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图说20世纪中国 1900-1909 变局

图说20世纪中国 1900-1909 变局

  • 字数: 1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6492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曾掀起“画传”风潮的媒体人师永刚,时隔17年,再次出山,推出这部“20世纪中国说明书”。走遍全球18家博物馆,扫描精品老照片,力图以最清晰的方式展现一百多年前帝国真实的背影。全书选用轻质纸、专色印刷,设计前卫先锋,既是内容饱满、制作精良的图书,也是视觉和触觉的盛宴。义和团运动、日俄战争、慈禧出殡、末代皇帝即位……种种历史大事件,来自当时记者一手的目击照片。
内容简介
这套书写的是1900年至2000年间剧烈变动的中国。数位历史学者耗费十年遍寻18座国家图书馆,钩沉数千张稀世图片,建立起20世纪中国的视觉相册。这一张张老照片,拼合成一部简明的视觉读本,带您走进遗忘在时光里的陌生中国。本册是写1900-1909年,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华帝国一直由君主统治着,这种制度从来没有丝毫的改变,只是即将走到了尽头。
作者简介
师永刚,作家,媒体主编,内地画传热潮的策划与发起者。曾编著《宋美龄画传》《蒋介石画传》《邓丽君画传》《三毛》《切格瓦拉画传》等20多部著作,曾被聘为数所院校客座教授。
目录
陌生的祖国(代序):一部由影像讲述的中国百年史
公元1900年之前:想象中的天朝
西方信仰目光里的中国
“在中国,我遇到了许多我认为是正确,而实际恰好相反的事情”
有一种传说,叫中华帝国
1900:交困
帝国末日:太后最后的木偶戏
洋务自强赶不上帝国主义时间表
牺牲品:身挂符咒的义和团士兵
一份假情报引发清廷向世界宣战
八国联军从下水道冲进了北京城
被征服的天朝到处悬挂着投降旗
李鸿章受命北上收拾残局
维新党人海外遥控武力保皇
1901-1902:凋零
慈禧太后听从风水师的建议启程回銮
18岁的醇亲王载沣乘船赴德国道歉
中国政界“孔夫子”李鸿章离世
刘坤一病逝,还剩一个张之洞
“泄密者”:清政府已是个空壳家族
1903-1904:涌动
列强的生意
英国人赫德提出重组中国计划
日俄交战的真相
入侵西藏的英军将佛堂改作食堂
中国革命大本营驻扎在东京
青年汪精卫的论战、刺杀和爱情
1905-1907:激变
“戊戌变法”升级版施行第五年
沿用1300多年的科举制寿终正寝
北洋军会操组委会发明“方便米”
黄色新闻小报0.5美分一份
大清国女性的解放从脚开始
五大臣立宪考察火车站遇袭
丁未政潮中的“PS”大案
1908-1909:崩溃
孤独的改革派皇帝驾崩
慈禧的陪葬品中有一辆轿车
帝国最后的政治班底
年轻摄政王为钱一筹莫展
孙中山改造“黑社会”闹革命
皇族内阁,年轻贵族要收权
摘要
     牺牲品:身挂符咒的义和团士兵 戊成变法后,守旧人士聚拢在慈禧太后身边,意图依靠民间发起的“义和团”力量,肃清来自夷邦的人与物,诛杀光绪帝,进而清洗朝廷中的开明官僚。 义和团初为乡间自发结社的小团体,以练拳为名,仿照民间白莲教搞起秘密宗教崇拜,致使很多义和团团员坚信自己刀枪不入,信奉的神灵五花八门,包括关云长、孙悟空和姜子牙,不管是哪路神仙,只要在首领的带领下,喝符念咒,保管神灵庇护,法力无边。 这个民间组织的基本气质,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判断,就是一群目不识丁的游民,生活很穷困,聚在一起,练武、打架、相信神灵护体就可刀枪不入。 这个民间组织,是怎么发展成为义和团运动的呢?其背景十分复杂,雷颐在《百年义和团》中论及,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是“反洋教”。洋教是指西方传来的基督教。传教士来到了中国,与当地农民屡屡发生各种冲突。