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田野调查策略 民族志实践检验

田野调查策略 民族志实践检验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889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法国当代有名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重要作品,相关研究者推荐阅读书目。
内容简介
如果说曾经有一段时间,民族志是一种自然现象,那么现在情形已经改变了。正是在这种已经消失的幻觉当中诞生了这本书的思想。这本书不是惋惜已经逝去的幻觉,不是为一个仅存在于人类学家想象当中的时代感到遗憾,也不是为人类学多次预言的灭亡勾勒它的年代史,而是要从中掌握人类学的认识论、伦理尤其是政治方面的教育。“田野调查”是以研究人员走进他的研究对象“土著人”生活当中,进行观察为基础,这是保证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掌握基础知识的惯例。在研究不同社会当中,这自然是一个非常珍贵的优势。“田野调查”这个词远没有体现出长期以来赋予它在认识论上的透明度、伦理方面的明显性和以及政治领域保持中立性的品质。希望人们能够重新认识田野工作所提出的问题,予以关注,从中汲取对人类学地位、对调查关系性质以及社会科学在居民区的态度产生的影响所取得的经验,这肯定是一件好事。本书以在三个大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经验性调查为基础,深入到各个角落和领域,从威尼斯的街区到新喀里多尼亚村庄、从精神病诊所到道德稽查队、从机场外国人扣押区到巴黎排外政治会议,本书向研究人员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调查者的性别、偏见、情感、承担的任务等如何影响人们对所研究的社会或者说社会结构的理解?被调查者的期待、需求及所持的观念如何改变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认知?本书分三部分,汇集了15篇论文。第一部分集中关注田野调查关系和形象塑造对所研究社会认识的影响;第二部分试图理解田野调查的局限性及其意义;第三部分讨论田野调查受其研究对象影响的方式。
目录
序言民族志的忧虑
第一部分经受考验的研究员:田野,书写
第1章普瓦黛之父:重归多年的民族志
第2章如果不喜欢所研究的"土著人",如何做民族志研究:排外运动中的一项调查
第3章人类学的性别:如何做女性田野调查
第4章言说之词:种族资格,从田野到书写
第5章严肃对待笑:警察间的玩笑
第二部分调查如同部署:,意义
第6章职业道德之外:民族志工作当中的匿名和保密性
第7章讲述义务:不断重复的自我叙述
第8章观察参与:对边境外国人的研究与协助
第9章反馈状况:将研究归还被调查人
第10章伦理委员会的检验:从规定到实践
第三部分民族志:抵抗,解决问题
第11章在令人垂涎的地方做调查:人类学过度投人的田野
第12章在敏感地区做研究:当民族志研究遭到怀疑时
第13章抵制调查?研究人员面对精神分析师的权威
第14章作为权力筹码的知识:民族志学者遭到当地人的批评
第15章为自己的研究做担保:面对"他者"的人类学家
结论论人际沟通策略
作者名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