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胡适考论

胡适考论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席云舒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8652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新史料 新阐释以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思想开拓研究新维度被誉为近年来胡适研究中难得的上乘之作耿云志、欧阳哲生、黄克武、潘光哲 联袂推荐兼具首次发现的新史料与作者的新阐释,精彩纷呈本书呈现的扎实的材料、科学的方法、历史的眼光构成了胡适研究的一个新维度作者通过研究胡适的“中国的文艺复兴”思想来进入胡适研究重新审视了胡适在文学革命、整理国故、小说史考证方面的贡献让我们可以看出胡适思想的变迁史在距离胡适生活的年代越来越远的现在和未来,这样的考证更加立体地还原了胡适这样的大知识分子的思想胡适一生的著作浩如烟海,涉及文学、哲学、历史、政治等多个领域,胡适羁旅海外的光阴占到他生命历程的三分之一,作者先后从世界各地搜集到二百余篇胡适英文佚文和两万余种海外英文报刊对胡适的报道(其中包括大量胡适英文演讲,这些资料绝大部分均为学界首次发现),从本书这些呈现的扎实的材料、科学的方法、历史的眼光,构成了胡适研究的一个新维度,沿着作者所指的方向去感受散发着思想魅力的“活的”思想者胡适。 胡适文学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形成 《康奈尔大学胡适的成绩单与课业论文手稿》作者剥丝抽茧地还原了1910年到1915年胡适在康奈尔大学读书时的选修课表和课业论文手稿的写作时间,他在康奈尔留学时期所接受的文学和哲学教育对他后来的思想产生过怎样的影响,可以从他的《留学日记》、读书笔记和早期论文中去寻找线索。 揭开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思想面纱《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思想初探》和《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思想研究》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思想的形成,从1917年留学归国开始,到他晚年在美国与台湾的演讲为止,经历了四十余年的思想演变过程。“中国的文艺复兴”是胡适总结了中西方思想文化演变的历史规律而形成的一个思想体系,他以其对历史的深刻洞见,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因此胡适才能在中国面临新旧之交的重要历史节点,以“文学革命”和“整理国故”为主要手段,倡导人文主义、理智主义和自由精神的再生。作者通过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思想”这一角度,重新审视了胡适在文学革命、整理国故、小说史考证方面的贡献。胡适与中国文学和思想文化的现代化《胡适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问题》和《胡适思想与中国现代性问题》胡适主张的文学革命,目的是以白话文全面取代文言文,他的这一文学形式的革命必然带来了思想的革命。文学革命与整理国故,典型地体现了胡适思想的历史面向和未来面向。作者从胡适的思想入手,从胡适的“中国的文艺复兴”切入,结合吉登斯、哈贝马斯、福柯、康德、韦伯等人的思想和哲学话语,从史料的分析与比较出发进行了新的考证。有趣的考证对于青年学者而言,具有参考和模仿价值。其中席云舒用具体的例子介绍怎样接触胡适研究,怎样找寻胡适佚文材料,怎样进行资料比对考证的种种,读来有趣而且可学。
内容简介
《胡适考论》作者先后从世界各地搜集到二百余篇胡适英文佚文和两万余种海外英文报刊对胡适的报道,其中包括大量胡适英文演讲,这些资料绝大部分均为学界首次发现,堪称集胡适英文文献之大成。本书收录的论文大多建立在这些新发现的材料之上,无论是史料的考订,还是对胡适思想与学术问题的论述,均常有新见,是近年来胡适研究领域的重要收获之一。
目录
我是怎样走上胡适研究道路的——首届海峡两岸“胡适奖学金”获奖感言(代序
康奈尔大学胡适的成绩单与课业论文手稿
胡适的哲学方法论及其来源
论胡适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问题
胡适思想与中国现代性问题
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思想初探
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思想研究——在首届海峡两岸“胡适奖学金”颁奖典礼上的演讲
访谈功不唐捐:席云舒的胡适研究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