也在被窝睡觉呢。入冬时,姥爷用镐头刨开硬硬的地,挖开一条宽敞的沟,把树叶稀疏的石榴推倒在沟里,一铁锨土,再一铁锨土,将石榴树埋在沟里。姥爷穿着两片瓦式的老头鞋,一脚挨一脚地踩上去,大土坷垃变成小土块儿,细细的尘土飘扬着,沟的上面浮起一个凸轮,它的形状有点怪异,一头大,一头小,大的那头还宽,像具抽象了的棺材。姥爷踩过两遍后,上面就印满了我的小脚印。三十年后,姥爷屈身在一个小小的盒子里,连一具棺材都没有。 这个种石榴的老人,倔强,寡言。风里来雨里去陪伴他的是几只羊和一顶南方来的竹编斗笠。他没当过洪军,当过几天的八路军。听姥姥说,姥爷那时候没有枪,抱着一根棍子跟着队伍走了。行军行军再行军,在一次战斗中姥爷和部队失散了。 姥爷负了伤,被安平县的一个老太太救下来,藏到山药窖里。姥爷捡了一条命,没找到部队,回到了村里。姥姥说,那批当兵的就剩半路回来了的姥爷和姥爷的堂弟昆山姥爷,昆山姥爷命大,成了一名干部留在了北京。一个连的人都牺牲了,“牺牲”是我的话,姥姥说都没了。 每年八月十五,姥爷都要骑着老水管自行车,车兜子里带几个大石榴,数十里地去看望他的救命干娘。 我那时候很不理解姥爷,当兵成了“逃兵”,当工人也好啊,我生下来就可以吃商品粮,长大就可以有工作。在城里干点啥都比种庄稼强,一年到头累死累活,还吃不饱。姥姥笑眯眯地说,那还有你吗?傻丫头。 这个寡言的倔老头不让舅舅们参加武斗,不让他们参加任何帮派。人缘却出奇地好。姥爷嘴里没有闲话,他和瑞大爹交往多年,我居然不知道大爹曾经在北京当大老板,曾经提着保险箱带着侍卫坐着飞机去上海玩钱。姥爷一辈子保守着自己的秘密,也帮别人保守着秘密。 石榴固守着自己的生存密码,姥爷遵循着人的生存法则,在彼此的对望中,完成各自的使命。是的,你看石榴好像没啥脾气,该发芽就发芽,该长叶子,该开花,该长石榴,或者“冬眠”,有条不紊。石榴有时候真像个人,顺应着环境、时代活,就像姥爷的一辈子。这棵石榴很奇怪,姥爷家盖了新房子,搬走了,旧房子卖给了东邻。那个春天,施足了肥,也浇透了水的石榴树,却再也没醒来。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