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流浪猫战争 萌宠杀手的生态影响

流浪猫战争 萌宠杀手的生态影响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美)彼得·P.马拉,(美)克里斯·桑泰拉
  • 出版日期: 2020-10-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8850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追溯猫与人类共同的演化历史◎展开爱鸟和爱猫群体之间的激烈论战◎反思流浪猫的生态问题应由谁来负责
内容简介
现有的科学研究表明:户外的家猫(包括流浪猫、散养家猫)仅在美国每年就会杀死数以十亿计的小型脊椎动物。此外,流浪猫在公共卫生方面的安全隐患也不可小觑。本书以此为切入点,援引*新研究成果,考察户外家猫在世界范围内对于生物多样性和公共卫生的冲击和影响,并试图围绕管理的争议,给出新的解决方案。
本书从人和猫的历史和文化关系开始考察,由古埃及人类对猫的驯化开始,到当今宠物饲养者数量的爆炸性增长。伴随而来的是有丰富数据支持、清晰展示的种群数量趋势、猫科动物的疾病以及相关的人类活动带来的物种灭绝史。作者详细的展示了猫这样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意义的宠物是如何在不经意间造成可以与气候变化比肩的生态学影响。这一影响与人类活动相伴而遍及全球。在本书的末尾,作者提出了关于流浪猫控制的新思路。根据美国兽医学会的调查,流浪猫的期望寿命不足室内豢养家猫的一半,而对它们的控制,对于野生动物、流浪猫和人类都有利。
中文版插入了具有代表性的各地流浪猫照片。
目录
第一章史蒂文斯岛鹪鹩的讣告
第二章美国的乳业产地及屠宰场
第三章完美风暴——爱鸟群体和爱猫群体的兴起
第四章关于物种衰落的科学
第五章僵尸制造者——传播疾病的猫
第六章锁定目标问题
第七章TNR——绝非解决之道
第八章野外少一些流浪猫:猫、鸟、人都受益
第九章我们将面临什么样的自然?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摘要
     第一章 史蒂文斯岛鹪鹩的讣告 无论猫儿的战争多么频繁,幼崽总是数量可观。 ——亚伯拉罕·林肯 新西兰南岛以北,马尔堡峡湾之中,史蒂文斯岛高高隆起,头顶是一片毛利人的天空。该岛距离主岛两英里·,距离威灵顿五十英里,面积不足四分之一平方英里,南北长度大于东西宽度,岛上山峰优选海拔约一千英里。和此地其他岛屿一样,史蒂文斯岛上的植被分布于崎岖的山地,低矮粗犷,几乎密不透风,似乎是因为这片土地企图阻挡从南极洲刮来的强劲持久的东北风。据史料记载,登陆十分凶险,很少有人能踏上海岸一步,所以岛上基本保留原始状态。事实上,小岛在受到人类活动影响以前,很可能已存在了上百万年,即使毛利人曾经踏访,他们也没有留下什么痕迹。白人对小岛的勘探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由新西兰海事官员发起。他们决定在此修筑灯塔,确保船只安全通过附近的峡湾。新西兰在19世纪中期发生了三次大海难,有几百人丧生,修筑灯塔因此成为头等大事。19世纪90年代初,史蒂文斯岛上矗立起一座灯塔,还修建了几栋朴素的住宅,安顿着三位灯塔守护员及家人。守护员少有人陪伴,常会带上猫去偏远的海角前哨。曾经有一个故事讲到,一只可能名叫提伯斯的猫登上了史蒂文斯岛,主人允许它在岛上四处漫游。 大卫·莱尔喜欢这种孤寂的生涯。他受过教育,身体健康,做事有条不紊。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烧的煤油灯干净。