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奋斗与梦想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叙事(1978-2020)(全2册)
字数: 725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作者: 谢卫群
出版日期: 2020-10-01
商品条码: 9787543231573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856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18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这本书跨度42年,是一本以记者的视角采写的年代叙事。这本书跨度42年,是一本以记者的视角采写的年代叙事。1991年,在视察上海时说:“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遵循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殷殷嘱托,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之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2020年——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节点之年。本书则是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和厚重记录。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凭借着百年金融的底蕴,执着以求,筑梦金融中心的重新崛起,并为国家战略所确定的目标而不懈奋斗: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本书作者以记者的视角,通过对大量参与、推动、见证上海金融业重大变革和发展的人物进行采访,挖掘了众多不曾为人所知的幕后故事,全景式梳理了40余年间以上海为重镇,中国资本市场等金融要素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蜕变历程。
在书中,无数潜入历史的改革者们跃然而出,正是他们壮士断腕的勇气和运筹帷幄的韬略,才使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站在了今天的历史方位上。与此同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的每一次自我突破,无不彰显着“基层智慧+顶层决策”的中国特色。
作者简介
谢卫群,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新闻采访二部主任,高级记者。上世纪90年代进入人民日报社,先后在华东分社、上海分社从事科教、政治、经济、金融等领域的报道。多篇作品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并获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等奖项。2014年入选中宣部千人计划,在上海财经大学任兼职教授。曾出版有关微软文化与管理的著作《超越平凡》。
目录
第一章梦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崛起(序幕)
陆家嘴?陆家嘴!
外滩?外滩!
“金三角”?“金三角”!
浦江两岸
第一篇穿云破雾
第二章经济兴,金融兴(1978-1986)
单一国家银行体系的变革
四大银行建立
“爱建”,民族资本的传奇和传承
股票的诞生,“一个美丽的误会”
股票交易的萌芽
股票柜台交易的由来
纽交所主席到上海过户股票
第三章市场化起步(1986-1989)
振兴上海,金融改革试验启动
交通银行重生
证券公司出现
城市信用合作社兴起
外汇调剂市场诞生
融资市场建立
金融座谈会与外资银行引入
第二篇积极探索
第四章资本市场从无到有(1989-1992)
“三人小组”筹建证券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放北京还是放上海
提前成立上海证券交易所
手势交易还是电脑交易
新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鸣锣
股票价格放开还是不放开
无纸交易诞生
证券引资,B股推出
第五章资本市场的成长与整顿(1990-2000)
法人股、认购证
期货市场兴起
“327”事件
国债期货市场坍塌
深沪之争,引发市场竞赛
《人民日报》社论与股市
上海期货交易所诞生
第六章金融要素集聚(1990-2000)
陆家嘴为何成了金融贸易区
外资保险公司引入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建立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诞生
国际金融公司入股城市商业银行
浦发,沪市银行第一股破茧而出
第三篇不断突破
第七章市场化提速(2001-2007)
市场化治理,上海期交所走出低谷
打破计划管控,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
重组、引资、上市,交行再当改革探路者
“股权分置”破冰,资本市场“姓资”“姓社”包袱放下
金融衍生品启航,中金所成立
兑现入世承诺,外资银行法人化
第八章战略大布局(2008-2012)
里程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写入国务院文件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首单落沪,人民币国际化起步
“请很好金融家到外滩喝咖啡”,外滩回归金融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上海清算所成立
股指期货推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迈出大步
股权托管中心开业,多层次资本市场起锚
第四篇阔步向前
第九章扩大开放(2013-2017)
自贸区,一场金融便利化的试验
新开发银行,少有国际金融机构落沪
黄金国际板开启,中国黄金交易国际化启程
沪港通,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又一里程碑
中欧交易所,试水离岸人民币交易平台
CCP12落户上海,外滩标准出炉
第十章改革加速(2013-2017)
时隔18年,国债期货重启
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成立,中国版原油期货蓄势待发
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蓝图绘出,保交所成立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上线运行
“上海金”问世,从西金东移瞄向西价东移
票交所,应防范风险而生
中国信登,为信托业担当“守护者”
交通银行发力第四次改革
第十一章集聚、服务、创新(2013-2017)
世界有名企业纷纷进驻,机构集聚加速
中国平安布局上海,本土金融机构崛起
首批民营银行获批,华瑞银行登场
“大树”“小草”都有,金融中心生态日益丰满
银联打造资金进出枢纽,支付产业点亮上海
金融混改推向深入,爱建集团回归民营
试水海外合资,金融要素市场扩容
第十二章挑战与机遇( 2013-2017)
以有效金融监管熨平经济波动
新金融兴起,边发展边整顿
“乌龙指”事件,跨市场监管的考验
“股灾”及“熔断”之痛
大市场如何保护小投资者
化解金融纠纷的“上海模式”
第五篇三年冲刺
第十三章改革开放再出发(2018)
历经17年,原油期货成功上市
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32条新举措出台
中国投资者网上线,投资者保护进入新阶段
交行110年,中国银行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入摩”“入富”,A股国际化加速
