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儒藏(精华编).一九三

儒藏(精华编).一九三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 2018-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11191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93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20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性理大全书》乃明臣胡广、杨荣、金幼孜奉旨修纂,以程朱理学为宗旨,博采宋元诸儒主要是理学家,如周敦颐、二程、邵雍、张载、朱熹、陆九渊等一百二十余人之著作、言论,缀辑而成。 该书内容丰富,荟萃了理学家对历代政治、臧否人物、道统治统、儒家礼仪、特别是心、性、理、情、数等理学重大问题的探讨,文献资料丰富,可以说读一书而读百书,能够通过阅读此书来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宋元理学家的学问要点。
内容简介
"北京大学儒藏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工程包括《儒藏》编纂和“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研究”。《儒藏》编纂分《儒藏》“精华编”的编纂和和《儒藏》大全的编纂两步走。现行编纂的《儒藏》“精华编”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优选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精华编”以标点加校勘记的形式进行整理,以繁体竖排排印本的形式出版。《儒藏》的编纂使人们可以更系统、全面地了解儒家思想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儒藏》精华编一九三册含括《性理大全书》卷三十一至卷七十,由明代胡广等采集宋元时期重要理学家的著作、言论而缀辑成书,内容涉及性理、论学、诸儒、诸子、历代、君道、治道、诗文等重要儒家文献资料,可谓百科全书式的文献库。本书采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四库本由康熙十二年内府刻本而来,都是以明内府刻本为祖本,但在整理中对康熙刻本做了修订完善,可谓后出转精。
作者简介
《儒藏》精华编作者是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在具体编纂整理中,《儒藏》中心与国内众多高校文科院系合作,委托具有丰富古籍整理经验的专家、学者负责校点整理儒家典籍文献。《儒藏》精华编一九三册为明代胡广等撰,委托的校点者分别为程林、彭荣。其中卷三十一至卷三十四,卷四十一至卷七十,由程林校点卷三十五至卷四十由彭荣校点。
目录
一九三册 性理大全書卷之三十一 性理三 氣質之性 性理大全書卷之三十二 性理四 心 性理大全書卷之三十三 性理五 心性情 性理大全書卷之三十四 性理六 道 理 德10 性理大全書卷之三十五 性理七 仁 仁説圖 性理大全書卷之三十六 性理八 仁義 仁義禮智 性理大全書卷之三十七 性理九 仁義禮智信 誠 忠信 忠恕 恭敬 性理大全書卷之三十八 道統 聖賢 總論 孔子 顔子 曾子 子思 孟子 孔孟門人 性理大全書卷之三十九 諸儒一 周子 程子 程子 張子 邵子 性理大全書卷之四十 諸儒二 程子門人 羅從彦 李侗 胡安國 性理大全書卷之四十一 諸儒三11 朱子 張栻 性理大全書卷之四十二 諸儒四 吕祖謙 陸九淵 朱子門人 真德秀 魏華父 許衡 吴澄 性理大全書卷之四十三 學一 小學 總論爲學之方 性理大全書卷之四十四 學二 總論爲學之方 性理大全書卷之四十五 