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北美敌托邦文学的环境想象与叙事研究

北美敌托邦文学的环境想象与叙事研究

  • 字数: 22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谭言红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691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北美敌托邦文学的发展轨迹,力图多向度地展现北美敌托邦文学中的环境想象及书写策略,使读者对北美敌托邦文学的经典作品及其环境叙事有一定了解。书中探讨了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经典之作《使女的故事》《羚羊与秧鸡》《无水洪灾》所蕴含的生态思想,从青少年视角分析了《饥饿游戏》《丑人》等作品中的环境叙事,揭示了技术统治下自然、人性的美好价值。
目录
绪论
一北美敌托邦文学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北美敌托邦文学研究现状综述
三北美敌托邦文学研究框架
第一章界限模糊的天堂与地狱:乌托邦文学相关概念的辨析
第一节西方乌托邦文学简述
一科幻与乌托邦文学
二推测小说与乌托邦文学
三乌托邦文学的定义与分类
第二节西方反乌托邦文学-敌托邦文学简述
一反乌托邦文学与敌托邦文学之联系
二乌托邦文学与反乌托邦文学
三科幻与敌托邦文学
四末世小说、后末世小说与敌托邦文学
第三节敌托邦文学面面观
一敌托邦的各种分类
二敌托邦的叙事对象及文本立场
三敌托邦小说的形式特征
四敌托邦文学的功能
第四节乌托邦文类的发展轨迹
第二章敌托邦文学与生态思想的链接
第一节唯科学主题中自然的祛魅
一技术统治下对象化的自然
二被剥夺的自我身份与被僭越的自然
三褪色的想象力与被遗弃的自然
四诗性话语/极权话语与自然的契合或背离
第二节欲望与享乐主题中对自然的隔离
一欲望:自然与社会异化的根源
二娱乐时代无人倾听的自然
第三节浮出地表的自然之爱
一传统文明中承载的生态智慧
二自然对人类的拯救
三向自然敞开的家园意识
第三章“我”与“你”和我与“他”的伦理选择及美学内涵
第一节“我”与“它”:生物/电子技术暴政对自然的凌驾
一生物/电子技术时代第一自然/第二自然/第三自然的对立
二药品敌托邦中自然生命价值的丧失
三基因敌托邦对生态伦理的挑战
四机器敌托邦:人机关系中被抽空的自然
第二节“我”与“你”:诗意栖居的美学
一诗意栖居与环境想象中的伪生态景观
二诗意栖居与断裂的超空间
三诗意栖居的肯定美学与敌托邦城市环境的否定美学
第三节人性与神性中的自然精神
一自然与神性的缺席和异化
二自然的伤痕和彼岸的模糊
三质疑困境:异世界搁浅的方舟
第四章敌托邦语境下的环境叙事
第一节女性视角下的环境书写
一女性视角下被看的客体:对象化的身体与对象化的自然
二《无水洪灾》的叙事时间设计与生态主题
三女性敌托邦文本中的循环/整体时间观
四《使女的故事》中环境性象征符码的运用
第二节青少年视角下的环境书写
一绿色的陌生化:成长叙事中的叙事视角与身份解读
二青少年视角下的地方经验
三模拟自然中的生死历程:《饥饿游戏》叙事序列分析
四美与快乐/自然与自由的两极预设:《丑人》的叙事判断
第三节自然/人工意象与叙述话语
一自然意象与叙述话语
二故事空间中的自然意象
三故事空间中的非自然和模拟自然意象
第四节中国的敌托邦文学创作与批评
一北美敌托邦文学译介情况
二沉默的本土敌托邦文学
三血腥与优雅:韩松的《红色海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