自贸区五周年,FT账户助推资本项目可兑换
中欧所发行D股,海尔“首吃螃蟹”
2年期国债期货上市,国债期货产品体系建成
无人银行出现,金融科技改变金融业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步步出新
金融法院、金融监管局挂牌,监管载体强化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渐入佳境,再获“三大礼包”新机遇
第十四章战略推进(2019)
证监会发布实施意见,科创板启动
科创板企业申请开闸
科创板科技成色如何看
上市委员会第一次审核会议召开
令人意外而惊喜的“开板”
第一股该定多少价
鸣锣上市,科创板翻开中国资本市场新篇章
科创板带动资本市场转型,股票纳入MSCI指数
第十五章突破在即(2019)
国际金融中心三年规划出炉,“6+1”中心确定
沪伦通、中日ETF互通,资本市场国际化加速
临港新片区揭幕,金融自由化再发力
三大期权产品同时上市,资本市场迎来稳定器
证大系爆雷与金融风险防范整顿
第十六章目标可期(2020)
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确立
“金融30条”出台
少有新设外资控股证券公司落沪
长三角示范区少有银行总部诞生
科创板上市企业突破100家
加速金融风险压力测试,临港新片区再出新政
疫情之下,中国太保伦敦上市
科创板,长三角力量正在形成
蚂蚁集团申请登陆,科创板迎少有万亿级企业
民生证券迁址浦东,探索“反向混改”
上海达成目标:“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
展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大有空间
外滩大会开幕,金融科技中心扬帆起航
后记·致谢
摘要
2019年11月4日晚,上海有名打卡地——外滩。 浦江两岸,大厦林立,一幢幢楼宇流光溢彩,与缓缓流淌的黄浦江交相辉映。 和平饭店内,高朋满座,迎来高光时刻。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在这里举行宴会,欢迎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各国贵宾:法国总统马克龙夫妇、牙买加总理霍尔尼斯夫妇、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夫妇、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等。作为东道主,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长应勇在场陪同。 选择和平饭店作为“会客厅”,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和平饭店所在的外滩,曾经是远东金融中心的中心区域。如今,她逾百年而风采依然。从和平饭店向东望,一江之隔的陆家嘴近在咫尺,一栋栋高楼你争我赶直冲云霄。短短30年间便拔地而起的陆家嘴金融中心,与百年外滩面对面,似穿越时光在对唱。 宴会上,习近平主席致欢迎辞。他的讲话不长,却金句频现。他说:“从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短短一句话,就讲清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谈到上海,习近平主席也是如数家珍:“近代以来,上海就有‘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美誉,引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近几十年来更成长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让宾主对外滩、对陆家嘴有了更多的回味。 叙说上海金融,外滩是一座桥梁,它连接着过去、现在,以至未来。百年前,中国金融看外滩,如今,又多了个陆家嘴。 站在今天的外滩,人们眺望陆家嘴,感受浦东高度、浦东速度、浦东奇迹,从中体会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变。 2018年7月8日,上海外滩地区江西路200号。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一百周年档案展在此开幕。历经百年,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又回到了它发轫的地方。 一百多年前的1915年7月,由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与有“南三行”之称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等五家民营银行高管主导,在上海形成了商业银行午餐会,大家在此交流信息,成为银行公会形成的早期萌芽。 1918年7月8日,上海银行公会在香港路59号成立,10月19日正式开幕。此后,它见证了远东金融中心的兴起、壮大与转折。 上海银行公会百年档案展的策展人很是用心,在首日封上盖了两个邮戳,一个是外滩,一个是陆家嘴。从外滩到陆家嘴,这一小小的举动,彰显了上海人的一个梦:再造有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 改革开放40余年,上海的梦想逐步清晰起来,从“三个中心”——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到“四个中心”——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再到“五个中心”——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中心,一步步更加丰满。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中心很具传承性,这就是金融中心。 百年前,上海就是远东金融中心,它影响了上海几代人。金融底蕴与特质,已成为上海人的印迹和符号。 上海能不能再现曾经的金融中心地位?中国的领导者、上海人都一直憋着一股劲。说:“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① 的确,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上海凭借着百年金融的底蕴,执着以求,为金融的兴起、发展不懈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梦想日益清晰,战略目标定为:到202()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说起纽约国际金融中心,人们会想到华尔街;说起伦敦国际金融中心,人们会想到伦敦金融城;那么,在2020年这个战略目标年,谈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人们又会想到哪里呢? 好吧,一起浏览一下现在的上海金融业的承载区。 首先,人们一定会想到陆家嘴。 2017年5月25日,总部设于美国费城的全球优选公募基金Vanguard正式人驻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并宣布正式建立中国区总部,取中文名“先锋领航”。这是陆家嘴迎来的优选的国际性金融机构。 Vanguard似乎不太为中国人熟悉。可是,在美国几乎人尽皆知。因为,其拥有全球投资者2 000多万人,管理的全球资金规模达4.4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2017年5月时,中国共有基金公司106家,4.4万亿美元约等于中国106家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的总和再乘以3。这不是巨大,而是巨无霸! 有意思的是,在2011年之前,这家基金公司的美国高层还从来没有来过中国,对中国特别是内地知之甚少。 从对中国知之甚少,到几年内在中国开设总部,Vanguard这一转变,来得有些神速。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