學三 總論爲學之方 性理大全書卷之四十六 學四 存養 性理大全書卷之四十七 學五 存養 省察 性理大全書卷之四十八 學六 知行 致知 性理大全書卷之四十九 學七 力行 性理大全書卷之五十 學八 力行12 性理大全書卷之五十一 學九 教人 性理大全書卷之五十二 學十 人倫 性理大全書卷之五十三 學十一 讀書法一 性理大全書卷之五十四 學十二 讀書法二 性理大全書卷之五十五 學十三 史學 字學 科舉之學 性理大全書卷之五十六 學十四 論詩 論文 性理大全書卷之五十七 諸子一 老子 列子 莊子 墨子 管子 孫子 孔叢子 申韓 荀子 董子 性理大全書卷之五十八 諸子二 揚子 文中子 韓子 歐陽子 蘇子13 性理大全書卷之五十九 歷代一 唐虞三代 堯舜 禹 湯文武 宣 伊尹傅説 總論 春秋戰國 魯衛 管仲 荀息 狐偃趙衰 趙文子 子産 商鞅 樂毅孫臏 毛遂趙括魯仲連 藺相如 廉頗蘇秦張儀 屈原 范睢 總論 秦 始皇 茅蕉陳勝 總論 性理大全書卷之六十 歷代二 西漢 高帝 文帝 景帝 武帝 宣帝 元帝 項羽 董公 蕭何 韓信 張良 彭越 曹參 婁敬 周勃14 性理大全書卷之六十一 歷代三 陳平 王陵 叔孫通 四皓 趙堯季布劉章張蒼酈寄 張釋之 周亞夫 賈誼 袁盎賈山馮唐鄒陽枚乘 田叔 晁錯 竇嬰灌夫田蚡 卜式 公孫弘 張湯 霍光 汲黯 疏廣受 魏相趙充國 丙吉 黄霸 匡衡 劉向蕭望之 龔勝 王莽 總論 性理大全書卷之六十二 歷代四 東漢 光武 和帝 鄧禹吴漢 嚴光 黄憲 李固杜喬 朱穆 荀淑 陳寔 竇武何進陳蕃15 趙苞 臧洪 總論 三國 漢昭烈 魏曹操吴孫權 諸葛亮 荀彧 性理大全書卷之六十三 歷代五 晉 元帝 温嶠 顧榮賀循 王導謝安殷浩 符堅 桓温 陶潛 崔浩 總論 唐 高祖 太宗 中宗 玄宗 肅宗 憲宗 王珪魏徵 馬周褚遂良狄仁傑 陸贄 楊綰 陽城 張巡 總論 性理大全書卷之六十四 歷代六 五代 後唐明宗 後周世宗 馮道 宋 太祖 太宗真宗仁宗16 神宗 欽宗 孝宗 寧宗 向敏中王隨 楊億 范仲淹 韓琦 司馬光 吕公著 王安石 范純仁 鄒浩 曾肇 宗澤李綱 汪伯彦黄潛善 趙鼎 洪皓 張浚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岳飛 秦檜 胡銓 張九成李椿 總論 性理大全書卷之六十五 君道 君德 聖學 儲嗣 君臣 臣道 性理大全書卷之六十六 治道一 總論 禮樂 宗廟 性理大全書卷之六十七 治道二 宗法 謚法17 封建 學校 用人 性理大全書卷之六十八 治道三 人才 求賢 論官 諫諍 法令 賞罰 性理大全書卷之六十九 治道四 王伯 田賦 理財 節儉 賑恤 禎異 論兵 論刑 夷狄 性理大全書卷之七十 詩 古選 乾坤吟 皇極經世一元吟 觀物詩 偶得吟 心安吟 答人書意 此日不再得示學者 送元晦 感興二十首 酬南軒 觀物二首 律 復卦詩 天道吟 爲善吟 閑吟 觀物18 仁術 聞善決江河 秋日 和堯夫打乖吟 和堯夫首尾吟 龍門道中 天意 極論 觀易 觀物 首尾吟三首 先天吟示邢和叔 仁者吟 安樂窩中自貽 次卜掌書落成白鹿佳句 白鹿講會次卜丈韻 蒼蒼吟寄答曹州李審言龍圖 絶句 書舂陵門扉 月到梧桐上吟 清夜吟 安分吟 天聽吟 感事吟 至靈吟 人鬼吟 仁聖吟 心耳吟 偶成 謝王佺寄丹 酬韓資政湖上獨酌見贈 恍惚吟 誠明吟 莫春吟 芭蕉 和陳瑩中了齋自警五首 水口行舟 詠開窗 克己 觀書有感二首 公濟和詩見閔耽書勉以教外之樂以詩請問二首19 石子重兄示詩留别次韻爲謝三首 送林熙之二首 春日 春日偶成 敬義堂 答袁機仲論啓蒙 易二首 文 贊 原象贊 述旨贊 明筮贊 稽類贊 警學贊 復卦贊 復卦義贊 心經贊 箴 敬齋箴 主一箴 勿齋箴 思誠齋箴 夜氣箴 理一箴 銘 東銘 顔樂亭銘 克己銘 敬恕齋銘 學古齋銘 求放心齋銘 尊德性齋銘 志道齋銘 據德齋銘 依仁齋銘 游藝齋銘 崇德齋銘 廣業齋銘 居仁齋銘 由義齋銘 蒙齋銘 敬義齋銘20 克齋銘 敬齋銘 敦復齋銘 恕齋銘 主一齋銘 敬銘 和銘 自新銘 自脩銘 消人欲銘 長天理銘 克己銘 賦 拙賦 白鹿洞賦 遂初堂賦 太極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