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诸葛亮兵法全鉴 典藏版

诸葛亮兵法全鉴 典藏版

  • 字数: 24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 [三国]诸葛亮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80800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司马懿与他多次交兵,赞叹他是“天下奇才”。本书包括将苑、便宜十六策、兵要十则、诸葛亮传四大部分。为了便于读者轻松阅读,本书开设了注释、译文、故事链接等版块,力求成为生动、通俗、无障碍的版本,使读者更好地领略一代军事奇才的智慧。
作者简介
迟双明,男,1968年生,河北省邯郸市人。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曾在邯郸钢铁公司任子弟中学教师、《邯钢报》编辑等。主要作品有:《首席执行官》(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诸葛亮日记》(九州出版社,2004年)、《边读边悟菜根谭》(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素书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等。
目录
卷一将苑
第一篇兵权2
第二篇逐恶6
第三篇知人性9
第四篇将材13
第五篇将器17
第六篇将弊21
第七篇将志25
第八篇将善28
第九篇将刚31
第十篇将骄吝34
第十一篇将强37
第十二篇出师40
第十三篇择材44
第十四篇智用47
第十五篇不陈50
第十六篇将诫53
第十七篇戒备59
第十八篇习练63
第十九篇军蠹67
第二十篇腹心70
第二十一篇谨候73
第二十二篇机形77
第二十三篇重刑80
第二十四篇善将84
第二十五篇审因87
第二十六篇兵势90
第二十七篇胜败93
第二十八篇假权97
第二十九篇哀死101
第三十篇三宾104
第三十一篇后应108
第三十二篇便利112
第三十三篇应机115
第三十四篇揣能118
第三十五篇轻战121
第三十六篇地势124
第三十七篇情势127
第三十八篇击势130
第三十九篇整师134
第四十篇厉士137
第四十一篇自勉140
第四十二篇战道143
第四十三篇和人147
第四十四篇察情150
第四十五篇将情154
第四十六篇威令157
第四十七篇东夷161
第四十八篇南蛮164
第四十九篇西戎168
第五十篇北狄171
卷二便宜十六策
便宜一策治国178
便宜二策君臣183
便宜三策视听188
便宜四策纳言193
便宜五策察疑197
便宜六策治人204
便宜七策举措211
便宜八策考黜217
便宜九策治军223
便宜十策赏罚235
便宜十一策喜怒240
便宜十二策治乱245
便宜十三策教令250
便宜十四策斩断256
便宜十五策思虑262
便宜十六策阴察267
卷三兵要十则
兵要一274
兵要二276
兵要三279
兵要四280
兵要五281
兵要六282
兵要七283
兵要八284
兵要九285
兵要十286
参考文献287
卷四附录
诸葛亮传290
摘要
     第一篇 兵权 【原文】 夫兵权者①,是三军之司命②,主将之威势③。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要势④而临群下,譬如猛虎⑤,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⑥,随所遇而施之。若将失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于江湖⑦,欲求游洋之势⑧,奔涛戏浪⑨,何可得也。 【注释】 ①夫:用于句首,语气助词,此处表示将发议论。兵权:掌管和指挥军队的权力。 ②三军:春秋时,军队分为中军、上军、下军(也称中军、左军、右军),后泛指军队。司:掌管、统领之意。 ③主将之威势:军中将帅建立威信权势的关键。之:相当于“的”,属于结构助词。 ④操兵之要势:统领军队的威望权势。操:控制、掌握。要势:权贵的势力,常指居要位有权势者。 ⑤譬如(pì rú):比如,例如。 ⑥翱翔(áo xiáng):在空中飞翔。 ⑦亦如:也好像。