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缪里尔·斯帕克小说研究

缪里尔·斯帕克小说研究

  • 字数: 28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戴鸿斌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550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当代英国有名小说家缪里尔·斯帕克被有名评论家大卫·洛奇和弗兰克·克莫德分别誉为“她那个时代最有天赋和创新精神的英国小说家”和“她那一代人中最有魅力的作家”。斯帕克曾经3次获得布克奖提名,并且都进入了最后的6人决选名单。本书结合社会历史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文学伦理学批评、空间理论及文本细读的方法,在介绍了斯帕克的生平与创作生涯之后,总结了她的小说美学和创作理念;并探讨了斯帕克的小说主题及小说艺术;最后将斯帕克置于历史坐标中,纵向梳理和探讨她与其他小说家相互影响的关系,全方位地探索她创作中的文学渊源,把握她的创作理念和美学思想的形成轨迹,从而理解斯帕克对于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并且探讨其创作对同辈和后辈作家的贡献和意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斯帕克的艺术人生
第一节 平凡的家庭生活与教育经历
第二节 初出茅庐的文坛新秀
第三节 大器晚成的很好作家
第二章 国内外斯帕克研究述评
第一节 国内研究译述评介
第二节 国外研究述评
第三章 斯帕克的艺术思想与创作理念
第一节 小说的目的和功用:寓教于乐
第二节 作者的创作:诗意的构思与神话模式
第三节 读者的接受:造就能理解的读者
第四章 斯帕克的“生命书写”
第一节 早期为他人的“生命书写”
第二节 转向多色调的自传体小说创作
第三节 回归自我的“生命书写”
第五章 斯帕克小说中的女性自我成长与自由追寻
第一节 迷惘的女性:对写作自由的诉求
第二节 争权夺利的女性:操控的自由
第三节 抗争的女性:对自由的读解
第四节 成功的女性:创作的自由
第六章 斯帕克的宗教情结
第一节 斯帕克的宗教信仰之路
第二节 宗教信仰与艺术创作之关联
第三节 斯帕克小说创作中的宗教观与神学思想
第七章 《公众形象》中的身份危机与伦理选择
第一节 安娜贝尔的多重伦理身份与认同危机
第二节 复杂的伦理两难处境
第三节 艰难的伦理选择
第八章 《带着意图徘徊》中的理论反思与作者自我意识
第一节 小说中的文论
第二节 小说虚构性的凸显
第三节 多元化的小说结构
第九章 《精修学校》的嫉妒与权力运作
第一节 嫉妒的特征与缘起
第二节 嫉妒、“终结”与权力斗争
第十章 《安慰者》的互文性策略
第一节 《约伯记》的文本痕迹
第二节 《恋情的终结》叙事策略的借鉴
第三节 对侦探故事文类的戏仿
第十一章 《琼·布罗迪小姐的青春》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第三人称的有限视角
第二节 “闪前”的时间设置
第三节 隐秘的空间转换
第十二章 《驾驶席》的新小说技巧
第一节 小说的非个性化叙述
第二节 有序情节的拒斥
第十三章 《精修学校》的元小说策略
第一节 “中国套盒”式的嵌套叙事结构:“小说中有小说”
第二节 小说虚构性的呈现:开放性的结尾与叙事者侵入式话语
第三节 “小说中的小说”理论:探究与反思
第四节 跨体裁文本和互文性:杂糅和拼贴
第十四章 传统与现代:历史坐标系中的斯帕克
第一节 苏格兰之花:当之无愧的优秀小说家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给一代青年作家无限的启迪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