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抗战文化研究(第13辑)

抗战文化研究(第13辑)

  • 字数: 27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5983347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一部视角全面、研究深入、内容专业、饱含爱国情怀的抗战文化研究论文集。2. 遗址、文学、艺术、史料、运动、思潮、人物……众多专家学者的奋战、十几年如一日的考察、扎实的资料、条理清晰的分析,全方位解析抗战文化内涵,讲述抗战“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奋勇抗战、守卫家国、宁死不屈的抗战精神。
内容简介
《抗战文化研究》第十三辑开设有多个专题,收录文章几十篇,具体收录了《关于全面抗战初期军事思想评价的三个问题》《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馆藏音乐书刊经眼录》《2018年广西抗日战争研究专家座谈会综述》等文章。
作者简介
李建平,男,汉族,广西桂林人。现任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沿海企业与科技》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广西民族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田汉研究会理事、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会长。2004年参与广西区党委区政府重大课题《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工作,任课题研究组副组长。1998年获广西首届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合著的《桂林抗战文学史》获广西第二届文艺创作“铜鼓奖”、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要研究方向:抗战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广西本土文化等。
张中良,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代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委。专业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出版专著《觉醒与挣扎——20世纪初中日“人的文学”比较》《荆棘上的生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小说叙事》等六部,合著《中国现代杂文史》《中国新文学图志》等多部,参与校注、撰述、选编、翻译著作多种。在《中国社会科学》《外国文学评论》等发表论文9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评论140余篇,散文130余篇。独自承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础课题《五四时期翻译文学》已结项。现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史通论》“五四卷”。
目录
本辑关注:延安抗战文化
解放区秧歌剧的劳动叙述、革命伦理及其人民性内涵
延安文艺与中国民间文艺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与延安时期党的思想建设
历史当代性研究
关于全面抗战初期军事思想评价的三个问题
新四军铁军精神的丰富内涵与科学表述研究
思潮与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的“体育救国”思潮述论
战时重庆的聚会与对外交流——以茶话会、纪念会、音乐会为中心
论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团体的生存环境
“永安浩劫”与战时文化界的因应之策
文本论析
晋察冀诗群的独异姿态
出版与传播
中国报刊目前悲壮的一页——抗战时期的《重庆各报联合版》及其价值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馆藏音乐书刊经眼录
人物研究
桂林抗战文化研究的引领者
抗战艺术研究
齐鲁大地上的抗日战歌——山东抗日根据地文艺宦传活动回眸
摄影画报中的抗战宣传——以《晋察冀画报》《大战画集》为窗口
抗战文化遗产保护
广西军队北上抗日行踪遗迹遗址调查(之一)——以1937年淞沪会战为中心
广西抗战遗产资源整合与保护利用规划构想
“二十四拐”地方抗战史的湮没、重现与传播
研究档案库
大数据背景之下的广西抗战文献资料建设研究——以抗战时期广西社会救助文献资料为例
2018年广西抗日战争研究专家座谈会综述
附:2018年广西抗日战争研究专家座谈会发言摘要
后记
征稿启事
关于稿费支付的声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