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定制式"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 以H大学的试点班为例

  • 字数: 34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王秀丽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7448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一个国家社会经济体的良性运转与不断创新发展,依靠的是一个专业齐全、结构合理、有创新活力的人才队伍。人才队伍的培养,仰赖的是一个能够培养各专业领域、各层次人才的教育体系。如果说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系统教育培养的是科学家、工程师这些具有坚实基础科学训练和创新能力的高端学术型人才,那么具有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高级技工,则需要通过专科教育和实践操作训练来培养。本书通过跟踪一个“试点班”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的全程,在大量的深入访谈和田野观察的基础上,展示了改制背景下大学场域中人才培养丰富、复杂而冲突的场景,呈现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理性妥协调和的逻辑。
作者简介
王秀丽,1979年出生,山西人,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主要从事食物消费行为洞察与引导、消费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问题缘起
二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第二章 实践理论:整合结构与行动的分析范式
一 理论基础:结构与行动
二 分析框架:超越结构与行动二元对立的实践理论
三 研究方法
四 内容结构
第三章 社会转型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践
一 不同历史场域中机械专业培养目标的形塑
二 校企合作在应用型人才培育中的发展沿革
三 制度层在人才培养目标定订中的实践
四 “定制式”试点班培养目标定订实践
本章小结:合法性建构中目的理性的践行
第四章 目标指向与供给基础的调适实践
一 管理层的人才培养实践
二 培养方案的出笼
三 培养方案模式的选择特征
本章小结:不同理性之间的平衡
第五章 技术层的理解转向与实践逻辑
一 技术层的实践
二 试点班培养方案实施实践
三 不同类型资本在实践中的转换
本章小结:高校场域中教师专业价值实践
第六章 “定制式”试点班的实践转向
一 职业岗位的评价
二 毕业生对培养过程的自评
本章小结:“定制式”试点班在实践中实现转向
第七章 变革场域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
一 “定制式”人才培养的过程机制
二 高校场域“外紧内松”耦合的嵌套性特征
三 “外紧内松”耦合场域中行动者的实践逻辑
本章小结:实践的模糊性与偏好协调抉择
第八章 超越结构与行动的实践
一 研究发现
二 理论反思与未来研究
三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差异背景下高职校企合作的可行空间考察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