脱于江湖:意为脱离于江湖之水。 ⑧游洋之势:海洋中畅游的态势。势:态势,此处指在江湖之中自由自在畅快游弋。 ⑨奔涛戏浪:形容在浪涛中奔腾嬉戏、穿梭自如。 【译文】 所谓兵权,就是将帅统率三军的权力,它是将帅建立威望权势的关键所在。将帅掌握了兵权,就拥有了统领军队的威望权势,因此就能凌驾于众人之上了。这就好像一只猛虎,另外又长出了双翼一般,不仅有威势,而且还能翱翔四海,遇到任何情况都能灵活应变,占据主动施行权。反之,将帅如果失去了兵权,就没有了指挥军队的权力。这也就好比鱼、龙离开了江湖之水,若再想求得在海洋中畅游的态势,在浪涛中奔腾嬉戏,也都是不可能的了。 【故事链接】 孙武练兵,有令必行 军队将士能否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与领兵者平时的治理和训练密切相关。也就是诸葛亮在《兵权》中所说的“夫兵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而这种权力与威严正是统兵成败的关键。 孙武是我国春秋时期有名的军事家,被后世尊称为“兵圣”,他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是“兵学圣典”。诸葛亮曾评价他,说:“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孙武熟读兵法,后经伍子胥推荐,投靠了吴王阖闾。吴王看完孙武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后,十分佩服他的军事才能,但想当面验证一下孙武的能力。孙武信心十足,但提出了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授予自己兵权。 吴王答应了,并在皇宫中挑选了180名宫女,交给孙武演练。孙武虽然明知训练宫女是吴王有意刁难,但他还是镇定自若地将宫女分为左右两队,指定吴王最宠爱的两位宠姬为队长。孙武号令训练开始之前,严肃地警告她们,军令如山,无论是谁,不服从命令就要受到军法处置。可宫女们一盘散沙似的,根本没当回事儿。孙武再次高声说道:“现在训练开始,你们都知道前心、后背、左手和右手吗?”众人娇滴滴地回答:“知道!”孙武又说:“我喊前,则向前心看齐;喊左,则向左手看齐;喊右,则向右手看齐;喊后,则向后背转。听明白了吗?”众人又说:“明白了!” 随后孙武令人摆好斧钺,并告之如有违令者斩首示众,然后又三令五申地重复训练要领。但这些宫女平时散漫惯了,哪见过这么严肃的阵势呢?本该向右手看齐,偏有几个向左看了;本该向左手看齐,偏又转到后边去了。现场一片混乱,宫女们在台下笑得花枝招展,吴王在台上笑得前俯后仰。孙武见状,说道:“约束不明,申令不熟,这是为将者的过错。”于是又重申了刚才的要求,再一次整顿队伍,击鼓训练,谁知以那两个为首的队长笑得更厉害了。这次孙武厉声喝问执法官:“不听军令者,该当何罪?”执法官高声回应道:“依照军令,当斩首示众!”孙武说:“战场之上,不能将所有违令士兵斩首,此次乃为官者带头犯错,故而队长当斩!”于是下令,将两个队长斩首,以此作为警诫。 吴王在台上看孙武真要将心爱的宠姬斩首,急忙传令道:“切不可斩杀本王宠姬,否则本王将食不甘味了!”谁知孙武毫不留情地说:“臣既然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孙武坚决执行斩杀,并重新任命队长,继续练兵。宫女们一看孙子连吴王最宠爱的妃子都敢杀,全都吓得面无血色,明白了军令如山的威严,生怕不听口令也被斩首,所以当孙武再次击鼓发令时,宫女们个个行动迅速、合乎规矩,阵形十分齐整。仅一个时辰,孙武便向吴王报告:“士兵已经训练整齐,现在即使让她们赴汤蹈火,也必将前仆后继了。请大王检阅!”而此时的吴王因为失去爱姬,悲痛不已,哪还有心情下来检阅呢? 事后孙武亲自拜见吴王说:“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之要,是为将治军的通则。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听从号令,才能克敌制胜。”吴王阖闾听后觉得言之有理,也就不再生气了,立即拜孙武为将军。而孙武也不负众望,在他的严格训练下,吴国军队战斗力火速提升,接连获胜,为吴国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