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们为什么睡不着

我们为什么睡不着

  • 字数: 1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作者: (英)达里安·利德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2071709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越想睡,越失眠”“翻来覆去到精疲力竭”“晚上睡不着,早上醒不了”……人类曾因焦虑而失眠,如今却因失眠而焦虑。《我们为什么睡不着》戳穿了消费主义的标准化睡眠神话,从弗洛伊德到脑电图,对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一切睡眠认知,都一一加以重新审视。 这不是一本教你怎么睡着的书,但读了它你也许会发现:睡不着,没什么好怕的。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达里安·利德全新力作。
内容简介
睡觉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依然是个未解之谜。我们被告知要多睡、要睡好、要睡得有“质量”,但是很少有人会花时间研究这件占据了我们生命中1/4时间的事情。睡眠究竟是生理需要还是社会建构?失眠是一种病吗?我们睡多久才是正常的?《我们为什么睡不着》将历史研究与临床故事、流行文化、文学和电影、技术、广告、政治和媒体的例子结合起来,梳理了从古至今人们对睡眠和失眠的认识变迁。从弗洛伊德到脑电图,关于睡眠人类所知的一切,都将在此得到重新审视。
作者简介
达里安·利德(Darian Leader),怍家,在伦敦执业的精神分析师,弗洛伊德分析和阱究中心的创始成员,同时也是英国精神分析学院院长、罗汉普顿大学精神分析荣誉客座教授和弗洛伊德博物馆信托人。 著有《手》《躁郁症》《疯狂是什么》《人们为什么会生病》等十余部作品。
目录
01待价而沽的睡眠
越是追求睡眠,越是睡不着
量化睡眠
神奇的数字8
02什么是失眠
睡眠科学的兴起
主观时间与钟表记录的时间
寻找失眠的解释
顶着睡眠的压力去睡觉
03睡一觉还是睡两觉?
人类昼夜节律的演变
被遗忘的两阶段睡眠
04把自己关掉
现代的“时间”
金钱永不眠
逃不开的评估重担
05拒绝复杂
向机器靠拢
回避矛盾
06什么是睡眠
工业化改变了睡眠
睡眠的不同阶段
扫描大脑
07睡眠与记忆
在睡眠中整理记忆
如何研究记忆
好与坏的对立
08难逃创伤
形形色色的创伤
以梦为屏
09研究做梦
眼动代表了什么
眼动、梦境与回忆
快速眼动睡眠与非快速眼动睡眠
10梦的解析
梦之愿望与梦之欲望
那些无法被梦隐藏的东西
从未接近睡去,从未真正醒来
11睡梦与语言
在故事中入睡
摆脱召唤
12学会睡觉
婴儿如何学习睡眠
用睡觉代替喝奶
睡眠与剥夺
逃入睡眠的国度
13醒来
与父母分离
无法摆脱的他人
我们之于他人的意义
14内疚难眠
睡前净化仪式
未尽之事的困扰
治疗内疚
找回清白的良心
15愿你安然入睡
致谢
注释和参考文献
译后记
摘要
     越是追求睡眠,越是睡不着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里说:“我是个很会睡觉的人。”但不是每个人都像他这么幸运。至少三分之一的成年人睡眠不足,安眠药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销量飙升。睡眠诊所曾经罕见,如今却成了各大医院的热门科室。在美国,你甚至可以在商场和水疗中心里找到它。人们为了能睡着而吃安眠药,也为了第二天能按时起床而吃安眠药,就好像许多人在白天依赖咖啡和能量饮料来保持清醒一样。曾经只是自然状态的睡眠如今成了需要奋力争取还不一定能到手的商品。 报纸、网站和电视节目几乎每天都在推出关于睡眠的新题材:我们需要多少睡眠,如果睡不够会怎样,疲惫的工人会让经济受损多少。就像发现了一堆新魔法石一样,睡眠专家每天把自己的建议和观点广而告之。焦虑、悲伤、失败,这些基本的人性特质如今却变成了睡眠不足的后果。我们不再将失眠看作因抑郁而产生的状态,而是把因果倒置:我们睡不着,所以抑郁了。 几百年以前就已被人们熟知的睡眠常识,如今却被营销成了前沿科学。