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支持创新追赶的财税政策

支持创新追赶的财税政策

  • 字数: 2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 作者: 周代数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2200716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3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回顾了中国技术体系奠基期、创新认识深化期、创新追赶爬坡期三阶段科技创新萌芽、起步、追赶的历程,分析了中国创新追赶及其财税支持的现状和问题。基于理论分析和日本、韩国等国的追赶历史案例,将后发国家的创新追赶过程划分为技术引进、复制性模仿、创造性模仿、自主性原始创新四个阶段,提炼了后发国家创新追赶的IRCO模型,并构建了财税支持创新追赶的一般性理论框架,从作用对象、程度、方式、效果等各方面对各种财税政策工具的效果和优劣势进行了比较,结合高铁、电信设备、芯片等行业案例进行了分析。考虑到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对各省的创新基础条件及财税投入的创新产出绩效进行了评价,基于这两个维度提出了“分层追赶”的建议,将中国省域层面划分为“创新追赶引领区”“创新追赶潜力区”“创新追赶起步区”。最后,借鉴美国、日本等典型创新型国家的经验,提出了支持创新追赶的财税政策建议。应当指出,当前情境下中国财政的收入和支出端面临着“减税降费”和“赤字率”的约束,因此,财税政策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不应该在科技创新中扮演“最后埋单者”的角色,在支持阶段上应该适当后移,待“分散试错”过程被市场验证并取得初步成功后再加大支持力度;在产业方向上,重点投向引致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前沿技术领域。应以创新环境的营造为主,以“看不见的手”为主导,让“看得见的手”始终处于适宜的治理边界。
目录
绪论创新追赶与财税政策的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1
第一节本书讨论的主要问题1
第二节本书主要概念的界定4
第三节与本书相关的几组基础理论11
第一章中国创新追赶的历史进程23
第一节中国创新追赶历程的简要回顾23
第二节中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差距30
第二章财税支持创新:理论框架与中国实践37
第一节科技创新为什么需要政府介入37
第二节财税支持创新应进行怎样的制度安排48
第三节中国财政支持创新的现状和不足64
第三章创新追赶的战略选择及其财税支持机制85
第一节开放条件下后发国家创新追赶的一般规律85
第二节后发追赶的中国本土实践93
第三节后发国家创新追赶的战略对比及财政支持作用102
第四节产业视角下的案例分析:三种创新追赶战略105
第五节区域视角下的创新评价:分层追赶战略的提出119
第四章典型创新型国家的财税经验借鉴146
第一节案例选择依据146
第二节先发国家保持创新竞争力的财税经验总结147
第三节后发国家实现创新赶超的财税经验借鉴158
第四节各国经验的总结及对中国的适用性分析163
第五章财税支持创新追赶的政策建议168
第一节财税支持创新应妥善处理四大关系168
第二节完善财税支持创新追赶的顶层设计173
第三节完善从模仿到原创阶段的财税政策工具体系177
第四节财税政策与其他创新政策的协调配合建议185
参考文献18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