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百年乱世中的至乱之人 杨度(全3册)
字数: 1095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作者: 唐浩明
出版日期: 2020-11-01
商品条码: 9787547737835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1176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1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中国近代目前的每一场重要革命他都活跃其中! ◆他是君主立宪派的主将,也是袁世凯称帝的主谋; 他是孙中山革命的中坚,也是共产党的秘密骨干。 ◆翻开本书,你会发现杨度的一生就是近代中国人救国心切、病急乱投医、最终选对方向的时代缩影! ◆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等重量级奖项的获奖之作! ◆知名历史小说家唐浩明重磅力作!唐浩明“晚清三部曲”之一。
内容简介
近代中国历经了百年乱世,而杨度就是这百年乱世中最乱的人。
他中过举人,参与过公车上书,师承王闿运学习帝王之术,一心想成为帝王师。后留学日本研究君主立宪,怂恿袁世凯称帝,失败后遁入佛门。不久又出山帮助孙中山革命,成为国民党中的干将。晚年的他做了杜月笙的门客,但他当时的真正身份是一名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员……
知名历史小说家唐浩明,用严谨而细腻的笔法,讲述了杨度曲折坎坷、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他结交过张之洞、梁启超、蔡锷、汪精卫、黄兴、孙中山、袁世凯、严复、杜月笙、等人,一生辗转于各个政派之间,不断调整立场,可惜满腹救国热忱却又所托非人,空怀渊博宏识却把握不到时代脉搏。
翻开本书,你会发现杨度的一生就是近代中国人救国心切、病急乱投医、最终选对方向的时代缩影!
作者简介
唐浩明,1946出生于衡阳,文学硕士、编审,长期致力于近代文献的整理出版与历史小说创作,现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著有长篇历史小说《百年乱世中的至乱之人:杨度》《曾国藩》《唐浩明版张之洞》,其中《百年乱世中的至乱之人:杨度》一书曾获中国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及中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目录
《百年乱世中的至乱之人:杨度(上)》
第一章 名师访徒
一 杨度推开《唐宋八大家文钞》,喟然叹息: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二 碧云寺的泥塑罗汉预卜落第举子的命运
三 青年王闿运的风流韵事
四 王闿运不合时宜的举动:拒绝见陆抚台,倒屣迎张铁匠
五 听说杨度非韩薄柳,王闿运欣喜地说:孺子可教也
六 大学者家嫁女与众不同
七 为得天下一英才而教之,王闿运亲赴石塘铺指点迷津
第二章 帝王之学
一 王闿运的三门功课:功名之学、诗文之学、帝王之学
二 胡三爹将保存二百年的家传《大周秘史》稿本送给王闿运
三 新政给古城长沙带来了生机
四 一方菊花砚,凝结了维新志士的友谊
五 谭嗣同举杯:我们对着苍天神明起誓
