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及传承的相关思考 傅利民音乐研究文集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及传承的相关思考 傅利民音乐研究文集

  • 字数: 33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作者: 傅利民
  • 出版日期: 2020-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396872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傅利民多年学术之路的回顾,也是其学术成果的阶段性总结。本书作为“中国音乐学院中青年学者文库”系列之一,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整体、乐种、仪式音乐、音乐形态、田野考察、音乐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叙述,具有很强的学术研究价值。
内容简介
本论文集选取文论33篇,是笔者在相关音乐杂志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一部分。文集在内容上分设了整体研究、乐种研究、仪式音乐研究、音乐形态研究、田野考察、音乐教育研究和其他研究等七个栏目。其中整体研究收录论文3篇,涉及传统音乐的研究与传承、曲牌研究、传统艺人社会心理研究等内容;乐种研究收录论文5篇,主要针对我国南方,尤其是江西地区的乐种进行了相关探索;仪式音乐研究收录论文5篇,主要考察研究了龙虎山天师道科仪音乐以及兴国跳觋仪式音乐等;音乐形态研究收录论文9篇,分别对我国各类传统音乐的旋律手法、曲式结构、声部织体、配器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田野考察与研究收录了论文3篇,是笔者在鲜活的田野中所获得的再次体悟与洗礼;音乐教育研究收录论文5篇,主要围绕传统音乐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关讨论;其他研究收录了论文3篇,涉及了音乐论文的写作方法、人物述评等。本论文集即是笔者多年学术之路的回顾,也是学术成果的阶段性总结。
作者简介
傅利民,男,博士。现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以来从事民族音乐的研究、创作与教学等。主持完成了的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民族器乐配器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孟戏音乐研究》、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面上项目课题《民族器乐理论教学法》等多项。出版论著《民族器乐配器及其研究》《斋醮科仪 天师神韵》《民族器乐理论教学法》《音乐论文写作精讲》《音乐美育》等多部,在音乐理论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各级电台、电视台发表声乐、器乐作品多首,出版了《傅利民音乐作品集》等。多次被邀请参加国内、外高校的学术交流与讲学等。
目录
整体研究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与传承的相关思考/3
传统器乐艺人的社会心理探究/15
曲牌及其研究的价值/25
乐种研究
论江南丝竹乐的声部润饰及织体/37
从地域文化环境看赣南民歌的艺术色彩/51
赣中花钗锣鼓乐研究/62
赣东北吹打乐社
——“串堂班”研究/71
音乐形态研究
弦索乐配器研究/81
丝竹乐配器研究/98
孟戏剧本《长城记》音乐形态研究/111
中国传统器乐合奏的常见织体及配器手法/124
丰城花钗锣鼓音乐形态分析/140
我国民间器乐中的常见音乐发展手法/155
江西传统吹打乐的形态特质研究/167
田野考察与研究
弋阳腔之活化石
——责州安顺“地戏”音乐考察/185
行走在对话与狂欢中的守望
——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孟戏”祭祀仪式之功能探析/195
作为生活的真实
——丰城花钗锣鼓的历程与叙事/207
兴国跳观仪式音乐及相关阐释/218
音乐教育研究
民族器乐理论知识的建构与学习
——基于教育心理学语境中的阐释/231
对传航器乐理论教学的再认识
——《中国传统器乐形态分析》教学体会与收获/247
中国传统音乐形态分析的教学法探索/259
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刍议/276
其他研究
音乐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与选题原则/285
善始善终的音乐研究与论文写作
——音乐论文写作讲座系列之五/293
高瞻远瞩 深谋远虑
——囊静芳教授与乐种学/311
后记/32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