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岩画、羽毛帽子和手机 100个物件里的观鸟史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英)戴维·卡拉汉
出版日期: 2020-10-01
商品条码: 978710018306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428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岩画、羽毛帽子和手机:一百件事物讲述的观鸟史》是一部按照时间线索通过介绍一系列具有“历史决定性的”观鸟物件来书写的观鸟史,本书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来讲述观察鸟类的故事。阅读本书会给人一种在参观一个博物馆的展览、倾听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的体验。本书不仅是一本“观鸟史”的著作,也可以看做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如此忙碌,却又靠前地渴求知识。如果想通过一本书快速了解观鸟活动在西方的社会史和技术史,并顺便管中窥豹式地熟悉一些世界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的有趣话题(哪怕作为谈资),这本书会是一部的诚意之作。全书通过介绍100有“历史决定性的”物件来书写观鸟史,从距今约45000年前的阿纳姆地岩画,到现今流行的苹果手机,每一个所折射的历史节点都在特定的方面对观鸟活动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鸟事”不止是鸟的事 100个与鸟相交集的物件,不如说是100个承载历史时刻的事件,观鸟的历史绝对不仅关于“鸟”,还包括了你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各种事件和东西。由于缺乏常识,“将《莎士比亚全集》中的每一种鸟都引进美洲”的计划带来了一场生态的灾难;奶瓶盖的和偷奶大盗蓝山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斗争”,直到玻璃奶瓶变成塑料盒才落下帷幕;。可以说,从史前到现今,生活、科学、技术,甚至是文学、艺术,都以自己的方式不断影响着人们寻找鸟类、描绘鸟类、欣赏鸟类的方式。还有本书是一本“关于观鸟的历史”,也是一本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一部包罗万象的“观鸟史”《岩画、羽毛帽子和手机》中有一些物件和鸟类及观鸟关系相当紧密。除了望远镜,还有很多条目是一些为饶有趣味的事物,让人不由的好奇它们又是如何与“观鸟”挂上关联的。从远古人类在洞穴岩壁上留下的巨型鸟类涂鸦,到古埃及人在圣书体文字留下的鸟类形象、文艺复兴的名家笔下金翅雀的特殊含义;从工业革命时期流行的羽毛帽子,人们选择将鸟类戴在头上,到今天演变为广泛通过信息、邮件、博客、社交软件等多种现代传媒方式分享的数码鸟类照片;岩画到手机,经历了无数次的迭代,这其中的每一次转变,都是由于文化、科技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权威的作者《岩画、羽毛帽子和手机》的作者,身为英国观鸟界最权威、热门爆的观鸟杂志(之一)的专栏作家,在书中完美展示了知识的海洋中快速检索的能力,面对庞杂的信息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以及随之而来的将知识成体系地组织起来,并颇有见地地、轻松有效地传达出去的能力。•敬业的翻译本书的译者是两位资深观鸟者,同时他们也投身于翻译研究专业。在双重专业背景之下,本书的翻译文字几乎可以称得上“没有任何翻译痕迹般流畅”。另外由于本书内容涉猎实在过于广泛,难免有一些相对生僻的概念和知识,译者们在相关专业的研究者或资深爱好者吼,准确而专业地加上了大量他们认为有必要的注释,这些注释可以优选上帮助读者避免“一边看书一遍上网查序生僻词汇”的窘况。书后还附有译者所查证的“书中提到的鸟”与“书中提到的人物”两部分附录,对于正文内容进行补充说明。•轻松的短篇阅读《岩画、羽毛帽子和手机》的副标题为“100件事物讲述的观鸟史”,这100件事物它像是一本“观鸟词典”。读者可以像使用一本词典,或一本百科全书那样去阅读此书——可以随时、随地、随手翻开随便一页,阅读一个小节、一个词条,了解一个小物件、一件史实,而不必感受到从头到尾阅读的压力。•交叉的知识网络《岩画、羽毛帽子和手机》中包含诸多的交叉索引。当阅读某一节时,该节的一些注释会把你的兴趣引导到之前或之后的某个小节,使得全书不仅是一条时间线索贯穿前后,还形成了一张相互交织的知识网络。译者在翻译时正佳的一些译注进一步加强了原作这一特点和功能,其目的也是希望读者可以更自由地、更轻松地进入历史之中,同时不至迷失方向。
内容简介
