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秦观传

秦观传

  • 字数: 2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许伟忠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10114784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秦少游和他的不朽作品,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秦少游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为高邮重点打造的历史文化名人。本书作者对秦少游诗词文以及家谱、传记、地方志文献等用力颇勤,也对秦少游从出生到逝世所经过的路线做了一一寻访,全书立足秦少游的人生轨迹,将他写下的诗词文贯穿其中,还原了秦少游坎坷而不平凡的一生,澄清了一些历史上的误解,全景式地展现了一个鲜活而真实的秦少游。本书具有一定的史料性、文学性、现实性,对地域文化有较好的普及作用。
作者简介
许伟忠,江苏高邮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学会会员,现任高邮市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全国秦少游学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发表小说、散文多篇,曾获两届汪曾祺文学奖。 致力于一代词宗秦观的研究,《悲情歌手秦少游评传》获扬州市“五个一工程奖”。近年着力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对涉及秦少游生平事迹、诗词文章的相关城市历史遗迹、景观名胜等一一进行实地考察,获得较多丰富而鲜活的一手资料。
目录
引子匆匆降生行道中
第一章慷慨不负年少时
天真率性,喜读兵家书
从太虚到少游,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19岁,他娶了必嫁士人的徐文美
婚后平淡过生活,与妻论蚕作《蚕书》
第二章屈指十年扬州梦
"青门同携手,浑似梦里扬州"
扬州,淮海词流播发样地
交游名流政要,"无双亭上传觞处"
第三章初试受挫难自弃
《单骑见虏赋》,诞生于科场的辞赋名篇
拜入苏门,一次正式而隆重的仪式
初尝苦果,爆冷门背后的必然原因
掩关读书,以空谷幽兰自比自励
一篇《黄楼赋》,赢得"中有屈宋姿"的赞语
第四章漫游吴越留风韵
七年三过,"长与诸紊载酒游"
……
摘要
     匆匆降生行道中 宋仁宗皇祜元年,公元1049年腊月。 寒风凛冽。一条不算豪华的官船鼓足风帆,搏击着江水缓缓前行。中舱端坐着一位精神矍铄的年长男子,他就是秦少游的祖父。他的名讳史载不详,少游诗文中称之为“大父”,秦瀛《淮海先生年谱》的记载是“大父承议府君,讳某”。因曾任承议郎官职,人们习惯尊称他为承议公。承议公是高邮秦氏一脉获得朝廷任命的第一人,依据近年考古发现的墓志记载,此时他的职务应是“监南康军茶盐酒税”。他正式赴任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庐山市),家族之中还有哪些成员与之随行,无确凿史料可考。但毋庸置疑的是,正身怀六甲的儿媳、少游的母亲戚氏一道随船前往。 船从高邮(今江苏高邮市)扬帆启航,沿古邗沟进入长江,一路破浪前行,日行夜宿,行程已逾千里。刚刚驶出九江地界,忽然有女仆急报:“少夫人要生了!”此时正值寒冬腊月、天寒地冻之时,船行江心,前不巴村后不着店,这消息委实来得有点突然。承议公急得直搓手,连连说:“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这样呢……”好在家人早有准备,一阵紧张的忙碌之后,内舱响起了一个男婴响亮的啼哭声,这个仓促之间出生的男婴正是秦少游。对于承议公来说,这是他的长房长孙。赴任途中又得嫡孙,岂不是双喜临门!当承议公尚在感慨这个孙子来得有些仓促的时候,船上已经响起一片欢快的祝福、道喜之声,还有家人燃放起了不知从哪儿弄来的鞭炮。 关于少游的出生,《淮海先生年谱》有一个十分简约的记载:“宋仁宗皇祜元年己丑,先生生。”少游成年后的自述稍稍具体一点: 皇秸元年,余先大父赴官南康,道出九江,余实生焉。 ——《书王氏斋壁》 有专家推测,少游出生途中,是一次意外,一个偶然,极有可能是他的母亲因为旅途颠簸劳顿而导致早产。倘若不然,承议公接近可以根据预产期,稍稍提前或推迟登程赴任,相信他的上司也不会因此而怪罪。这样的推测虽无确考,却并非全无道理。至于具体的出生时间,少游五十岁生日时作《反初》诗云:“一落世间网,五十换嘉平。”嘉平是古时腊月的代称,由此可推知他出生于这一年的腊月。有研究者质疑,一般农历腊月对应的是公历次年的1月,若以公历论,少游出生之日应是1050年。近查陈垣《二十史朔闰表》(1956年,古籍出版社),北宋皇祜元年腊月初一对应的是公历1049年12月28日。由此推算,这一年腊月初五方才是1050年元旦。故在未有新的确凿资料前,秦少游出生于1049年的结论不应轻易变更。 在秦少游的家乡高邮,人们往往将他的出生与一个神话传说联系起来,以此来佐证古城的人杰地灵。这个传说并非空穴来风,而据说是孙觉亲眼所见。孙觉(1028-1090),字莘老,经学家、北宋名臣,与秦少游同乡且有师生之谊。茆泮林《孙莘老年谱》引宋庞元英《文昌杂录》云: 秘书少监孙莘老,庄居在高邮新开湖边。尝一夕阴晦,庄客报湖中珠见,与数同人行小草径中,至水际,见微有光彩,俄而光明如月,阴雾中人面相睹。忽见蚌蛤如芦席大,一壳浮水上,一壳如张帆状,其疾如风,舟子飞小艇逐之,终不可及,既远乃没。 北宋之时,高邮湖为三十六个大小不一的湖泊,新开湖即为其中之一。天色将晚,湖上忽微有光彩,继而光明如月。只见一个芦席般大小的蚌蛤,一壳浮水上如小船状,一壳竖起如张帆状,疾如迅风。这个记载不仅翔实,而且形象生动,绘形绘色,让人如身临其境。特别是“舟子飞小艇逐之,终不可及”,反衬了蚌蛤的“其疾如风”,更增添了珠光的神异色彩。高邮湖别称甓社湖,从此又有了“珠湖”的美称,而又因此诞生了“古秦邮八景”之一的“甓社珠光”。民间传说神珠出现是祥瑞之兆,见到神珠之光的当年,22岁的孙莘老果然金榜题名。《高邮州志》载:“孙觉,皇祜元年己丑(1049),登冯京榜进士第。” 这一带有神异色彩的传说,千年以来盛传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名人为其背书。首先是北宋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孙莘老的友人沈括,在他传世名著《梦溪笔谈》中以较长的篇幅记述了这颗神珠,其情景描绘与《孙莘老年谱》大致相仿。再一个就是孙莘老女婿,有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他曾赋诗《呈外舅孙莘老》,诗中提到了这颗如明月般的神珠: 甓社湖中有明月,淮南草木借光辉。 故应剖蚌登王府,不若行沙弄夕霏。 沈括毕竟是治学严谨的科学家,他将这个传说编于“异事”类中,且未对此“神珠”为何物轻率下结论。然后世许多学者却每每把这颗神珠与秦少游的出生联系起来,比如,徐培均《秦少游年谱长编》皇祜元年(1049)载:“是岁高邮甓社湖珠现。”又载:“是岁十二月,先生生于南康。”有文学界人士甚至依据“天人合一”之说,生发丰富的联想,称秦少游在高邮湖出现神珠、孙莘老高中进士之后匆匆降生人世,正是赶赴了一个神珠之约。 少游降生道中,他的自述涉及两个地名:南康和九江。“道出九江”应该是过了九江、尚未到达南康的中间地带,一个没有确切地名的地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