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新型职业农民"两新融合"机制研究

  • 字数: 27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作者: 张亮 等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95988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目的是从现实观察和理论研究两个角度,探析“两新融合”的现实基础和理论逻辑;从分析两者在融合中的动机与行为入手,探寻“两新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并提出政府参与下的“两新融合”机制的优化路径,旨在找出现实行为的背后逻辑;提出政府参与的多方合作机制,从而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深度融合,促进两者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提升效能,更好地在现代农业农村工作中发挥作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成长,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力军”。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今后中国农业的从业主体,从组织形态看就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个体形态看就是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在现实中已经开始融合,而且其融合发展也是其各自的内在需要和客观趋势。针对当前两者难以有机结合的现象,从现实和理论中进行总结和探索,并提出促进“两新”有机融合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作者简介
李逸波,1981年6月生,河北石家庄人。管理学博士,博士后,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河北省高等学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家咨询组专家。曾先后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分别获管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5~2016年于日本筑波大学地域经济与开发专攻进行博士后研究。 主持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河北省软科学项目、河北省高层次人才资助课题、河北省引进留学人员资助项目、河北省社会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民生调研课题、河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等省级项目10余项,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出版个人学术专著《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职业分化研究》1部,作为主编、副主编出版学术著作《中国新型农民的培养与组织》、《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2部。在《中国农村观察》、《调研世界》、《农业经济》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以及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河北省山区创业奖三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多项。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两新融合”理论框架构建
3.1 “两新融合”的现实基础
3.2 “两新融合”的制度变迁
3.3 “两新融合”机制的理论分析
第4章 我国“两新”发展及融合的现状分析
4.1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
4.2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
4.3 我国“两新融合”的现状
4.4 我国“两新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第5章 “两新融合”典型案例分析
5.1 四川崇州“两新融合”案例分析
5.2 陕西阳晨“两新融合”案例分析
5.3 湖南隆平高科“两新融合”案例分析
5.4 上海松江“两新融合”案例分析
第6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融合的行为分析
6.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行为方式
6.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行为动机
6.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行为的优势作用
6.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行为的局限性
第7章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两新融合”行为分析
7.1 新型职业农民的行为理性
7.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行为意愿
7.3 新型职业农民的从业选择
第8章 “两新融合”利益联结机制分析
8.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行为目标趋向
8.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博弈分析
8.3 “两新融合”利益联结机制构建逻辑
第9章 政府参与下“两新融合”机制分析
9.1 政府的政策支持机制
9.2 “两新融合”机制构建
第10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政府参与下构建“两新融合”机制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