莱尔的新差事是新西兰海事局的灯塔守护员助理,他克制着心中的激动。那是1894年1月,他将和另外16个人驻守这个新前哨。19世纪晚期灯塔守护员的工作并不轻松,但是主要责任十分明确,要确保点燃的煤油灯明亮干净,这需要不时修剪灯芯,让火苗变大,少冒黑烟。很多人的性命握在守护员手中,漆黑的夜晚,小岛岸边的一块礁石几秒钟就能刺穿轮船的木质船身,这意味着水手几乎必死无疑。那时很多海员不会游泳,更讽刺的是,他们痛恨海水——尤其是环绕着新西兰南岛的亚南极的冰冷海水。 灯塔守护员面临的是忍耐力的挑战——忍耐严酷的天气,忍耐几乎令人窒息的小团体,忍耐新鲜食物不足,而最可怕的是与世隔绝。守护员们一个月只能从主岛获得两次补给。为了增加物资储备,他们可以养牛羊和鸡,收获新鲜的牛奶、羊毛和鸡蛋。如果土壤和天气条件允许,也能稍事园艺。 莱尔并不畏惧这些挑战。他有妻有子,需要挣得足够的薪水;他也渴望追寻梦想,即使这意味着要在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生活。莱尔热爱动物,对博物学的好奇难以餍足,尤其迷恋观鸟。作为一个业余的鸟类学家,他最想研究的是岛上的鸟类,甚至梦想能为博物馆提供一些鸟类标本。 莱尔可能从小就对秩序十分在意,这将逐渐发展为他给所见的自然万物命名及分类的需求。他对动物及其命名法则充满热情,或许是因为从中能获得慰藉,也能找到自然运作规律的解释,就像是解决一个谜题,揭示此前未知的事实,并为看似混乱无序的自然景观提供秩序。作为一个自学成才的博物学家,他的知识大多来自有限的几本新西兰博物志(那时野外指南还未出现)。在对自然,特别是鸟类及其行为的观察中,在鉴别和命名现有物种的工作中,莱尔或许也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他还发现自然有一种内在的价值,但是无法量化证明,也无法用言语阐明。他一心想要抵达那个新的岗位,在那个少有人探索和居住的小岛上,他终于能够追寻自己的理想。他想象在漫长的夜晚沉思,鉴别植物、昆虫和鸟类的标本,燃掉大量的煤油——与此同时还能养家糊口。 莱尔将找到完美的研究对象来满足他对鸟类的兴趣。那就是后来被命名为Xenicus (Traversia) lyalli的史蒂文斯岛鹪鹩,当时还没人描述过。要不是有羽毛和鸟蛋,它的样子更像一只老鼠。这种鸟过着霍比特人式的生活,在木头、地洞甚至乱石堆中觅食。有些记录还提到它是半夜行性的鸟类。它长着大脚和短短的尾巴,在海岸礁石间伏地疾走,或是在密密缠绕的灌丛枝条间跳来跳去。它扇动已经退化的双翅,为偶尔的跳远助力,这长长的一跳也许是最接近飞行的动作了。这种鸟各方面都像鹪鹩,但并不是鹪鹩科的成员(在后文中姑且仍称之为鹪鹩),而是新西兰特有的刺鹩科(Acanthisittidae)的成员。世界上只有三种不会飞行的鸟,它便位居其中。它实在不需要飞——既不用离开岛屿,也不用长时间离开地面,一年到头都有食物,在岛上就可以繁衍生息。更重要的一点是,岛上没有天敌。飞行的能力要以其他代价高昂的演化特点来交换,而这种小小的、比一枚大硬币略重的鹪鹩,因为无需逃避或迁徙,结果失去了飞行的能力。 史蒂文斯岛鹪鹩的物种形成需要几百万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又一代的鸟儿生生灭灭,自然史和生物机能发生了巨大的演进式变化,造就了这个独特的物种。年复一年,鹪鹩筑巢、产卵、抚育幼鸟,而后代的数量时多时少,这取决于成鸟配偶的质量、现有食物的数量、气候,或是所有这些因素复杂的共同作用。在时间的长河中,这个物种的大小、颜色和形状以不同的速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