本书着眼于一系列具有“历史决定性的”观鸟物件来书写观鸟史。作者在书中选择了100个物件,涵盖了各个领域,从距今约45 000年前的阿纳姆地岩画,到现今流行的苹果手机,每一个物品折射的历史节点,都在特定的方面对观鸟活动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阅读这本书时,如同在参观一个博物馆的展览,在倾听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本书不仅是一本“观鸟史”的著作,也可以看作是一部缩略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作者简介
戴维·卡拉汉对鸟类情有独钟,他观鸟的足迹遍布世界,并在伦敦自然博物馆接受了分类学家培训。他担任《观鸟》杂志的特约撰稿人已有六年,并为其他期刊撰写文章。
目录
译者序
英文版序
引言
1 澳大利亚阿纳姆地岩画 距今约45000年前
2 美杜姆《群雁图》 距今约4600年前
3 莎草纸上的鸟类绘画 距今约3300年前
4 留西波斯的亚里士多德胸像 约公元前330年
5 古腾堡印刷机 1440年
6 拉斐尔的《金翅雀圣母》 1505年
7 中世纪的陶罐巢箱 约1600—1699年
8 世界上最早的科学论文 1665年
9 约翰·雷和弗朗西斯·维路格比的《鸟类志》 1676年
10 伦敦霍尼曼博物馆的渡渡鸟标本 1700年前后
11 卡罗卢斯·林奈乌斯的《自然系统》第十版 1758年
12 吉尔伯特·怀特的《塞尔伯恩博物志》 1789年
13 十八世纪的木刻刀 1797年
14 伦敦自然博物馆的蜂鸟珍宝柜 19世纪
15 乔治·蒙塔古的《鸟类学词典》 1802年
16 托马斯·福斯特的《家燕迁徙观察》 1808年
17 暗箱摄影 1826年
18 猪鬃画刷 1827年
19 伦敦动物园的渡鸦笼 1829年
20 皇家海军小猎犬号 1831年
21 野生动物花园 1835年前后
22 约翰·古尔德绘制的达尔文雀和嘲鸫 1838年
23 警用记事本 1840年
24 鸟食台 1850年前后
25 英国鸟类学会会刊《Ibis》创刊号 1858年
26 始祖鸟标本 1861年
27 华莱士的全球生物地理区划图 1876年
28 麦克风 1877年
29 梅纳茨哈根的林斑小鸮标本 1880年
30 感光底片 1885年
31 白鹭羽饰帽 1886年
32 温彻斯特霰弹枪 1887年
33 抛物面反射盘 1888年
34 蜡筒 1889年
35 RSPB会员卡 1889年
36 环志用鸟类金属脚环 1890年
37 《莎士比亚全集》 1890年
38 望远型长焦镜头 1891年
39 保罗式望远镜 1894年
40 鸟蛋收藏 1895年
41 电话答录机 1898年
42 布朗尼相机 1900年
43 《英国鸟类》杂志 1907年
44 夏候鸟繁殖地图 1909年
45 民航与机票 1911年
46 公用电话亭 1920年
47 奶瓶盖 1921年
48 燕窝与国际鸟盟 1922年
49 交通路标与公路系统 1923年
50 电视机 1925年
51 关于欧内斯特·霍尔特鸟类探险之旅的剪报 1928年
52 彼得森的《野外观鸟指南》 1934年
53 徕卡单反相机 1935年
54 柯达克罗姆35毫米彩色胶卷 1936年
55 摩托罗拉步话机 1936年
56 威瑟比的《英国鸟类手册》 1938—1941年
57 亚瑟·兰塞姆的《向“北极”进发》 1947年
58 魁星单筒望远镜 1954年
59 质谱仪 1958年
60 声谱图 1958年
61 “咻”牌野鸟鸟食 1958年左右
62 老虎顶丛林小屋 1964年
63 “旅行大师”便携式录音机 1965年
64 超8胶片 1965年
65 青少年鸟类学家俱乐部徽章 1965年
66 约翰·古德斯的《观鸟何处去》 1967年
67 戈尔特斯面料 1969年
68 南希咖啡馆 1970年代
69 手机 1973年
70 “攀索”牌户外头灯 1973年
71 无线电追踪器 1973年
72 H.G.亚历山大的《观鸟70年》 1974年
73 阿索罗登山鞋 1975年
74 英国和爱尔兰繁殖鸟类地图集 1976年
75 《大个子杰克呼叫水鸟》 1980年
76 高密度光盘 1981年
77 IBM个人电脑 1981年
78 索尼便携式手持摄影机Handycam 1985年
79 柯达Electro-Optic数码单反相机 1987年
80 铂金埃尔默PCR仪 1987年
81 首届英国观鸟节的海报 1989年
82 微软幻灯片软件PowerPoint(PPT) 1990年
83 世界上第一个网站 1991年
84 寻呼机和“罕见鸟种速报” 1991年
85 英国《观鸟》杂志 1992年
86 捷信登山者系列碳纤维三脚架 1994年
87 MP3音频文件 1994年
88 “公开日记”博客平台 1994年
89 在线观鸟记录平台“eBird” 2002年
90 尼康Coolpix 4500数码相机 2002年
91 《鸟类迁徙地图集》 2002年
92 《西古北界的鸟类》交互式电子版DVD 2004年
93 兴和科娃数码摄影单筒望远镜Prominar ED TD-1 2004年
94 “死磕派”单筒望远镜脚架背包 2005年
