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底色

底色

  • 字数: 1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社
  • 作者: 蔡皋
  • 出版日期: 2020-10-01
  • 商品条码: 978755964497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这是蔡皋先生的新作,也是旧作。说它新,是因为这些书从来没有正式出版过;说它旧,是因为这些书在蔡皋先生的书橱里已经沉睡十几二十年了。 这是一套叩问时间、唤醒记忆、也遥望未来的书,新和旧的交织,传统与新潮的融合,恰好是这套书的特点。所以,就让我们忘掉时间吧,就像蔡皋先生喜欢引用的袁机诗句“只记花开不记年”,瞬间的美,超越时间而长存。 蔡皋是画家,也是散文高手。但大多时候,我们只知道她是儿童绘本作家,是中国原创儿童绘本的拓荒者和大师。她为孩子们画了《宝儿》,画了《桃花源的故事》,画了《晒龙袍的六月六》,画了《火城》,她从往昔和土地寻得灵感,她画童谣、画民间、画历史、画古典,但她用的却又是现代的绘画语言。 这一次,她比现代更现代,六本盈掌小书,以传统的中国经折装为形式,以先锋的空间结构为方法,以中国人的心灵原乡为内在,寥寥数笔,言短意长。她朝向的,绝不仅仅是儿童,她看见的,她唤起的,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那个小孩,那抹底色。
内容简介
童年的颜色,就是人生的底色。经折装绘本《底色》是蔡皋对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回顾,刮凉粉,绿豆汁,外婆的秋至胡椒和坛子藠头……如老照片一帧帧,历历在目。蔡皋说,人的感觉和趣味是童年就给了的,童年的第一口奶、第一本书、第一首儿歌、第一支摇篮曲……人生的第一笔,第一本书崭新的一页,你给它什么颜色,那个颜色就是人生的底色。
作者简介
蔡皋,1946年生,湖南长沙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第14届布拉迪斯拉发国际儿童图书展“金苹果”奖获得者。 第34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图画书插图展评选委员。 代表作品有《荒原狐精》《桃花源的故事》《花木兰》《孟姜女》等。
目录
《底色》无目录
摘要
     我的家里有爸爸、翁妈、妹子们,外加一个重要人物——我的外婆。 我最喜欢我的外婆。 我外婆有一肚子故事,那些故事大都属于口头流传。传媒发生重要变化之后的当今,几乎再没有外婆讲这种口头流传的故事,新的外婆和外孙都在电视机前坐着,外婆的手里不用再做各种针线,因此也拉扯不出那么好听的民间故事。我们幸好有故事外婆,幸好外婆有做不完的针线活,我们亦有听不完的故事。我外婆的故事有腔有调,有栀子花、茉莉花的异香,所以我的生活变得有腔有调,且有栀子花、茉莉花的异香。 除了故事,我外婆还会有情有致地安排一家人的生活。她会做甜酒,会做坛子菜,放藠头大蒜的坛子里漂着芝麻,藠头又酸又甜,让人垂涎三尺。有一天,我和我的妹妹们没有节制地偷吃甜酒,大的几个没事,我的小妹则是醉卧床下,找她半天才找到。 我外婆似乎还是一个民俗专家。春节祭祖,办年饭,小孩子则玩罗汉,玩香棍子,香棍子用来做“毛姑姑”,占卜运气;清明则为外公扫墓兼踏青;夏至吃立夏坨(长沙人爱吃的一种用糯米做的小吃);秋至则做“秋至胡椒”;端午包粽子、做雄黄酒、看龙船。总之,有滋有味,四季分明。除了四季,我外婆还喜爱看戏。她看戏,我可以跟脚,因为我记戏文,还记角色,不仅记得角色,还要画这些角色,令她不敢小看。这样,地方戏自然不必说,过路的戏班子的戏也是有戏推荐阅读。我喜欢老戏台,喜欢那种戏院气氛,直至日后或多或少把它们搬到画里去才觉熨帖,就是自此开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