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洋底动力学 动力篇

洋底动力学 动力篇

  • 字数: 52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0306616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水平与垂直、绝对与相对的板块运动学特征及研究方法;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了地幔的固态流变特性和板块的受力系统,对比剖析了板块模式和地幔柱模式的两种地幔对流,阐明了全地幔对流系统的示踪与模拟技术及其揭示的地幔不均一性。本书以地球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综合回顾了固体地球驱动机制探索的历史和论争,深入介绍了近期新的相关驱动机制;最后,从多圈层角度,上升到探索地球系统驱动机制,分析洋底各种现象的多圈层耦合动力机制。这是一本既有基础知识,又有前沿研究成果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第1章洋底运动学1
1.1板块欧拉运动1
1.1.1有限转动2
1.1.2欧拉极跃迁3
1.1.3相对板块运动和板块运动链5
1.2绝对板块运动7
1.3板块水平与垂直运动14
1.4板块、转换断层和地幔柱16
1.4.1板块与多属性岩石圈16
1.4.2软流圈与热边界层20
1.4.3俯冲板片21
1.4.4板块拓扑结构23
1.4.5理想的板块构造理论25
1.4.6板块系统的自组织与耗散28
1.4.7热点与地幔柱:垂向运动32
1.4.8转换断层38
1.5板块水平运动的证据42
1.5.1地磁反转与对称的海底扩张42
1.5.2震源机制与活动的海底扩张边界44
1.5.3深海钻探与渐变的沉积物厚度45
1.5.4现今GPS测量46
第2章洋底动力学52
2.1地幔的固态流变性52
2.2地幔对流模式60
2.2.1板块模式的地幔对流72
2.2.2地幔柱模式的地幔对流85
2.3板块受力系统110
2.3.1成分浮力110
2.3.2大陆碰撞力121
2.3.3间歇性板块构造122
2.3.4现今板块受力分析128
2.4全地幔对流系统135
2.4.1同位素示踪136
2.4.2稀有气体示踪150
2.4.3微量元素-同位素示踪168
2.4.4地幔不均一性184
第3章固体地球驱动机制208
3.1板块驱动力问题的本源209
3.1.1固定论的动力问题本源209
3.1.2活动论的动力问题本源227
3.2板块驱动力的本质243
3.2.1板块运动的浅部因素243
3.2.2板块运动的深部根源246
3.2.3一阶模式与二阶模式的对立和转换249
3.2.4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动力壁障机制251
3.2.5前板块体制下变形的驱动机制252
3.2.6微板块驱动力与地球流变机制254
3.2.7瑞利-泰勒不稳定性驱动机制255
3.3中国大地构造学派的继承与创新257
3.3.1地质力学257
3.3.2多旋回构造学说258
3.3.3地洼构造学说259
3.3.4波浪镶嵌构造学说261
3.3.5断块构造学说263
3.4驱动力研究的方法论与认知论265
第4章地球系统驱动机制270
4.1地表“三极”270
4.1.1北极冰盖形成与地表系统演变271
4.1.2南极冰盖形成与地表流体系统演变273
4.1.3青藏高原隆升与地表流体系统演变274
4.2海底“三极”275
4.2.1东亚环形俯冲系统与东亚超级汇聚277
4.2.2太平洋LLSVP、大火成岩省与超大洋278
4.2.3非洲LLSVP、超大陆与微陆块单向裂解漂移280
4.2.4深部地球动力系统驱动机制281
4.3地球“六极”的动力学关联288
4.3.1板块分离、海峡通道开启与南极冰盖形成290
4.3.2板块汇聚、海峡通道关闭与高原隆升290
4.3.3板块分离、大洋传送带形成与北极冰川291
4.4地球系统动力学研究趋势292
4.4.1地球系统驱动力与重力引擎292
4.4.2多圈层相互作用与流固耦合296
4.4.3地圈-生物圈共演化与宜居地球298
参考文献301
索引329
后记33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