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活在鱼缸里的她

活在鱼缸里的她

  • 字数: 17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作者: (英)苏·哈伯德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4478186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5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一场突如其来的失去,一座世界尽头的小岛,一次与过往的漫长告别。英国“当代伍尔夫”、艺术家、诗人、小说家苏•哈伯德动人杰作,《卫报》《伦敦杂志》《爱尔兰时报》一致好评。《十一种孤独》《岛》译者陈新宇倾心翻译:“每个人的心灵之旅,说到底都是孤独的,你陷落、迷失在过去,没人听得到你撕心裂肺的呼喊,只能靠自己摸索,抓住那根通往未来的绳索,奋力挣脱黑暗。哈伯德通过这本小说向我们展示真正的孤独意味着什么。”新锐设计师汐和,搭配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毕业插画师Shelia Liu,合力呈现“鱼缸中的她”望向现实世界的朦胧视角。精巧平装,封面采用意大利进口纸“亚特兰蒂斯罗纱”,磨砂质感,阅读体验升级;环衬选用清新日本和纸Aqua Blue;内文轻型纸柔软护眼,流畅翻阅,可轻松携带出街。
内容简介
她就像一条陷在金鱼缸里的金鱼,真实世界在玻璃的另一边。 丈夫突然离开后,她来到丈夫生前写作的小屋整理旧物。这位昔日再熟悉不过的身边人,竟有这些她从不知晓的过去;而她的心里,还有另一块不敢触碰的地方郁结着…… 这里是世界尽头的爱尔兰凯里,住着想离风和海洋更近的他,替母亲放牧、玩着乐队但更想好好写诗的他,还有害怕一个人待着、靠工作寻求安慰的他。 活在鱼缸里的她,会不会因此有什么不一样?
作者简介
苏·哈伯德(Sue Hubbard),英国艺术评论家、小说家、诗人,文章常见于Time Out杂志、《新政治家》、《独立报》、《星期日时报》等。写有三本诗集、三部小说和一部短篇小说集。诗歌在BBC电台朗诵,长诗《欧律狄刻》横贯伦敦滑铁卢车站。《活在鱼缸里的她》是她的第三部小说。
目录
公元520年 凯里
2007年12月29日,星期六
星期天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天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2009年6月21日
译后记
摘要
     2007年12月29日,星期六 1 布兰登死了,她说。在空荡荡的车里,声音显得格外大。与他那躺在医院花病服里没有生命迹象的躯体不同,布兰登的脸在黑胡楂的映衬下只略显苍白,然而言语让死亡成为事实。对不起,我们尽力了。午夜刚过,年轻医生疲惫地说,可是她不愿相信。她来这里,就是要让自己接受这一事实。这儿一直是他的地盘。当然,她曾跟他来过这里,但待的时间并不长。那年夏天之后再也没踏足此地。她不知道这次回来是为了再次拥有他还是忘却他。方向盘握得越来越紧,雨刷就像发了疯的啄木鸟,咔嗒咔嗒地来回刮着挡风玻璃。车外天色墨黑。在山顶交叉路口处,她停下车查看地图,可是眼前的路和地图上的那些路并不吻合,也没有路牌,只有当地人才知道位置。雨越来越大,除了四个小小方块灯光闪烁着穿过峡谷外,前方什么也没有。难道以前不是将自杀者埋在十字路口,以十字架形状保护活着的人免受自杀者不安灵魂的侵扰吗?鉴于在天主教教会的眼里,自杀是不可饶恕的重罪,她想,这儿也曾是那样吗? 远处有狗吠声。 她一直在兜圈子,发现自己已两次朝凯尔西温镇方向往回走。矮矮的平房蹲着,沿路串成一线。圣诞节彩灯下大雨如织,平房隐约可见。圣诞老人坐着雪橇俯冲过屋顶。门廊上方有颗蓝色星星在闪耀。彩灯装在俗气的海边小镇码头尽头比装在爱尔兰边远村庄更合适。往回几英里时,她堵在一列车队后头,她简直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么潮湿的冬日傍晚,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地方竟会塞车。接着,她看到很多人从酒吧里出来:头戴粗呢鸭舌帽的老头,拇指和食指间捏着的烟头冒着点点火星;穿着上好黑大衣、戴着金耳环的女人们;往下拽着短裙抵抗乱风的姑娘们。叔叔婶婶们、姊妹们、表侄们,人们在伞下挤作一团,口中呼出的热气在冰冷潮湿的空气中慢慢消散。守灵结束后,他们聊会儿天,爬进旧货车、宝马及各种四驱车里,驾车离去。路旁有深沟,路边围着带刺铁丝网,人们沿着这些小路开下去,回家。 雨刮器还在咔嗒咔嗒刮去雨珠,弄得沾有泥印的挡风玻璃模糊不清。突然,不知什么东西冲到车灯前,她踩下刹车,只见一只浑身雪白的小雪貂停在路中央,后腿直立,喷着鼻息,红眼睛亮晶晶的,嘴里还叼着只老鼠。她用连帽套头厚夹克的袖子擦了擦模糊的挡风玻璃,摇下车窗。一股冷空气,夹着浓浓的肥料臭味迎面扑来。如果侧耳细听,还能听到海浪声,可是现在只有雨点敲打着车顶的声音。她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开,但愿她还记得路。这儿没人可以问路。人们要么在酒吧里,要么在自家崭新的平房里看电视,一对水泥狮子镇守着平房的大门。 她来这儿干什么?有太多东西需要整理。布兰登以前来这儿写作。他不住这儿时,便将小木屋出租给朋友们,给那些需要宁静、不想受打扰的艺术家或学者。面对伦敦几个不解的朋友,她只说来凯里是为了整理他的遗物。真是这样吗?好吧,其实她也不确定。也许她回来,只是想弄懂过去三十多年来她无法应对的事情,那些短暂的快乐与沉重的悲伤构成了他们的生活。现在,她来了,五十多岁的女人,在一年将尽之时,独自开车驶过大雨冲刷下的爱尔兰小路,因为她别无他事可做,别无他处可去,还因为,像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一样,她总得有个去处。 她摇下车窗,打开暖气,再次出发,开进大雨中的狭长小路。车载收音机的调频电台里正在播放一首钢琴协奏曲,她调大音量,音乐声萦绕在整个车内。她仿佛裹在一只茧内,不知怎么,与外面潮湿的风景既隔绝开来,又融为一体。她很想就这么一路开下去,随这条路将她带往何处,像个四处游荡的流浪汉般将洗好的衣物搭在山楂树丛上。她心中有个声音一再对她说,不用选择目的地,无须一定到达,不必做出决定。又开了三四英里之后,在一个绿色电话亭处,她往左一个急转弯。一片干石墙在光秃秃的小山坡上纵横交错,骷髅头似的月亮悬挂在海岬上空。两匹毛发蓬松的小马一前一后首尾相接地站在黑刺李树篱旁。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