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给孩子的时间管理课

给孩子的时间管理课

  • 字数: 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 作者: 熊辉
  • 出版日期: 2020-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271885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一门科学思维与心理学相结合的时间管理课临界点转换+SCNW时间管理模型高效能时间管理表+21天时间管理训练营为孩子构建高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近年来通过对小学生大量实例的观察和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儿童时间管理的心理模型,提出了时间管理中的“临界点转换”理论,以及时间管理的SCNW模型和工具,并通过分析案例,将这些理论和工具一一运用于家庭日常教育场景中,为普通家长带来非常具有操作性的指导方案。同时,书中附有的儿童时间管理训练表及21天时间管理训练营,让孩子通过可操性强的时间管理训练,真正实现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
作者简介
熊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数学专业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访问学者,澳门城市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2008年度(遴选)骨干青年教师;国际表达性艺术分析学会副会长。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以独立作者身份出版学术专著4部、教材2部。他是7岁萌宝小熊姑娘的爸爸,因为养育孩子,他从数学教学研究工作跨界转向心理学教学研究工作。他潜心研究儿童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在自己时间管理的成功经验中,融入了科学思维和心理学理论,打造了一门实用有效、体系化的儿童时间管理课,被数万家庭所推崇和积极实践。同时他也从事儿童心理咨询的临床工作,业余时间打理公众号“熊博士快乐育儿”与“临观山水”,分享育儿经,普及心理学知识,其中原创内容超过200万字,深受家长喜爱。
目录
一 战胜磨蹭和拖延,做时间管理小达人
与时间做朋友02
不吼不叫,让孩子更有效地管理时间11
时间管理第一妙招:临界点转换19
时间管理第二妙招:时间管理模型21
时间管理第三妙招:时间管理工具24
总结33
二 做好活动临界点转换,提升时间管理能力
临界点转换,教你做事有条理36
用好这三招,做好临界点转换38
不同年龄段孩子转换临界点需要的支持43
总结46
三 用对的方法做对的事,时间管理达人都在用的"SCNW"工具
"S"教你做好日程规划50
"C"教你做事集中注意力60
"N"教你学会清晰地叙述66
"W"教你塑造坚强的意志力79
不同年龄段孩子"SCNW"模型应用建议88
总结92
……
摘要
     与时间做朋友 提起时间管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画一张简单的“时间任务表”,什么时间点要做什么,然后严格地去执行就可以了。真的是这样吗?或者说,科学的时间管理应该包括哪些核心内容呢?每一项内容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用时间管理实现短期成功和长期成长 时间管理是指通过事先规划,并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以及有效运用,从而实现个人或组织的既定目标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时间管理的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 第一代时间管理理论着重提醒功能,通常是利用便条与备忘录,比如,用一张便签条张贴在黑板或白板上作为提示;或者设个闹钟,到了某个时间点做某件事,在忙碌中调配时间与精力。但我们每天要做的事情可能并不单单是这么几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于是时间管理的内容需要被改进。 第二代时间管理理论强调的是时间段的利用,于是产生了日程表,这反映出在做时间管理时已意识到规划未来的重要性。学校的课程表就是典型代表之一,但课程表有一个弊端,它主要考虑的是老师的上课时间,而没有考虑到学生对应的需求。 第三代时间管理理论强调的是效率优选化,讲求优先顺序的安排。这是目前流行的时间管理方法,很多企业都要求员工使用这种方法。既然要考虑到优先顺序,那就得依据事情的轻重缓急设定排序表,并设定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再逐日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加以分配,争取优选的效率。这种做法可以使得人尽其力、物尽其用。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有识之士渐渐发现,如果过分强调效率,把时间绷得死死的,反而会产生负面效果。你会看到,很多家长一回到家就累得不想说话,跟配偶和孩子都没有时间去沟通,孩子一过来“打扰”,就很烦、很焦虑、很生气。至于孩子,特别是中学生,他们的学习强度很大,回到家里可能也不想说什么,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慢慢地可能会产生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也就是说,第三代时间管理理论虽然强调了组织或个人的成功,却没有顾及组织或个人内心的成长。 于是,有一部分人开始放弃第三代那种过于死板、拘束的时间管理观念,干脆回复到前两代的做法,以维护生活的品质。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则将第三代的理念进行改造,将个人的成长、生活品质的改善、心理健康等元素和效率优选化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性的考量,这就出现了第四代时间管理理论。 第四代时间管理理论强调的是实现工作的成功与个人的成长齐头并进。第四代理论与以往优选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再突出强调“时间管理”,转而强调“组织管理”或“个人管理”。对于企业而言,与其着重于时间与事务的安排,不如把重心放在维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上;对于个人而言,与其每天忙忙碌碌于例行公事,不如再发展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以便调剂生活。 本书所提出的儿童时间管理模型,实际上就是在第四代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和完善。我们希望,孩子在训练的过程中,不但要知道每一个阶段每一天自己该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先做什么和后做什么,还需要知道做这件事情对你个人成长有什么帮助。简而言之,儿童时间管理的目标是长期成长,兼顾短期成功。 我本人就一直在这样一种时间管理理念中不断成长,从小学数学考不及格,到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的博士学位。一直到今天,我还在用这些方法来管理我的时间、我的企业和员工,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孩子。 从小养成时间管理的好习惯 对儿童或学生的时间管理问题进行系统性思考,其实从我教书的时候就开始了。因为我本来是数学专业的,本科阶段学的是计算数学,硕士研究生阶段学的是应用数学,博士研究生阶段学的是基础数学,从本科到博士,必修的、选修的和自修的数学课加起来大约有25门。这种靠前抽象的高级数学,对老师的讲课风格或水平都是很大的挑战,其中至少有2,3的课程主要靠自己学习。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