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命的选择 从宇宙大爆炸至今生命的轨迹与尊严

生命的选择 从宇宙大爆炸至今生命的轨迹与尊严

  • 字数: 6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美)乔治·沃尔德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172354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6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诺贝尔奖大师用毕生思考讲述宇宙和生命的轨迹和尊严。在宇宙大爆炸中诞生了基本粒子,基本粒子形成恒星,恒星产生行星,行星孕育了生命。在宇宙中,有机生命体、星辰,甚至银河都经历着诞生、成长、衰老,最终死亡的过程,这就人类经过数千年形成的统一和谐的宇宙观。它告诉人类从何处来,在何处,将去向何方。我们就是宇宙的一员,由宇宙的材料制成,以群星为祖先,宇宙的历史就是人的历史。在人的沉思中,宇宙在沉思;在人的创造中,宇宙增添了新篇。如果人死去,宇宙的一小部分也会跟着死去。在宇宙中,人类是一种伟大的存在。通过我们,物质得以认识并理解自身,这就是造物的顶点。如此看来,过去人类实在是过于“谦虚”了,事实上,人类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骄傲,不应该仅将自己视作一名在商场中徘徊的顾客,一只在城市中游荡的蚂蚁,一个默默无闻、抽象的社会单元,每个人都应该骄傲地宣称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本书由诺贝尔奖得主乔治·沃尔德1970年在一档广播节目上演讲的讲稿整理而来,共6章。作者以“我们是谁?”“我们从哪来来?”“我们将去向何方?”三个终极问题为线索,从宇宙的起源开始,讲述了生命和人类的起源,以及生命的意义。在沃尔德看来,宇宙中的万物的发展是连贯、统一和谐的,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物质,化作了群星,又化作生命,最终产生了人类,所以人类是宇宙中物质发展的高级形态。同时,他根据科学对生命的理解,对目前世界上面临的人口过剩、环境污染、核战隐患3大难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沃尔德主张,生命是宇宙中的奇迹,人类应该以此骄傲,但是,也应该谨慎地选择自身的未来。
作者简介
乔治·沃尔德,美国生物学家,196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教授。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功外,沃尔德教授还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他参与了反对美国进行越南战争的社会运动,对人类自身的命运有深刻的思考。
目录
前言i
导语ix
第一章人和宇宙001
第二章生命的起源017
第三章人类的起源037
第四章死亡的起源051
第五章答案069
第六章生命的意义087
附录泛舟对谈104
摘要
     第三章 人类的起源 人类一直在路上,边前进边探索着这段旅程的意义。在我看来,宇宙万物间存在着清晰的等级序列,区别就在于不同的组织结构。换句话说,万物的物质基础都一样,但组织结构各有不同,结构越复杂,属性越丰富。这个序列中处在大力度优惠等级的是基本粒子,然后是原子,接下来原子组成分子,分子构成生命,生命演化出动物和植物,最终形成社会和文明。在我们这个循序渐进发展起来的宇宙中,万物都是依照这个等级序列依次产生并发展传承的。 100亿到200亿年前,银河系诞生,这个星系没有什么特别的,现在人类已经用天文望远镜找到过差不多10 亿个和银河系相似的星系。约60 亿年前,太阳诞生,不过是一颗平平无奇的恒星,银河系中有1 000 亿颗这样的恒星。大约45 亿年前,地球形成,同样,跟别的行星相比没什么不同。大约30 亿年前,生命在地球上出现,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仅银河系中可能就有10亿颗星球上存在生命。约300 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开始用后肢直立行走在大地之上,我们的故事也从这里正式开始。人类是宇宙、星球和生命发展的一部分,也是其发展的一个高峰。 400多年前,一团名为“威廉.莎士比亚”的分子聚合体写下了《哈姆雷特》;一个世纪后,又一团名为“艾萨克.牛顿”的分子聚合体写下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又过去一个半世纪,一团名为“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分子聚合体写下了《第九交响曲》。我将这些伟人称为“分子聚合体”,并不是想贬损他们的尊严,而是想突出分子的奇妙和伟大。如果一个人能领悟到分子聚合体能创造出《哈姆雷特》这样的名篇,意味着分子在合理组织下,准确地说在处于名为“威廉.莎士比亚”的组织结构时,能够产生神奇的力量,那这个人就学到化学的精髓了。 但是,对于有人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比一般生理活动更加高贵的看法,我不敢苟同。如果一个人在进食并消化食物,这和人身体的生理和化学反应相关;如果这个人酒足饭饱后决定四处转转,这将涉及一些生化和物理知识;如果又过了一段时间他想上厕所,那就是化学家和物理学家要处理的问题了。但是,当这个人在马桶上开始思考,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行诗句,就会立即有人跳出来说:“哈哈!这和之前的都不一样,写诗比一般生理行为更加高贵,因为这是精神活动!”但是,尽管可能会让人有点败兴,我还是要说,人就像一台收音机,能做的仅仅是接收来自外界的信息,然后传播出去,所传的东西都不是他自己产生的,诗句也是如此,只是他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反馈,所以并没有哪种行为比别的行为更高贵。不过,即使诗句不算是人从无到有创造的,也跟人体消化系统中的酶或肌肉中的纤维一样,可以算作是人的一部分。因为,虽然需要极其漫长的时间,但只要是在以氢起始的宇宙,等待足够长的时间后,必会有分子出现,然后孕育出生命,生命开始进化,最终出现和人类相似的生物,这生物会在触景生情时吟诵优美的诗句,只要把目光放得足够长远,我们将会看到,这一切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在如今的世界上,技术日渐占据了社会的统治地位,人们习惯于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某种技术的产物。有人看见一辆车会问:“这车是哪家公司造的?”答案可能是通用汽车或者克莱斯勒。有人看见一台冰箱会问:“这是什么牌的?”答案将会是北极牌或者通用电气。于是,有人看到自己时,自然就会问:“人是谁造的?”答案有时会是“上帝”。虽然这个回答有待商榷,但至少我可以确定,这个世界是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那就是技术设计和生物设计,或者,我认为后者也可以叫作“有机设计”。两者相互独立,接近不同,甚至相反。在现在这个令人困惑的时代,我们必须厘清这两种机制,并在处理问题前弄清楚问题的根源隶属于哪种机制。 P38-4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