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趋势(洞察未来经济的30个关键词)(精)/徐瑾经济人系列

趋势(洞察未来经济的30个关键词)(精)/徐瑾经济人系列

  • 字数: 154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作者: 徐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071623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徐瑾的新书《趋势:洞察未来经济的30个关键词》, 30个关键词既是经济基础知识,也是读懂中国现实问题的钥匙,后疫情时代,国家与个人的命运联系更加紧密,读懂财经大势,才能把握个人命运。本书在分析中国经济的基础上,提炼经济学知识,帮助读者构建经济通识体系,既是学习经济知识的科普读物,又可以洞察中国经济的未来趋势。本书同系列课程“经济学大师30讲”在得到平台上线,定价99元,销售1.7万余次。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徐瑾一以贯之地展现了她的价值观,那就是:任何一个人或国家的命运,都与整个世界的变化、发展紧密相连,但受制于认知的局限,所谓“规律”很难被当局者自身识破,毕竟处于当下的人们,总要面对信息庞杂、利令智昏的窘境。往往是在一阵潮水退去之后,我们才能判断下一个潮流的方向。所以,越是理性的人,越有能力摆脱现实情绪的左右,以历史的格局持续地对制度进行研究,既不忽悠人,也绝不被人所忽悠。
作者简介
徐瑾,青年学者,资深财经观察家,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公众号“徐瑾经济人”与得到“徐瑾经济学大师30讲”主理人。曾被权威机构评价为“中国很受欢迎的青年经济学者”。近年出版《白银帝国》《印钞者》《中国经济怎么了》等,多次入围“最受金融人喜爱的财经书籍”。著作多次输出海外,如《白银帝国》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全球英文版。 经济人读书会创始人、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上海公共政策研究会理事。所授课程多次入围全国知识付费榜单,位列经济类前茅,备受好评。
目录
序言 通过经济,理解个人和国家命运
第一章 制度变革:中国经济过去与现在
 经济史:大师钱穆透视经济
 盐铁论:两千年前的国进民退
 李约瑟之谜:中国近代为什么落后
 三大红利:中国奇迹的真相
 1978:科斯边缘革命的胜利
第二章 宏观大势:把握中国经济的脉络
“四万亿”:超级凯恩斯主义的现实版
L形:“权威人士”定调下半场
新周期:想象的复苏
人口红利:从计划生育到刘易斯拐点
中美贸易纠纷:四十年未有之变局
中国第一:从购买力平价到修昔底德陷阱
新常态:走出GDP迷思
第三章 金融市场:维持刀锋上的平衡
钱荒:市场的“九级地震”
股灾:国家牛市的终结
去杠杆:难在哪里
债务危机:韩国模式还是日本模式
印钞:能否救经济
金融改革:从日本看中国经济历史“三峡”
第四章 财富资产:如何守护财务安全
人民币:保量与保价的双重博弈
房地产:折叠的阶层
房产税:中国经济的灰犀牛
学区房:阶层门票之外的本质
互联网金融乱象:理财钓愚潜规则
养老:谁为你买单,你为谁买单
第五章 趋势对策:中国未来如何走
风险:沉默通缩还是喧嚣通胀
中等收入陷阱:宁高宁的乐观与的悲观
法治:依法治国的经济视角
创业:首富马云启示录
人工智能:谁来保住你的工作
趋势:三大变局,相信未来
结语 后疫情时代的政经大趋势

摘要
     人民币:保量与保价的双重博弈 之前的几章,历史、制度、宏观、金融,是要给大家一个视野,一个框架,而在这一章,我谈得会更具体,和你的生活关系更大。先从人民币开始说起。 这几年,人民币改变了此前升值的态势,连续走低,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创下最近十年低位。人民币为什么走低?除了美元短期走高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外,放在长时段里来思考,这一答案的线索会更为清晰。 这首先是对过去单边升值的市场修正。2010年年末以来,人民币一路走高,直到2014年年中升值至1美元兑换6元人民币的优选点,之后开始出现贬值趋势。拥有标志性的事件是2019年8月5日,人民币汇率破7。汇率变化,对中国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这背后,无论是“买买买”还是各类企业出海的经济图景,都对应着中国居民的购买力。 所以首,当前人民币走低,首先是过去涨多了,这是最直观的理解。 其次,更长远一点思考,不仅应看到人民币的贬值,也应该梳理清楚汇率制度的变化。中国过去巨大的贸易顺差,在给中国带来不少国际压力之际,也使得人民币汇率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系,取得了一些进展;随后,随着人民币的贬值趋势开启,2015年“811汇改”,紧接着人民币加入SDR(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机制基本形成,即“收盘汇率 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制度初步成型。 比如,一种流行的说法,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内嵌了人民币贬值预期,使得贬值不可避免。事实上,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只是一种制度设计,其优点是使得人民币汇率更为透明。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并不是贬值的根源,只是贬值的表象。恰恰是中间价机制的推出,使得人民币在岸市场受到了比以前更多的关注。 还有一种说法也很流行。很多人认为,人民币贬值压力来自外部,如贸易战等问题,其实人民币的未来走势,决定因素还是在内部。 从这个角度理解,对于人民币而言,最核心的决定因素,其实是中国的资产回报情况。只要中国资产回报率高,人民币资产就会维持吸引力,人民币汇率自然也会稳定下来。不过,这需要以中国推进结构化改革为前提。 人民币在纠结,症结在于中国经济的自身问题。与汇率贬值互为镜像的因素,则是外汇储备的流失。根据官方数据,以前的四万亿美元,现在共有三万亿出头。 人民币走低之下,最为难的是央行。为什么?在保持汇率稳定与外储数量之间存在“价”与“量”的取舍,央行的货币政策的腾挪空间随之降低。人民币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汇率与外储的矛盾,人民币汇率趋势,对于未来经济政策也持续构成制约,房价泡沫、过剩产能甚至债务问题等原本相对独立的问题,也在汇率问题中聚焦,日益联系紧密。进而言之,人民币的问题实际上与经济症结互为表征,汇率走低并不可怕,但是底线在于必须防范因为资本外流而引发的金融震荡。 P129-13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