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激情燃烧的群山 工业卷

激情燃烧的群山 工业卷

  • 字数: 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阳光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8-01
  • 商品条码: 978755255441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激情燃烧的群山:工业卷》由石嘴山市委宣传部编
目录
岁月的记忆
跨越时空的记忆
宁夏工业的摇篮
——讲述石嘴山矿务局的故事
百里矿区话沧桑
倾听开拓者的铿锵足音
贺兰山下高扬的一面旗帜
——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创业故事
青山依旧在
——宁夏天地西北煤机限公司涅槃重生的故事
腾飞的骏马
掩隐在贺兰山里的西轴厂
黄河岸边崛起的石嘴山电厂
回望宁夏第一个钢铁厂
一个工厂和一座城市的渊源
……
摘要
     跨越时空的记忆 2020年4月24日,晴空万里,阳光洒金。原石嘴山矿务局一矿旧址(现国家能源宁夏煤业金能分公司),来了一位腰板笔直、精神矍铄的老人。1958年10月16日,他在石嘴山一号斜井曾有一次偶遇习仲勋的重要采访。 60多年前,作为从北京《民族画报》社支援即将复刊的《宁夏日报》的首位摄影记者,他念念不忘那次邂逅。故地重访,他要找寻跨越了60多年的记忆…… 这位老人就是1958年4月来宁夏,今年已84岁高龄的朱康洛先生。 在石嘴山一号斜井遗址前,朱康洛深情地回忆。 1958年10月16日,作为《宁夏日报》的摄影记者,我到刚刚建成不久的石嘴山一号斜井采访,为即将成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准备建设成就的采访稿。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天气特别好,秋风送爽,风和日丽。 正在采访时,突然,看见一队不像矿工模样的人朝我这边走了过来。走在队伍前面的人穿一件普普通通的深色棉猴(有帽子的棉袄),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双目炯炯有神,眉宇问透出一股英气。 职业的敏感告诉我,这是一队领导,而且不是一般的领导。我立即放下手头的采访工作迎了上去。走近时,我认出了队伍中有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余心清。 我在北京《民族画报》工作期间,曾经采访过余心清。看到余心清,我心想,一定是中央首长来石嘴山视察工作了。 再一瞧陪同人员,更加坚定了我的判断。陪同领导调研的有中共宁夏工委书记处书记甘春雷、宁夏回族自治区筹委会副秘书长金晓村,石嘴山工委书记杨正喜等。随行采访的《宁夏日报》记者告诉我,带队视察工作的是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 正值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前期,中央领导来宁夏视察一定有重要新闻,我立即来了精神。 习仲勋一行在一号斜井值班工长的指引下,换上了臃肿的工作服,戴上了矿工帽,准备下井进行视察。 这时,宁夏陪同视察的同志提议:我们大家跟习仲勋同志照张相,留个纪念! 习仲勋紧了紧工作服上的腰带,笑呵呵地打着手势招呼大家:“来来来,都来一起合个影!” 我记得有十一二个人,我没有进行现场调度,要求领导站在中间,突出领导的位置,大家非常随意围在习仲勋周围,画面非常亲切、融洽、自然,以至于照片洗出来,都分不出哪个是矿工,哪位是首长了。 我举起相机,调整好光圈、速度,屏住呼吸,以石嘴山一号斜井为背景,轻轻按下了快门。“咔嚓”一声,留下了永恒的瞬间。 10月20日,这张题目为“习仲勋同志视察石嘴山一号斜井时和陪同者合影”的照片刊登在了《宁夏日报》头版抢眼位置。 合影结束,习仲勋一行坐上罐笼车下到采煤区视察。我也准备跟着一起下去,抓拍视察现场。可能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一号斜井的领导拦住我,死活不让我随行。眼看着大好采访时机从我镜头下溜走,我感到万分沮丧,这也成了我终身的遗憾。 从井下采煤区上来后,习仲勋换下工作服,穿上棉猴,随便洗了把脸,一行人边走边谈来到位于石嘴山北大街的石嘴山瓷厂视察。 习仲勋看得非常认真仔细,时不时停下脚步,询问生产技术情况。他在制坯车间绘图组一位绘图女工前停了下来,操着浓郁的陕西口音问女工:“瓷器上的画都是你们画出来的吗?每天能画多少图?”女工显得有些拘谨、羞涩,但看着习仲勋亲切温和的眼神,她很快放松下来,一一回答了习仲勋的问题。 我趁这个机会迅速站好了位置,调焦距、构图。习仲勋亲切地说:“你们的绘画要表现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精神面貌,要有时代特色、民族特色……” “咔嚓”,我按下了快门,习仲勋视察瓷厂的画面瞬间定格。 这张“习仲勋同志在石嘴山瓷厂绘画组参观”的照片也刊登在了10月20日的《宁夏日报》一版上。 随后,习仲勋一行又查看了瓷厂的原料库房,他用手反复捻着瓷土,对陪同视察的中共宁夏工委书记处书记甘春雷说:“这里的瓷土很好,应很好地生产瓷器。” 习仲勋在和陪同的宁夏领导交谈中,还不时询问马震武、马腾霭的情况。他说,我有许多党内外少数民族朋友,如新疆包尔汉、赛福鼎·艾则孜,青海喜饶嘉措,宁夏马震武、马腾霭等,皆是肝胆相照的朋友。 视察中,习仲勋同志作风严谨务实,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在整个视察过程中,他脸上一直挂着谦和的微笑,像个邻家大叔。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穿的那件深色棉猴,当时的领导大都习惯穿呢子大衣、中山装,一般的公务员和工人、学生才穿那种棉猴。 习仲勋同志已经离开我们多年,斯人已逝,音容宛在。我跟他邂逅也就不到两个小时,但是他给我留下的是深深回忆和无尽思念,与他邂逅的场景常在我脑海中闪现,令我永生难忘。 笔者补遗:在采访朱康洛的过程中,恰逢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的《习仲勋传》出版,使我们弄清楚了习仲勋来石嘴山视察的来龙去脉。 1958年8月12日,习仲勋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组织了一个十多人的调查组,成员有国务院秘书厅副主任丁乃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余心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