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自卑与超越 完整全译本

自卑与超越 完整全译本

  • 字数: 17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作者: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1138107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代表作 完整全译本! 1932年首次出版,畅销全球80余年; 入选20世纪改变美国和世界的100本书
内容简介
《自卑与超越》1932年首次出版,至今畅销全球80余年。深度影响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以及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巅峰著作,激励了全球数十亿人走出人生的低谷。书中通过大量实例,深入剖析每个人心中的自卑情结,从教育、家庭、伦理、社交、婚姻等多个领域阐明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义的真谛,帮助人们打破自卑枷锁,理解生活,超越自我,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他在进一步接受了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和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之后,对弗洛伊德学说进行了改造,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第一章生命的意义 001
第二章意识与身体 019
第三章自卑感和优越感 037
第四章初期记忆 055
第五章梦境 073
第六章家庭的影响 095
第七章学校的影响 123
第八章青春期 143
第九章犯罪及其预防 155
第十章职业 187
第十一章人与自己的同伴 199
第十二章爱与婚姻 209
摘要
     人类生活在意义的领域中。我们无法感知抽象的事物,而只能去经历那些对人自身有重要意义的境遇。即使是在最原始的认知中,我们的经验也总是为了符合人类的目标而存在的。比如:“木头”的意义就在于“木头与人的关系”,“石头”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一个人试图逃避意义,只将自己投入境遇当中,那将是非常不幸的。他会将自己与他人隔绝开来。他的行为对自己或他人都没有用。总体来说,那将是毫无意义的。但没有人可以逃避意义。我们总是通过自身赋予现实的意义来体验现实。因此,我们自然会假设这个意义总是或多或少地处于未完成,或是不完整的阶段,甚至它永远不会接近正确。意义的王国中也是存在错误的。 如果我们问一个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个人可能无法回答。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不会为这个问题去过多思考或尝试寻求答案。尽管这个问题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而且在我们身处的时代,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经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生活是为了什么?生命意味着什么?”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只有当人们遭受失败时才会这样发问。如果一切都顺风顺水,没有艰难的试炼摆在人们面前,这个问题就永远不会被提出来。其实,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用自己的行动去提出这个问题并诠释它。如果不听从言语,而是观察人的行为,我们就会发现每个人对“生命的意义”各有自身的定义,而且所有立场、态度、行动、表达、举止、志向、习惯和性格特征都符合其自身的定义。每个人表现得好像自己可以依赖于对生活的某种特定的解释。在每个人的所有行动中,都隐含着对世界和对自己的看法;这就像一个宣告,“我就是这样的,而宇宙就是那样的”。这样就能赋予自己一种意义,也赋予生命一种意义。 对生命赋予的多重意义与人类本身一样多,正如我们被教导的那样,也许每种意义或多或少都有其错误的一面。没有人能拥有对生命意义绝对正确的理解,也可以说,任何能被付诸行动的意义都不是绝对错误的。所有意义都在这两个特别之间徘徊着。然而,在这些不同的意义之中,我们依然可以意识到一些答案更好,另一些答案很糟糕;有一些错误微小,而另一些错误则有可能铸成大错。我们可以发现什么是更好的意义所共享的相同之处,而更糟糕的意义又缺乏了什么。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获得一种更为科学的关于“生命意义”的定义,一种有助于我们追求真正意义,能够使我们在有生之年脚踏实地的衡量标准。在这里,我们必须再次强调,“真实”意味着忠实于人类,忠实于人类的宗旨和目标。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关于真实的定义;如果存在另一种对我们毫无影响且我们也不知道其存在的“真实”,那这种所谓的“真实”对我们来说也是毫无意义的。 每个人都要面对3种重要的制约,这3种制约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我们是如何应对现实的。所有与人对峙的问题都是这些关系的终点。人必须一直回答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也总是在反问着人;而终极的答案将向我们展示,个体是如何用自己的一生去诠释其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的。 其中一种制约就是:我们生活在这个被称为“地球”的贫瘠的星球上,我们无处可逃。所以,我们必须在地球可以为我们提供的资源和其他有限条件下繁衍生息。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我们都需要发展,这既可以保证我们个人在地球上的生存,同时还能确保人类在未来生生不息。这个问题迫使每个人去寻求答案,没有人可以逃避得了。无论我们做什么,我们的行为都是对人类生活状况的回应:它们揭示了我们认为哪些事实是有必要的、适合的、有可能性的,以及这些事实的可取之处。每一个答案都被一些事实着,比如“我们属于人类且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 现在,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了人类生理上的弱点和我们所处环境的不安全性,为了我们自己的生活和人类的福祉,我们必须努力地完善我们的答案,使其既有远见又不失延续性。就好像面对数学难题的时候,我们必须努力寻求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无法通过假设或猜测获得,唯有始终如一地追寻,运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方可达成。我们不会找到一个绝对完美的、一劳永逸的答案。尽管如此,我们必须尽全力去寻找那个最接近完美的答案。我们必须不停地努力只为了寻求那一个更好的答案,这个答案必须始终直接适用于一个事实:我们与这个贫瘠的星球——地球,是一体的,我们所拥有的所有好的一切与不好的一切都与其相连。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