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跨学科视野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跨学科视野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字数: 25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3052331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跨学科视野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一书包括政治动员、政治认同、社会记忆、基层政治、两岸关系等五个单元。从政治学的视角来看,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战时财政动员体系,塑造劳动英雄,解放妇女运动,有效地动员了广大民众积极投身革命,也实现了政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早期优选分子对布尔什维克党的接受与思考,民国时期党治文化下的公民宣誓,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党组织的“吐故纳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政治认同的特点。从历史学的视角来看,重要历史人物的社会记忆、符号界定以及各种纪念活动的开展,起到了表达政治理念和增进他者认同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首次全国普选、烈属抚恤工作以及农业合作化运动等基层政治的深刻变化,赋予了新生政权以优越性与合法性。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2008年以来,社会组织的兴起促进了两岸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国家认同,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目录
一、政治动员研究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财政动员
革命的理想人格——延安时期劳动英雄的生产逻辑
权利抑或责任——革命情境下妇女解放的行动逻辑
二、政党认同研究
十月革命后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对布尔什维克党的接受和思考
“正心诚意”: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民宣誓刍议
交心运动的政治学分析——基于政党认同的视角
吐故纳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化研究
三、社会记忆研究
论民国时期中共对孙中山符号的界定与阐释
新中国成立以来孙中山“逢十”诞辰纪念活动研究
魂归何处?——围绕秋瑾的记忆博弈
四、基层政治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基层选举与政治传播研究——以江苏省首次普选为例
1949—1952年烈属抚恤工作初探——以苏南地区为考察对象
五、两岸关系研究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思维的理论分析
两岸社会组织:跨两岸社会的生成机制探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