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共产国际、联共(布)视角下的中国革命

共产国际、联共(布)视角下的中国革命

  • 字数: 43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 作者: 黄修荣,黄黎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5545598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共产国际究竟是如何指导中共中央的?中共中央又是如何贯彻共产国际指示的?二者的指导与被指导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机制运行的?共产国际对中共的组织工作,特别是领导机关和领导人的确定,有着怎样的影响?共产国际从经费的支持、驻中共代表的派遣等方面,又是如何运作的呢?相信广大读者在读完本书后,不难得出答案。
内容简介
《共产国际、联共(布)视角下的中国革命》,比较全面、系统地使用了《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中的珍贵史料,并以此为据,进行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的分析。虽然四十多万字的篇幅不算太长,但《共产国际、联共(布)视角下的中国革命》对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功过是非,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作者简介
黄修荣,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室务委员、第一研究部主任。长期从事中共早期党史、国共关系史、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研究。
目录
第一章 共产国际、俄共(布)与中国革命的早期接触
(一)十月革命后中俄人民的友好往来
(二)旅俄华工联合会的成立
(三)俄国共产华员局的工作及其影响
(四)共产国际、俄共(布)对中国早期革命者的帮助
第二章 共产国际、俄共(布)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俄共(布)代表维经斯基与中共早期组织的建立
(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来华
(三)共产国际、俄共(布)与中共一大的召开
第三章 共产国际、俄共(布)对中国革命联合对象的选择
(一)共产国际、俄共(布)与孙中山的早期联系
(二)共产国际、俄共(布)对吴佩孚与陈炯明的争取
(三)共产国际、俄共(布)与孙、吴合作
(四)共产国际、俄共(布)联孙方针的最终确定
第四章 共产国际、俄共(布)与中共对民主革命任务的探索
(一)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对国情的认识
(二)远东大会对中共的影响
(三)国民革命任务的确定
第五章 共产国际、俄共(布)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一)共产国际、俄共(布)对孙中山的真诚帮助
(二)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国共党内合作方针的确定
(三)共产国际对国民党一大宣言的影响
(四)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
第六章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俄共(布)对中国革命的援助
(一)共产国际、俄共(布)与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创立
(二)共产国际、俄共(布)对广东国民政府的帮助
(三)共产国际、俄共(布)与冯玉祥的国民军
(四)共产国际、俄共(布)与北伐战争
第七章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联共(布)对国民党右翼势力的妥协退让
(一)共产国际在国民党二大前后做出的让步
(二)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山舰事件
(三)共产国际、联共(布)与《整理党务案》
(四)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国民政府的迁都之争
第八章 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局
(一)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局的源起
(二)远东局与中共中央对待北伐态度的转变
(三)远东局对国民党右派的策略
(四)远东局内部的摩擦与斗争
(五)远东局在指导中国革命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第九章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大革命的失败
(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后的共产国际、联共(布)
(二)共产国际、联共(布)的“五月紧急指示”
(三)共产国际、联共(布)对华政策的转变
(四)大革命的失败与共产国际、联共(布)内部的争论
第十章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反抗
(一)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南昌起义
(二)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八七会议
(三)共产国际、联共(布)与秋收起义
(四)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广州起义
第十一章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兴起
(一)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共创建苏维埃政权口号的提出
(二)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探索
(三)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四)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第十二章 “第三时期”理论与中共的“左”倾错误
(一)罗明纳兹的“不断革命论”与中共“左”倾错误
(二)共产国际六大与“第三时期”理论的形成
(三)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左”倾冒险错误
第十三章 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共的帮助
(一)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
(二)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土地革命初期中共的自身建设
(三)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共的财政援助
第十四章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红军长征
(一)李德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二)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决策的制定
(三)遵义会议——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联共(布)关系的一次转折
(四)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共中央电讯联系的恢复
第十五章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共“逼蒋抗日”方针
(一)共产国际七大的召开与共产国际、联共(布)政策的转变
(二)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共“抗日反蒋”方针的确定
(三)国共两党的初步接触
(四)共产国际与中共“逼蒋抗日”方针的形成
第十六章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一)西安事变的爆发与中共的对策
(二)共产国际、联共(布)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三)共产国际、联共(布)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第十七章 共产国际对于皖南事变前后国共关系的策略
(一)国共关系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变化
(二)皖南事变前共产国际与中共应对蒋介石反共摩擦的策略
(三)皖南事变爆发后共产国际与中共对国共关系策略的调整
第十八章 抗战时期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共的指导帮助
(一)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新任务
(二)共产国际、联共(布)与王明的右倾错误
(三)共产国际与中共七大的筹备
第十九章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共产国际的舆论声援与《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二)对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提供的援助
(三)对中国抗日战争敌后战场提供的援助
(四)共产国际解散及其对国共关系的影响
(五)苏联出兵东北及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二十章 联共(布)与新中国的成立
(一)联共(布)与国共重庆谈判
(二)联共(布)对国共争夺东北的影响
(三)联共(布)与解放战争的胜利
(四)中苏两党的互访与“一边倒”外交格局的形成
(五)开国大典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附录一共产国际、联共(布)解密档案概况
附录二共产国际、联共(布)的对华机构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