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君子如玉 梁归智先生纪念文集
字数: 5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三晋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9-01
商品条码: 9787545720945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568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12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2019年10月21日,“探佚学”开创者梁归智先生与世长辞。
归智先生是我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杰出专家,发表了二百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了三十余部著作,在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研究、苏轼研究、佛教与道教研究、传统诗词创作等方面,成绩斐然。特别是在《红楼梦》研究上取得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成果,开创了“红学”研究新分支“探佚学”,在国内独树一帜,卓然成家。先生不仅在学术上儒释道兼擅,文史哲融通,而且培养了大批人才,尤其是古典文学研究优秀人才,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奉献了毕生精力。
《梁归智先生纪念文集》收录了100位亲朋对梁归智先生的纪念文章,包括刘再复、阎晶明、张庆善、赵勇等著名学者。他们从不同的“侧面”,还原出了梁归智先生的“全面”。这些文章以与先生的交往为中心,回忆他“淡泊名利”的人文智慧,感念他“坦诚率真”“重情重义”的为人,感慨他“铁剑铜箫”“剑气恢弘箫韵深”的气质,赞赏他“文笔生花”“道德文章两不孤”的品格成就,评价他“开宗立派”、是“里程碑的立碑人”,等等。这些回忆和描述,折射出先生本性,还原了历史场景。虽然每一个回忆角度不同、色彩各异,但当它们汇聚这本泛着墨香的书中时,先生的形象顿时立体了、丰满了,仿佛“谦谦君子”归智先生仍然在和我们一起欢笑、一起讨论……
目录
张庆善/在梁归智追思会上的书面发言(代序)001
张庆利/序001
赵勇/梁老师是一个纯粹的人(代前言)001
第一部分 家人怀念
梁剑箫/父子一场001
梁湘如/归智生命最后的日子016
梁温如/令人尊敬的小妹夫019
梁媞如/点点滴滴忆归智020
梁爰如/我的妹夫老师023
梁慧如/怀念妹夫梁归智027
梁洪之赵新燕/悼念妹夫归智教授028
梁康之/五姐夫029
梁蝶如/难以忘却的记忆032
刘潇潇/我和梁老师033
第二部分 友人回忆
刘再复/痛失梁归智先生036
阎晶明/心事浩茫连广宇——念梁归智038
陈家琪/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念友人梁归智、朱正琳044
张继红/怀念梁归智老师055
周伦玲/纪念梁归智先生058
谢景芳/一时无两的良师益友——回忆与梁归智先生相聚从教辽师的点滴往事061
姚力耘/斯人虽去应不远,身后仍留“石头”梦——忆梁归智先生071
郦曼茵/怀念良师益友梁归智教授074
郝华·鲁腾堡/纪念梁归智教授078
福蜀涛/偶开天眼觑红尘081
宋丁/归隐雄伏,智铸文峰——漫忆与梁归智先生的结友岁月083
丁东/悼念梁归智087
王瑞斌/别时若只如初见——回忆梁老师088
陈福康/悼念梁归智兄098
郭如鹏/旅者梁老师小记099
李天飞/悼梁归智先生101
李宝山/又到香菱咏月时——怀念梁归智先生102
周贵麟/追忆梁归智先生106
刘杰/归自谣·悼梁归智先生110
吕鹏/缅怀梁归智先生110
张沁南/怀念归智111
武中利/荣木111
靳仲生/那里有一颗最近最亮的星113
戚洁/认识梁归智114
王海清/题梁归智先生116
沈超楹/怀念梁先生116
贾治危/我的老同学、红学家梁归智117
郑学诗/忆“箫剑先生”——老友归智散记122
张勇耀/陌生又熟悉的老作者——悼念梁归智老师126
竺洪波/短暂的友谊,悠远的追忆——悼念梁归智先生131
第三部分 学术评忆
赵建忠/梁归智教授对《红楼梦》探佚学之贡献136
乔福锦/觉醒的第四代边缘学人——归智兄七日祭138
高淮生/天下问学凭砥砺,人间交谊在因缘——记梁归智教授二三事142
位灵芝/精神体悟永留世间146
张志坚/坦诚率真,永垂不朽——纪念山西红学前辈梁归智教授147
