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屐痕泥印集

屐痕泥印集

  • 字数: 44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 作者: 赵寅松
  • 出版日期: 2020-05-01
  • 商品条码: 97871051596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1978年恢复高考开始,主要记录了我的大学四年点滴体会,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大理州)民族中学供职二十年的辛劳与愉悦,筹建大理州白族文化研究所以及退休以后继续耕耘在大理、白族历史文化园地的收获。虽然其中不乏班门弄斧,也难免管中窥豹,但敝帚自珍。我相信同龄人看了会和我一样有同样的感受,其他读者看了也不至于觉得太浪费宝贵的时间。
目录
引言
民中岁月
红梅报春
情系民中
发展民族教育与民族地区现代化
略谈乡土教材的编写与教学
发掘民族文化遗产、陶冶热爱民族情操
普通中学学校管理改革之我见
鸿雁传书——思想教育的新渠道
历久弥新的回忆
筚路蓝缕虽苦犹乐
《大理丛书》编纂始末
留住集体的记忆
彩虹依旧映苍洱
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黄沙始现金
大理山茶别样红
……
摘要
     红梅报春 俗话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那场改变了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亲历者,同时又是受益者,有太多的美好回忆永驻心田。 《吕氏春秋·察今》中说:“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尽管各人在这四十年中经历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那就是改革开放让中国亿万家庭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毋庸质疑的。我所亲历的恢复高考,就像口嚼橄榄,越回味越甜蜜。 恢复高考,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破冰之旅,也是运筹帷幄写下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大手笔,许多美好回忆挥之不去。 2008年初,原昆明师范学院历史系七七届学生聚会母校,共同庆祝恢复高考30周年。30年前正当盛年的老师如今都已是古稀长者,30年前满怀豪情共圆大学梦的同窗学友均已到知天命之年。师生欢聚,抚今追昔,感慨良多。共同的话题,自然是30年前那场改变了数十万青年学子命运,乃至改变了祖国命运的高考改革。盛赞以为代表的那一代人为开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所创立的不朽功勋。作为他们中的一分子,许多令人难忘的往事自然而然像电影一样涌上心头。 记得1978年,已经在农村经历了十年回乡知青生涯的我,与千百万中国农民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突然有一天,父亲从县城回来告诉我,中央有文件,允许“老三届”参加高考。为了抚慰父母热切的期盼,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1977年底的高考。出人意料的是,不久就收到了体检的通知,接着是昆明师范学院史地系的录取通知书。 8号宿舍,令人终生难忘的房号。来自上海、大理、玉溪、昆明、保山、文山、曲靖的8位同学从此一住就是4年。入学时我已是一子一女的父亲,所带行李比较简单。来自上海,在西双版纳农场上山下乡的孙澄同学,主动将他的一笼蚊帐和一床垫褥借给我,一用就是四年。当时讲授古代史的金老师是腾冲人,他讲了一段时间后,突然要同学们将笔记交给他查阅。当时为图方便,我将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笔记分别从头尾两端向中间记。金老师在查阅后,用红笔写了一段话,肯定了我的笔记记得好,同时又给我钉了四大本道林纸笔记相赠。也许是金老师以为我来自农村才惜纸如金。这四本笔记我至今珍藏。 当时的大学学习条件、生活条件是很艰苦的。讲义几乎都是老师们用蜡纸刻出的油印稿,就连堆积十年的垃圾都是我们自己用东风车一车车拉走。刚刚走出牛棚,还未抚平时代伤痛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们,忘情地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中,似乎要把十多年未能“传道、授业、解惑”的“欠账”一次补完。手上还长满老茧的莘莘学子也是夜以继日地发愤读书,近在咫尺的学校礼堂,仅5分钱一张电影票的周末电影似乎也离同学们很远。甚至我们班的女同学每人还自备了一盏小马灯,那是照亮人生旅途的智慧之火。 到了大学三年级,渴求知识的我,除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业外,还主动师从云南民族研究所的王叔武先生,向他讨教民族历史方面的知识。接受王先生的建议,每星期周末我都到云南省图书馆三楼的历史文献部查阅线装书。当年的省图书馆自然没有今天的气派,但简陋的阅览室里座无虚席。 P5-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