六 王闿运妙解《枫桥夜泊》
七 叔姬将初恋珍藏在心灵最深处
八 一阕《玉漏迟》,闺阁压倒须眉
第三章 浅涉政坛
一 谭嗣同千里迢迢为徐致靖送来紧急家书
二 自古以来在中国要办成大事,光凭嘴巴子没有刀把子是不行的
三 袁世凯牢记嗣父的教导:官场犹如戏场,优选的本事在于做假的功夫技巧
四 新建陆军统帅是当今官场上的凤毛麟角
五 江亭初题《百字令》:西山王气但黯然,极目斜阳衰草
六 潭柘寺定情
七 接到夏寿田送的宫花后,叔姬在病榻上整整躺了半个月
八 湘绮老人传授帝王之学的真谛
第四章 佛门俗客
一 怪木匠齐白石
二 老衲无聊题红叶
三 佛学原来竟是如此深奥而有趣
四 觉幻长老传衣钵
五 无意中遇到了哥老会头目
六 倭国古刀与松花念珠
第五章 八日榜眼
一 借讨好周妈的小手腕,消除了王闿运的恼怒
二 张之洞眼中的高才
三 癸卯科会试在冷冷清清中收了场
四 八大胡同寻静竹
五 亦竹告诉静竹:你就要做榜眼公夫人了
六 “梁头康足”毁了榜眼公的锦绣前程
第六章 亡命扶桑
一 五年前出逃的惊险情景,梁启超终生不会忘记
二 王照的一句话,道出了戊戌政变的真正原因
三 杨度为梁启超的书斋饮冰室题名
四 智凡带来了八指头陀的信:朵朵莲花托观音
五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
六 从看到千惠子的第一眼起,杨度就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日本女郎
七 樱花丛中,杨度与田中探讨中国的富强之路
八 遗失在中国的千年古刀又回到了藤原家族
九 藤原对今天的留日生讲述古代遣唐使的故事
《百年乱世中的至乱之人:杨度(中)》
第一章 借尸还魂
一 各路英豪聚会普迹市共图大业
二 杨度独自来到牛石岭祭奠谭嗣同
三 在圣公会牧师的帮助下,黄兴机智地逃出险境
四 王闿运为初出茅庐的弟子出谋划策
五 首战告捷,令张之洞刮目相看
六 博爱丸上,杨度静下心对回国三个月来的经历做了一番清理
七 千惠子向故园归来的英雄献上一束蜡梅花
八 初次会晤,杨度就认定孙中山是个磊落大丈夫
九 杨度握着孙中山的手说:我事成,愿先生助我;先生事成,我将助先生
十 袁世凯为宪政出了一个极好的点子
十一 熊希龄东渡日本找枪手
十二 杨度道出借尸还魂的奥妙,终于说服了梁启超
第二章 丁未政潮
一 孙毓筠造反被捕,却意外地受到礼遇
二 千惠子的眼泪,藤原勾画的蓝图,把准备回国的杨度的心迷乱了
三 梁夫人轻柔地对晳子说:兄弟,一腔热血不洒在自己的国土上,算什么中华好男儿
四 千惠子轻轻一曲《上邪》,直唱得杨度五脏六腑都翻腾起来
五 丁未年北京城,政界风潮迭起,动荡不安
六 张之洞与袁世凯商议奏调杨度进京
第三章 投身袁府
一 为接儿媳妇回家,老名士煞费心机
二 王运为进京做官的弟子准备了两份特殊礼品
三 儿子的情人转眼间做了老子的姨太太
四 袁世凯要杨度转告梁启超,他不是戊戌政变的告密者
五 杨度踏遍西山,下定决心要寻到静竹的墓穴
六 静竹作出异乎寻常的抉择
七 看到《大周秘史》的扉页题词,袁世凯有意成全杨度
八 即使是秉承士为知己者死的古训,杨度也甘愿为袁世凯驱驰
第四章 山雨欲来
一 大喜之夜,杨度和亦竹双双来到静竹的房里
二 临终前夕,慈禧为中国选择了最后一位皇帝
三 徐世昌来到袁府,为把兄弟划策渡难关
四 醇王府里,母子夫妻兄弟为争权夺利吵得不可开交
五 锡拉胡同与肃王府的密谋在同时进行
六 张之洞巧叙前朝旧事,救了袁世凯一命
七 冷冷清清的前门火车站,前来给袁世凯送行的只有严修和杨度
八 江亭再题《百字令》:昨宵一梦兼春远,梦里江山更好
九 悟宇长老指明朝廷亡在旦夕的三个征兆
第五章 洹上私谋
一 奉内阁总理之命,杨度连夜奔赴彰德府
