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修订本)

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修订本)

  • 字数: 91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张金龙
  • 出版日期: 2020-10-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7099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87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古代禁卫武官制度的专著。在学术界首次明确提出“禁卫武官制度”概念,认为中国古代各王朝有关君主安全保卫及首都治安防卫的职官制度即属于禁卫武官制度的范畴。全书分五编二十章一百余节,对诸如领军将军(中领军)、护军将军(中护军)、左右卫将军、武卫将军、军校骁游、直閤将军与直卫诸职、幢将与郎卫、殿中尚书与司卫监、领左右与千牛备身、宫伯与武伯、卫尉、领石头戍事、四中郎将、京畿大都督、殿中将军、殿中司马(督)、三部司马、五部督、无难督、绕帐督、解烦督、帐下督、马闲右部督以及四禁将军、御仗左右、直荡直突都督等等禁卫武官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研究。通过对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的仔细勾稽考索,厘清了不同层次禁卫武官的变迁历程和政治职能,对禁卫军权与魏晋南北朝政治的关系做了深入探讨,得出了许多极为重要的结论和颇具启发性的认识。宏观上,紧密联系汉末至南北朝末四百年的政治史及政治制度史,对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及其发展演变进行动态考察;微观上,对浩如烟海的史料爬罗剔抉,探赜索隐,优选限度地揭示出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及其制度的本来面目。在皇权帝制时代,以保卫君主为核心的禁卫军权在国家政治结构中处于权力中枢地位,是专制君权的核心环节和主要实现形式之一。禁卫武官制度所体现的是禁卫军权,研究禁卫武官制度史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国君主专制体制及其运作机制,对全面准确理解整个皇权帝制时代的政治军事历史意义重大。
目录
第一编 概念与前史
第一章 概念——中古文官、武官与禁卫武官释义
第一节 西汉“文官”与东汉官分文、武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的文、武官与“文武”之义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的“禁卫”与禁卫武官
小结
第二章 汉代禁卫武官制度概说
第一节 郎中令→光禄勋
一 西汉郎中令→光禄勋
二 东汉光禄勋
第二节 卫尉
一 西汉卫尉
二 东汉卫尉
第三节 中尉→执金吾与城门校尉
一 中尉→执金吾
二 城门校尉
第四节 八校尉与五校尉
一 西汉八校尉
二 中垒校尉“掌西域”职掌考辨
三 东汉北军中候与五校尉
小结
第三章 汉魏之际禁卫武官制度的巨变
第一节 黄巾起义后东汉禁卫武官制度的变化
第二节 曹操霸府中的传统禁卫武官制度
第三节 领军将军(中领军)、护军将军(中护军)的设置及其渊源
小结
第二编 三国禁卫武官制度
第四章 曹魏禁卫武官制度
第一节 领军将军、中领军
第二节 护军将军、中护军
第三节 武卫、中垒、骁游诸将军
一 武卫将军
二 中垒将军
三 骁骑将军与游击将军
第四节 五校、三卿与城门校尉
一 五校尉
二 光禄勋、卫尉与执金吾
三 城门校尉
第五节 领、护军职掌与领军组织系统辨正
一 关于领、护军“主武官选”问题
二 领军组织系统的变迁
小结
第五章 蜀汉禁卫武官制度
第一节 领军
第二节 护军
第三节 虎贲、三署郎将与羽林、殿中督
一 虎贲中郎将
二 三署郎将
三 羽林督与殿中督
第四节 光禄勋、卫尉与五校尉
……
第三编 两晋十六国禁卫武官制度
第四编 南朝禁卫武官制度
第五编 北朝禁卫武官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