我们在19世纪就研究过睡眠和记忆的联系,现在又旧事重提,就好像那些理论刚刚才被发现。诚然,知识的新鲜感会随着时间消退,但我们需要发问:为什么现在人们开始重新关注这些了?是因为我们迫不及待地想找到针对人类痛苦的普适性解释,于是转向了一个永远得不到答案的方向吗?还是因为我们身处的数字时代酿造出了新型失眠传染病? 躺在床上的时候,电子邮件、短信、社交软件的消息提醒也在悄然堆积,外界的呼唤无穷无尽。许多人在睡前看手机,甚至睡到一半的时候也要看看,然后睡醒起来第一件事又是看手机。睡眠知识告诉我们,电子屏幕产生的蓝光会影响入睡,但显然,影响更大的是那些外界的呼唤。我们没法松懈。别人有事要告诉我们,有东西要给我们看,有问题要问,我们有任务要完成,没完成的话又会有人来提醒。我们现在的睡眠就像是手机上的“睡眠模式”,并没有真正关掉,而是随叫随醒。 “把自己关掉”是不是成了新的当务之急?讽刺的是,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我们的任务太多了。长得不见尽头的待办列表让我们失眠,而睡觉却又成了表单上的一个新任务。这就像通过电流向灯泡发出指令,让灯泡熄灭。我们身处信息和待办事项的大潮中,信息一方面让潮水上涨,一方面又想让潮水平息。以前,有权有势的人想要静静心,就会去水疗和健康中心;而现在,睡眠本身已被营销成了平心静气的私人会所。 这件事有利可图。水疗中心毕竟只为少数富人开放,但睡眠却是不分贫富贵贱的。床垫广告本来是奢侈品,现在却出现在随处可见的插播广告和网页推送里,助眠产业一年的产值就达到了767亿美元。20世纪50年代,爱丁堡大学有研究称,使用木板或是豪华弹簧床垫对睡眠时间并没有影响。然而现如今,一块平平无奇的长方形垫子已经成为进入梦乡的过路费。 巨大的睡眠压力孕育了急速发展的床垫产业。就像媒体不停告诉我们该吃什么、该怎么锻炼,现在它们开始指导我们该怎么睡觉、什么时候睡觉。各种“睡眠规范”传播得越广,与其不一致的睡眠方式就越是被视为“障碍”或“疾病”。几十年前,睡眠障碍只有几种,而现在已超过了70种。睡眠障碍的种类越多,治疗方法、专家、随之而来的收益也就越多。 量化睡眠 被遗忘的事情既显而易见,又很难察觉。那些人教我们怎么睡觉,却不告诉我们怎么去遵从教导。在阅读了一篇介绍8小时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以及睡足8小时的方法的文章之后,正确睡觉的压力不是会使我们更难睡着吗?这正是失眠一直以来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越努力入睡,努力入睡的想法便会使我们越清醒。然而,这个世界正在逼着我们健康生活,让我们管理好身体,竭尽所能睡熟睡好。 我们一醒来就迫不及待地计算,自己成功睡了几小时。如果你相信人类进化论,那么这一画面会令你警醒:几个世纪以前的这个钟点,人们可能早就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了,而现在我们还在看表,照着标准来计算自己的睡眠时间。标准越多,不达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我们一向拥抱和鼓励的多元文化在睡觉这件事上不复存在了,睡眠时间的个体差异现在被叫作“睡眠障碍”。因此,许多人刚一醒来就经历了一场失败,他们新的一天是从自我批评开始的,心中担忧着这场失败将会怎样影响到自己一整天的生活。 当代“健康布道”炼出的自责和自我救赎,神奇地与教堂曾经在历史上扮演的角色交相呼应。在当代社会,人们根据从西方世界的主导信仰体系——生物医学中学到的知识,来决定自己生活和思考的方式,这就像是教规用特定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判断塑造精神和肉体,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一样。我们该吃多少水果、该怎样锻炼、该怎样睡觉,这些都在健康布道的涵盖范围之内。教会计算罪行和过失,我们则清算吃了多少水果、大腿肌肉、步数和睡眠时间。 就像神学家们会无休止地争论心灵的量化是否有效一样,如今,人们经常重新定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