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聊斋志异 升级版

聊斋志异 升级版

  • 字数: 2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阳光出版社
  • 作者: [清]蒲松龄
  • 出版日期: 2015-04-01
  • 商品条码: 97875525180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聊斋志异》是一部讽刺意味很强的小说集,书中对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做了尖刻的讽刺。书中小说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揭露腐朽、弊端丛生的科举制度;第二类是揭露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的罪恶;第三类是批判摧残人性的封建礼教,描写爱情与婚姻。本书语言简洁生动,人物个性鲜明,单是青年女子,就有很多具有典型性格的形象,走进本书就像走进一座五彩缤纷的人物画廊。本书每个故事的情节安排也都显出作者的智慧和匠心,故事性强,曲折有味,让读者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外蒲家庄人。清代有名的小说家、文学家。 他出身没落地主家庭,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而全部落榜。直到72岁赴青州补为岁贡生。
目录
卷一
考城隍[精读]
瞳人语[精读]
偷桃[精读]
王六郎[精读]
崂山道士[精读]
狐嫁女[精读]
叶生[精读]
成仙[精读]
王成[精读]
青凤[精读]
画皮[精读]
卷二
董生[精读]
陆判[精读]
婴宁[精读]
聂小倩[精读]
张诚[精读]
红玉[精读]

卷三
夜叉国[精读]
老饕[精读]
宫梦弼[精读]
雷曹[精读]
卷四
罗刹海市[精读]
促织[精读]
续黄粱[精读]
胡四相公[精读]
酒狂[精读]
卷五
武技
章阿端[精读]
花姑子[精读]
莲花公主[精读]
卷六
大人
鸽异[精读]
八大王[精读]
卷七
刘姓
巩仙[精读]
小翠[精读]
卷八
梦狼[精读]
钱卜巫[精读]
崔猛[精读]
卷九
王司马
查牙山洞[精读]
安期岛
鸟语
卷十
真生[精读]
席方平
卷十一
黄英[精读]
书痴[精读]
卷十二
毛大福
李八缸
考点集萃
走近作者
艺术魅力
读后感
真题模拟 直击考点
摘要
     考城隍[精读] 名师导读 《考城隍》的字数并不多,却是《聊斋志异》的首篇。秀才宋焘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奇特事呢?考城隍考的到底是什么呢?宋焘又是如何考上的呢? 从前,有一个叫宋焘的秀才。一天,他卧病在床,看见一名衙门公差,手拿考试通知书,牵着一匹白额马走来,对他说:“请你去参加考试。”宋焘说:“主考官还没来,怎么能突然进行考试呢?”官吏也不说话,只是催他快走。宋焘带病勉强骑上马,跟着他走过一条非常生疏的路,来到了一座城市,就像帝王所在的城一样。不久,宋焘被领进官署,一看,宫殿宏伟华丽,殿上坐着十多位官员,都不知道是些什么人,其中只认得关帝。宫殿的檐下摆着两副桌和凳,有一位秀才已经坐在位置上,宋焘便与他并肩而坐。桌上都放了纸笔。一会儿试卷飞了下来,上面写了八个字:“一人二人,有心无心。”两个人写完文章,呈上殿去。宋焘的文章中有一句:“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众神对此称赞不已。于是,召宋焘上殿,告诉他说:“河南缺少一个城隍,你适合担任这个职务。”宋焘这才明白过来,一边叩头一边哭着说:“我能得到这荣耀的任命,怎么还敢推辞?只是老母亲已经70岁了,身边没有人奉养,请允许我服侍她去世,到时候唯命是从。”殿上一位像皇帝的人马上命人去查她母亲的寿命簿。有一位长胡子的小吏捧着书册翻阅—遍后说:“她还有阳寿九年。”众神正犹豫着,关帝说:“不妨让张秀才代理官职九年,到了期限,他再去。” 于是众神对宋焘说:“本来是要你立即赴任的,现在考虑到你的仁孝之心,就给你假期九年。到了期限还得再次召你来。”他们又勉励了那秀才几句。两人叩完头,一起下了殿。秀才握着他的手,一直送到郊外,并自我介绍说:“我是长山地方人,姓张。”张秀才写了诗赠别,宋焘忘了整诗,只记得其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一句。 宋焘骑马告别,回村后,才从梦中苏醒。可是,其实他已经死了三天了!他母亲听到棺材中有呻吟声,就把他扶了出来,过了半天他竟能说话了。 母亲告诉他,长山那边有一位姓张的青年当天死了。 过了九年,宋焘的母亲果然去世了,他葬完母亲后,洗漱干净进了室内就死了。他岳父家居住在城中的西门里,忽然看见宋焘一身官服,骑着装饰华美的马,还带着很多车马随从。他进入岳父家,拜了一拜就走了。他岳父家的人都非常惊奇,便跑到他故乡打听消息,才明白他那是成了神仙了。 品读·理解 《考城隍》考的就是人这一生最真实的道德修养,同时告诉世人“阳间过阴间一人非二人;有心修无心善行终有报”。任何生命都是“善恶有报”的,所以必须以修养道德为重,《考城隍》也因此成为《聊斋志异》的首篇。 感悟·思考 1.宋焘答卷中哪句话让众神最欣赏?为什么? 2.为什么众神没有让宋焘立即走马上任?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