二 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
三 张謇私下对袁世凯许愿:倒掉皇族内阁后由你来做总理
四 杨度没有料到,袁世凯居然想当大总统
五 茶叶蛋里的四字情书:忍死须臾
六 袁世凯隆重宴请刚出牢门的汪精卫
七 杨度和汪精卫联合发起国事共济会
八 杨度对革命党人亮了底牌:袁世凯不是曾国藩
九 静竹的鼓励,自我的检讨,使杨度相信自己的转变没有错
十 南下就职前夜,北京城闹起了兵变
《百年乱世中的至乱之人:杨度(下)》
第一章 一拍即合
一 八指头陀笑道:和尚如此厌倦红尘,何不出家
二 八指头陀向杨度讲授佛家哲理:人世好比一个圆圈
三 袁世凯巧妙地逼迫熊希龄在解散国民党的命令上副署
四 袁克定决心效法太原公子
五 今日的太原公子与未来的房玄龄一拍即合
六 夏寿田对亡妾的深情眷恋,使叔姬心里很不是味道
七 杨度和梁启超都把宝押在蔡锷身上
八 湘绮楼庭院,王氏祖孙三代赏月联诗
九 进京途中,王闿运为旧时名妓书写《洛神赋》
十 老于应对的袁世凯,面对周妈,不知如何称呼为好
第二章 筹安会首
一 日本公使夜进居仁堂
二 从秦汉到前清,哪个办大事的人不想做宰相
三 发生在云吉班里的风流壮举
四 袁世凯题赠的金匾高高悬挂在杨度的厅堂上
五 孙毓筠为即将建立的机构取名筹安会
六 严复说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
七 梁启超宣布:复辟帝制一事,哪怕全国都赞成,我也断不能赞成
八 国史馆的饷银居然被周大拿去赌博
九 静竹为晳子亵渎了他们圣洁的爱情伤心
十 正阳门城楼上,郭垣对袁克定谈北京王气
十一 八大胡同的妓女为中华帝国取了一个动听的年号:洪宪
十二 袁克定破釜沉舟,要把帝制推行到底
十三 晳子,早日奉母南归,我在湘绮楼为你补上老庄之学
第三章 小红低唱
一 千年前的《推背图》上便已载明袁克定要做皇帝
二 看到蔡锷拍来的独立通电后,袁世凯大骂杨度是蒋干
三 究竟是人生不宜久处顺境呢,还是顺境原本就是诱人堕落的陷阱
四 落难的杨度依旧羡慕宋代宰相赠妾与人的雅事
第四章 由庄入佛
一 杨度在迷惘困惑中为恩师撰写挽联
二 临终前,静竹劝杨度读读佛经
三 八指头陀的诗集将杨度引进佛学王国
四 一个万籁俱寂的庐山月夜,杨度终于领悟了佛门的优选境趣
五 叔姬把五彩鸳鸯荷包送给了心中永远的情人
六 虎陀禅师为信徒们开传法会
第五章 中山特使
一 禅意发挥到很好,原本与艺术的优选境界相通
二 梅兰芳几句俗家之言,无意间触及了佛门天机
三 尚拟一挥筹运笔,书生襟抱本无垠
四 在陈炯明叛变的严重时刻,杨度践约帮了孙中山的忙
五 千惠子在寒山寺立下中日合璧诗碑
六 孙中山赋予杨度两个使命
七 江亭三题《百字令》:卅年一梦,江山人物俱老
摘要
第一章 名师访徒 一 杨度推开《唐宋八大家文钞》,喟然叹息: 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这是一个多么使人悲愤、令人诅咒的年代:从去年夏天开始的海上战事,以一份接一份兵败将逃、舰毁人亡的丧报,向全世界宣告大清帝国已被日本战败的无情事实。朝野恐愕,举国震惊!到了1894年年初,威海卫港一夜之间丢失,经营了十年之久、耗资数千万两白银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紧接着,《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澎湖列岛,赔偿军费库平银二万万两,相当于全国全年财政总收人的两倍多。