95 RSPB雷纳姆保护区游客接待中心 2006年
96 苹果智能手机(iPhone) 2007年
97 “生态邦”观鸟隐蔽棚 2012年
98 施华洛世奇ATX系列模块式单筒望远镜 2012年
99 理查德·克劳福德的《站在一磅店塑料制品堆上的金翅雀》 2012年
100 水晶球 未来
书中提到的鸟
书中提到的人物
书籍、期刊、节目名称等对照
索引
图片来源
参考文献
摘要
大约在一万年前,随着冰河时期冰川的消融和退却,旧石器时代宣告终结。而人类描摹鸟类形象的历史最早就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甚至更为古老)的洞穴绘画和岩画。现今已知的最古老的岩画位于澳大利亚北领地。的阿纳姆地西南地区,上面用红色赭石为颜料画有两只类似鸸鹋的平胸总目鸟类。部分研究者认为,此处的岩画距今已有45 000年左右的历史了。 这幅远古时期的涂鸦与鸟类学家所描述的远古鸟类牛顿巨鸟(Genyornis newtoni)极为相似。牛顿巨鸟是澳洲原生的一种体形硕大、双腿短小、喙短而粗硬的肉食性古代鸟类,在现生鸟类中与鸸鹋的样貌最为相似。研究表明,牛顿巨鸟的灭绝时间与该地区首次出现人类活动的时间相吻合——牛顿巨鸟的灭绝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例由人类活动导致的物种灭绝事件。 还有一部分研究者则认为这幅岩画的历史并没有那么悠久。因为在同一地区还发现了另一处史前遗迹,并且是世界上经碳测年法测定的最古老的洞穴壁画遗迹。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的结果显示,该洞穴壁画创作于距今约28 000年前。如果这个结论是正确的,那么牛顿巨鸟(或者某种样貌相似的鸟类)的灭绝时间则比化石证据显示的要晚很多;并且,其灭绝的主要原因也就很可能与人为因素无关了——更合理的推测将是冰期的气候变化给这种鸟类带来了灭顶之灾。 不过,还有一种合理的解释:这幅岩画是当时的原住民周恩族根据他们族群的文化(神话或者传说)中对于这种鸟类形象的描述所创作的。也就是说,对于这幅岩画的绘制者而言,这也许是一种符号性的、虚构的神话形象,但这一形象同时也很可能是一段来自远古的真实记忆,只不过是以神话的形式存留于澳洲原住民关于“梦幻时期”的信仰文化之中罢了。可以说,“真实”和“想象”在这里并不矛盾。如果我们可以确定岩画上所绘制的就是牛顿巨鸟,那么这就是有明确记录的人类首次对一种可辨识的特定物种的描绘。这就意味着在智人(Homo sapiens)这个物种的演化目前,在人类文化的发展目前,鸟类自始至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鸟类不仅是在具体的、实用的层面上,更是在精神的层面上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的关联。 除了阿纳姆地岩画之外,还有更多远古时期描绘鸟类形象的艺术作品分布在世界各地: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霍赫勒·菲尔斯岩洞中发现了一枚猛犸象牙,上面雕刻有一种无法辨识定种的水鸟,距今约有31 000年到33 000年的历史;在法国比利牛斯一大西洋省的奥克索洞穴中,发现了绘有小嘴乌鸦头像的壁画,距今约有14 000年的历史;在南太平洋的拉帕努伊岛(也就是复活节岛),发现了可明确辨识的绘于约3000年前的乌燕鸥(Onychoprion fuscatus)。事实上,随着人类的祖先逐渐从非洲开始向全球各地扩散,岩画和壁画这种艺术形式也随之一道扩散开来。这其中,描摹鸟类形象的绘画亦是如此。非洲的岩画最早出现于约25 000年前,印度和亚洲其他国家最早的岩画和壁画则出现于12 000年前。甚至在阿根廷的平图拉斯河流域的“手洞”中,也发现的用简单线条画成的鸟类形象,距今也有9000年的历史了。 一方面,远古时期的绘画不断被发现;另一方面,考古学家也一直在试图探寻这些画作所表达的含义和我们祖先创作它们的初衷,并提出了种种猜想。这些画是否有一些心理层面的、文化层面的功用呢?又或是仅仅出于某种实用的目的而被画下的?我们只知道有一些动物形象明显经过了一定的艺术加工,或许具有一定的抽象含义,除此之外也许也与特定的原始宗教信仰有关,有一定的宗教用途。 亨利·步日耶认为,这些岩画是一种“狩猎魔法”的组成部分,即原始民族的猎人们认为这样的绘画可以帮助他们增加猎物的数量,或者为他们抵挡厄运。步日耶的这一假说如今被人们广泛地接受。还有一些研究者在考察了现今尚存的狩猎采集部落后发现,部落中的萨满巫师们会通过仪式进入一种神志恍惚的状态,其后他们则会把在这一状态中所见的野生动物形象绘制下来,并以此来增加他们的“法力”,或者以此来传达“神的旨意”。在不同的文化中,洞穴画以及岩画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仅仅是一些线条和手印,另一些则具有丰富的色彩和更为复杂的形态。另外,对于洞穴中手印的研究也表明,这些原始艺术的创作者中既有男人也有女人。 P5-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