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情礼交融 丧服制度与魏晋南北朝社会

情礼交融 丧服制度与魏晋南北朝社会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张焕君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916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丧礼是儒家礼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儒家的仁义、孝道等观念密切相关,长期以来一直深受关注。由于宗族、法律等制度上对儒家礼制的倚重,以及丧服制度中承载的儒家价值观念具有的合理性,丧服制度得以保持其生命力,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因此历久不衰。本书通过作为经典文本的《丧服》与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丧服制度,以及丧服制度与同时段社会其他制度两个维度的比较,对魏晋南北朝丧服制度进行了论述。其中,前者较为突出经学上的辨析,后者则重在史学考察。书中作者对“三年之丧”“心丧制度”“尊降与厌降”“出继与养子”“名服与加服”等内容的考察论述,充分显示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丧服制度的典型性及重要作用,既有“以情制服”的鲜明特征,又能遵守“以礼裁之”的规则。鉴于丧服制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性以及它广泛的联系性,本书的分析对深入理解其他制度乃至魏晋社会的特征,也就显得必不可少。
内容简介
乱世往往思想活跃。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三四百年间,兵连祸结,人若飘蓬。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固然是人间至痛,新亭对泣,大江茫茫,也让人格外忧伤。乱世之中,天地失序,尊卑易位,一切价值皆须重新估量。两汉儒者对世界的解释无法祛除新生的疑惑,于是玄学兴起,佛教弘扬,或脱俗谛于清谈,或觅解脱于来生。然而尘世虽然卑微,仍需竭力经营,个人由此成长,家族得以昌炽。礼学家应时而起,缘情制礼,损益调适,传统与现实兼顾,秩序与自由并存,乱世求生之际,人类的灵性与坚韧,也因此得以昭彰。
目录
引言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文献综述
第三节《丧服》与丧服制度概述
第四节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第一章三年之丧
第一节郑、王丧期之争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从宗王到宗郑
第三节纵情与节文
第四节小结
第二章心丧制度
第一节西晋的变礼
第二节心丧的制度化
第三节公除与心丧
第四节小结
第三章尊降与厌降
第一节降服的意义:尊尊与重宗
第二节尊降无尊:亲亲的张扬
第三节厌降不厌:亲情的力量
第四节小结
第四章岀继与养子
第一节礼书中的大宗
第二节姓氏与宗族
第三节宗族观念的变化
第四节异姓为后与养子
第五节小结
第五章名服与加服
第一节加服以名:母名对情的掩盖
第二节姨与外族:从亲情到家族
第三节嫂叔之间:亲情与门风
第四节小结
第六章前母、二嫡与时代
第一节王昌的难题
第二节二嫡现象
第三节继母与嫁母:女性角色的变化
第四节乖离论
第五节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