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曾在几百年间雄踞世界之首的华夏古国,蒙受了罕见的奇耻大辱。皇上被震动了,文武百官被震动了,士农工商被震动了,连边徼之地的土著野民也被震动了。从嘉庆以来的百年大梦仿佛初觉,人们都在思索:为什么国家竟会虚弱到如此地步,一个面积不及三十分之一、人口不及十分之一的小国都可以把它打败?它今后还可以强大吗?汉唐威仪康乾盛世还可以恢复吗?它的自救自强之路究竟在哪里?一些有识之士在仇恨之余也能正视现实,冷静地思考:为何那个与我们一衣带水、同文同种的岛国能有如此强悍的国力,中国能从自己的敌手那里学到些什么吗?惨败带来奇耻,奇耻警醒酣梦,梦醒引起思索,思索孕育巨变。中国近代一场为期半个世纪、剧烈动荡急速裂变的年代,就从此时开始了。这个迹象,已在京师露出端倪,并且突出地体现在寓居京师的士人身上。 时交仲秋,在北京西山一条僻静的羊肠小道上,正有一个这样沉于国事思索的年轻人在踽踽独行。他才二十一岁,名叫杨度,是今科会试罢第的举子。巍峨的大山,碧静的蓝天,枯黄的茅草,火红的栌叶,正是一幅绚丽与落寞相互交织的阔大背景,将这位青年举子衬托得分外清晰:个头偏高,身材单薄,容长脸上眉骨突出,两只大眼睛精光闪亮,在挺直的鼻梁与轮廓分明的嘴唇之间有一道深深的唇沟,给人以一见即不可忘却的印象。今天,他身着一袭洗得发白的蓝布夹长袍,脚穿单梁薄底黑色粗布鞋,头上没有戴帽子,脑后垂着一条尺余长的发辫。青年举子沿着崎岖的山路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终于来到了峰顶。 现在,那座既雄伟壮丽又空虚窳败的八百年古都,已全方位地出现在他的眼底。他纵目远眺,神思飞扬。十个月来不平凡的京师生活,给初涉世事的杨度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这真是一段难得一遇的时光啊! 他记得,一住进长郡会馆,便被三湘举子的爱国热肠所触动。他们日日留心前方的战争,议论国事,指摘时弊,厌恶朝政的腐败,斥责李鸿章的无能,一个个慷慨激昂,热血沸腾,尽管春闱在即,诗云子日却抛之一旁,毅然置个人前途于不顾,誓与国家共存亡。当北洋舰队全部被日军接管时,他们连夜上书礼部,请求投笔从戎,与倭虏决一死战。浏阳举子胡玉阶带头以指血签名,五十余名举子个个仿效。他也一口咬破食指,滴血写下自己的名字。 他记得,当李鸿章代表朝廷在马关签署条约的消息传来的那天,他们义愤填膺,破口大骂李鸿章是李二汉奸,应当千刀万剐。正在这时,一个年轻人匆匆跑进来,自称是广东来京会试的举人,名叫梁启超,奉老师康有为之命前来联络声息。康有为大名鼎鼎,大家一听,都围了过来。梁启超说,广东举子明天联名上折,请求朝廷拒绝承认李鸿章所签署的条约,到都察院去递折子,有谁愿意去的,明天可以一起去。他当即表示支持,其他人也都赞同。第二天,广东、湖南两省一百多名举子来到了都察院。后来,各省举子都步其后尘,纷纷来到都察院,请转递联名奏折。就在这个时候,他结识了康有为和梁启超。他敬佩康有为渊博的学问,更景仰他心雄万夫的气概。此人竟敢直接对太后、皇上大声疾呼:“今日中国倘若不改弦易辙,将有被外人吞并之祸!”这该要有多大的胆量!怀着对这位康南海先生的极大尊敬,他从一个朋友处借来了康著的《新学伪经考》。这部被朝廷明令销毁的著作,使他大开眼界。后来,他又读了康的《孔子改制考》的手抄本,更有振聋发聩之感。他也喜欢梁启超。这位籍隶广东新会的青年,虽只比他大两岁,但对社会的阅历对世事的洞察,却比他丰富而深刻得多,且梁启超性格开朗,举止大方,也正与他的个性相合。见了几次面后,他们便成了很投缘的朋友。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