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民间,其实也是遵纪守法的,但遇到什么纠纷,总归是要偏袒自己的教徒。而所收的中国教徒,良莠不齐,很多人只是因为传教士给钱,就选择了入教。中国传统的佛教庙堂,基督徒就不会进去拜,这也让乡里邻居侧目。连祠堂这样的地方,传教士也不许中国教徒进去。如果一家人有的信教,有的不信教,教徒不能进祠堂拜祖宗,就制造了很多家庭矛盾,吵来吵去,还是洋人的错。 当时又正在社会震荡期,中国与外国人打架,打输了,又割地又赔款。在乡间,在识字率只有5%的民众心目中,外国人已经被妖魔化了。有谣言将外国传教士等同于炼仙丹的道士,说传教士挖人心、吃婴儿脑髓。这种荒诞的谣言,在有着传统迷信的中国农村传得很快,很多人都深信不疑,再加上当时困苦生活的压迫,就使得一股子怨气全撒在洋人身上。 这股愤怒有由头,却没有道理、没有理智,不求一个解决的方案,只求一个发泄的对象。这种性质的愤怒,很容易扩大,并波及更多人。任何和洋人有关的事物,比如教堂、铁路等,也成为了义和团的破坏对象。 当时山东两任巡抚,李秉衡、毓贤,对义和团这种滋事寻衅的做法都是听之任之,甚至给予表彰,称为“义民”——只因为他们打架的对象都是洋人。于是义和团干脆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在山东变本加厉起来。 1899年,袁世凯任山东巡抚,他对义和团的定义就是“乱民”,丝毫不客气地用朝廷军队来剿杀之。义和团在山东没法待了,就纷纷跑到河北。山东巡抚大力剿杀义和团,直隶总督却热情拥抱义和团。大清朝廷内部对义和团。也大致是这两种态度。以毓贤为首的官员,将义和团推荐给慈禧太后。 义和团反对外国势力,慈禧认为可以拿来一用。除了急于掌握全部决策权的慈禧,还有一批非常顽固的朝廷文官也持这种立场,这些人认为,只要把洋人给赶走了,自己的问题就解决了。这样,以义和团为契机,中国所有的顽固派人士都联合起来,一同抗外。 1900年5月中旬以后,清帝国当政权臣端王载漪、刚毅招引义和团入京,顿时京城失序,使馆、教堂烧杀事件不断,义和团直接在北京大街上行杀人之事,甚至出现因为一盒火柴就将一家八口诛杀的特别行为,更不用说洋人、开明官绅、维新党人了,遇之即杀。 义和团成为朝廷顽固派的工具,朝着更为特别、非理性的方向发展。6月1 1日,日本使馆书记官杉山彬被义和团杀害。6月19日,总理衙门(即清政府的外交部)请各国公使于24小时内离开北京。6月20日,德国公使克林德仍想与清政府交涉,在前往总理衙门途中被义和团杀害。慈禧知道义和团已经出问题了,不可能依靠他们来做事。但一次难辨真假的“外交照会”事件,让她一怒之下,在1900年6月21日,向一切“远人”和“彼等”官战。 一份假情报引发清廷向世界宣战 1900年6月21日发布的对外宣战谕旨,由于没有点名哪个国家。等于向诸列强宣战,这不仅是清王朝的“破天荒”,也是中国历代王朝所不曾有的。执政40余年的慈禧太后之所以一改主和避战的态度,与外国势力决裂,乃是新仇旧恨一块儿算的结果。在戊戌变法中,慈禧有心废掉光绪帝,让李鸿章私下打听列强的意见,但列强均不支持。慈禧从此种下对列强的旧恨。 新仇则是跟一封假情报有关,此为端王载漪所“导演”。慈禧太后想废光绪帝,打算再立载漪之子为新皇帝,虽然没有执行下去,但也显然让载漪动了心思。载漪还带领着义和团包围了光绪的住所,要刺杀光绪帝。慈禧亲自出面,这事才算平息。这时候慈禧已经有解散义和团的想法了。 载漪为促慈禧太后宣战,私下命令连文仲伪造了一份要慈禧太后归政的“外交团照会”,让怡亲王溥静派江苏粮道罗嘉杰之子于午夜呈交荣禄,再进呈慈禧太后。慈禧看后勃然大怒,遂声泪俱下又激情澎湃地对众大臣作了战争动员令,当场宣布如再有人言和即刻斩首。 义和团在北京城领到了朝廷发的大米和军械,开始围攻各国使馆区。荣禄(当时慈禧亲信中,只有其一人坚持认为义和团不可用)害”I白局面难以收拾,暗中指示炮口故意不瞄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