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面试官手册 成为有魅力的面试高手

面试官手册 成为有魅力的面试高手

  • 字数: 1904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李威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1213999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回到招聘的初心,决定你走的是正确的路 消除思维偏见,找到企业需要的人才 用科学的面试方法,做对面试决策 面试官是高级销售经理,每一次面试都是一次市场营销活动"
内容简介
本书从招聘初心、招聘心理、行为面试法、面试前准备、正式面试、面试后决策、魅力面试官等方面,建立统一的识人与选人的原则和方法,降低由于错误招聘给企业造成的影响和成本浪费,将招聘实战做到很好,并将实战型招聘进行到底。本书不仅从企业层面,还从面试官层面,介绍了招聘思维方式和解决办法,助力企业最终招聘到真正与企业职位要求和价值观一致的员工。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回到招聘的初心
招聘不仅是识人,还是用人哲学
重新认识自己的心流模式
招聘一定要懂得的几种模式
招聘的最终目标:成人达己,成己为人
第二章 招聘心理:摒弃偏见,英雄不问出处
一次错误的产生,沉重的招聘成本
选错员工,来自首因魔圈
消除简历思维偏见,英雄不问出处
第三章 行为面试法,有效的人才选拔方式
招聘是一场赌博,面试法可以提高胜率
《神秘拼图》似的招聘场景
行为面试法:挖掘过去,判断未来
行为面试的决策流程,破除首因魔圈
第四章 面试,你准备好了吗
准备面试,为成功面试的精心规划
以终为始哲学,找对人的学问
面试前的岗位分析,明确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
面试前准备步骤一:掌握足够信息
面试前准备步骤二:明确岗位标准
面试前准备步骤三:设计面试问题
第五章 你的面试,你的舞台
面试开场白,良好面试的开端
行为实例的获取,面试漏斗来帮忙
面试的收尾与互动
面试时间安排,体现面试专业度
第六章 面试后,你做对决策了吗
技能评定,谁是合格的应聘者
活用面试评估表,应聘者的全面评估
做对决策,让招聘体现价值
好的直觉,让招聘决策获得升华
第七章 做有魅力的面试官
警官与嫌疑人的对话,展示面试官的魅力
面试官展现企业形象:你真的很重要
招聘者的终极目标:成为有魅力的面试官
面试官是高级销售经理,每次面试都是一次市场营销活动
面试体验感提升,传递企业文化
后记
参考文献
摘要
     第一章 回到招聘的初心 招聘不仅是识人,还是用人哲学 重新认识自己的心流模式 招聘一定要懂得的几种模式 招聘的最终目标:成人达己,成己为人 我的感悟就是招聘更像是在传递一个企业或用人者的文化理念,并包含了用人哲学,而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认知的识人的技术! 招聘不仅是识人,还是用人哲学 某部电影里有句经典台词,我印象非常深刻:“21世纪什么最珍贵,人才!”的确,当今社会最珍贵的就是人才。一个优秀的人才带来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乔布斯曾在一次讲话中说过:“我过去常常以为出色的人才能顶2名平庸的员工,后来发现能顶50名。”也因此,乔布斯把大约四分之一的时间用在招聘上,他一生中曾参与过5000多人的招聘,才最终组建了全球很好的苹果核心团队。 在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最珍贵的是人才,最难找的也是人才。通用电气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也称“发掘、考核及培养人才,占我所有时间的60%~70%”。 现在,世界一流的企业已有一个共识:找对人比做对事更重要。无数企业花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去寻找人才,然而仍然有很多人才被错过,企业常为此感到惋惜。 实际上,寻找人才的人是人才战争的核心所在。韩愈在《马说》一文中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如何找到最适合的人,如何优选化的人尽其才……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伯乐身上! 伯乐寻找千里马,企业寻找人才的过程,从实践上来讲,其实就是招聘的过程。那么,招聘是什么?招聘也叫“找人”“招人”“招新”,就字面含义而言,就是某主体为实现或完成某个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择人活动。 招聘,一般由主体、载体及对象构成,主体就是用人者,载体是信息的传播体,对象则是符合标准的求职者。由此可见,三者缺一不可。 字面上的解释很充分,但根据我多年的经验,人才招聘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 “我的感悟就是招聘更像是在传递一个企业或用人者的文化理念,并包含了用人哲学,而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认知的识人的技术!” 重新认识自己的心流模式 在以往与招聘面试有关的培训中,一开始我总喜欢问一个有趣的问题: “回忆自己曾对工作忘我投入的一段经历,你会用哪些词语/短语来描述这种感觉或记忆呢?此时此刻,进入你脑海中的是哪些词语/短语呢?” “时间飞快…… “不觉得累…… “十分兴奋…… “累并快乐着…… “成长……” 很多词语/短语会从应聘者的口中蹦出,然后我会继续提问:“你现在还有这种感觉吗?” 如果没有这种感觉,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是觉得日常工作太简单、枯燥,是觉得没有上升的空间,是缺乏再学习的欲望,是对工作失去了热情,是遇到了一个不喜欢的领导,还是与企业的价值观格格不入……我相信任何一个理由都会让你无法重新对工作投入热情,甚至会产生负面想法。 据调查,60%的人都在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但是他们不得不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因为他们需要生存、需要养家,因为这个世界很残酷…… 在很多人眼中,60%这个数据已经很惊人了,但在我看来,这个比例比实际的比例还低。我曾在培训中做过相关测试,我发现与会人员有大约80%的人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称自己不喜欢目前的工作,即便其中有些人拿着让很多人羡慕的高薪。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