赵勇/梁归智老师的怀旧之旅——读《红莓与白桦:俄罗斯游学记》150
赵勇/把论著写成论笔,对元曲刨根问底——读梁归智《浪子风流说元曲》157
赵勇/文章自古千秋业,学术仍须一味痴——我说梁归智研164
王黑特/佛学是梁归智先生的终极追求187
安裴智/清风明月真君子剑气箫心狷学人——怀念我的老师梁归智191
陈树义/笔记中的梁老师217
王皓潼/让学生受益一生的好老师——回梁老师的“红学与中国古代小说文化研究”课229
王鑫/恩师梁归智先生不朽之志业谫论239
王超/忆中国红学大家梁归智先生243
李丽刘永胜/梁归智教授著述的学术影响力分析245
第四部分 同事追叙
张庆利/文人雅事与学者追求——读梁归智教授《红莓与白桦》258
于永顺/重情重义的良师益友——深切怀念梁归智老师261
孙小兵/难说别离的告别——怀念梁归智老师267
王春林/悼梁公归智先生271
张敏/怀念梁兄275
/禅在红楼第几层?——追忆梁归智先生278
符杰祥/留下半部红楼,更与何人说——纪念红学家梁归智老师282
路云亭/忆归智先生286
白平/挽梁归智先生289
陈榴/归智先生二三事289
洪飏/智者已归道山,点滴永润心田——怀念梁归智老师292
陈春香/我所认识的梁归智老师295
曹丽芳/灵通一脉岂无痕——怀念梁归智老师299
乔莉萍/淡雅的儒生302
韩玉慧/永恒的感念304
高志武/在人烟火与北邙神山之间——悼梁师归智308
郭建民赵世兰/难忘那碗“胡辣汤”——追忆梁归智老师309
杨春宇/星海熠耀传薪火,红学大师续道儒——缅怀“好看阅读推广人”梁归智教授313
赵洪刚/忆梁归智先生317
第五部分 同门纪念
刘毓庆/忆归智319
温人杰/赠归智322
牛贵琥/道德文章两不孤——我和老梁322
朱琦/谁为情种,谁解其中味——怀念归智兄327
落馥香/我优选的作者——深切缅怀梁归智老师331
王一娟/怀念师兄梁归智337
马银华/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追忆梁归智老师343
第六部分 弟子印象
赵勇/与死神赛跑——我与梁归智老师的交往347
宋若云/有趣的灵魂,诗意的栖居——怀念导师梁归智379
宋永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感念恩师梁归智先生383
毋世朝/沧海无声汇清流386
李雪枫/红楼再添愁,闻说君已走——编校梁归智先生的最后一篇学术访谈琐记390
武志勇/怀念恩师梁归智先生395
王一冰/梁归智老师琐记396
李有亮/归去来兮——痛悼梁归智老师401
王鑫/人生若寄幸相遇,孔念静言怀吾师——琐忆恩师梁归智先生
冯智华/时光记忆,赤子之心——纪念我的导师梁归智先生419
徐凯/我的导师梁归智先生422
石琳/桃李再无适时雨,一生伏首拜梁公433
李源/只恐相逢是梦中439
上船香/梁教授千古444
李志刚/箫飞雅韵海生心——追忆梁归智教授445
邓瑞/怀念吾师梁归智先生451
洪菱伟/吾师,心之归453
薛淑元/落红方知师恩暖——忆恩师归智先生456
梁徐宁/挽联458
李南/我与梁先生的那些年458
李红/忆我的老师梁归智465
周维军/亦箫亦剑说《红楼》——怀念梁归智先生467
吴根德/逝水年华忆梁师472
张玉娟/学术人生,赤子学者——怀念梁归智先生474
葛运福/我与恩师梁归智先生两三事479
王建国/恩师从未走远480
附录
一、探佚方知真红楼——梁归智教授访谈录(赵勇)483
二、梁归智先生学术简谱513
后记550
摘要
第一部分家人怀念 父子一场 梁剑箫 有部电影,叫《大鱼》,讲述了父爱。爸走后,我仔细地看了一遍。爸自然和电影中的那个父亲不同。世界上的每个父亲,都独一无二。我爸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童年·亲子 我出生约四五个月时,爸找来录音机,留痕了我作为婴儿的生命片段,时长约两盘磁带。多年后,我认真仔细地听过三遍,有一细节至今清楚记得: 磁带里,爸对妈说:“尿布臭死了,你赶紧拿去洗了。” 妈跟我说过,当时你爸负责洗尿布。不知为何,磁带里的爸失职了。或许,他忘了旁边正放着录音机,无意中暴露了本性吧。 儿时对爸的印象,离不开“伏案”和“读书”。那时写字用稿纸和钢笔,常常可见他伏于桌前,一格格填字,至于填何内容从未想过询问。书房里总是摆着一张大圆桌,上面堆满了书,高高叠起,如古埃及金字塔,只在桌子边缘处空出很小一块区域,用来写作。长大后,曾去过一次周汝昌先生家,室内书桌摆放的样子,像极了小时候的那个画面。 爸离开了书桌,便去读书,几乎没见他从事过做饭擦地等家务劳动。洗碗是例外。那时的我,便以为男人唯有读书高,并保留此想法到上大学。直至大二暑假回家,妈见我每日极像爸,终于开口说若长此以往,将来就算娶到媳妇,也难免不招火。我从此开了茅塞,原来男人也是要做家务的。结婚后,我主动承担了洗碗的重任,水平提升很快,虽偶有瑕疵,终究表扬远多于批评;也积极拖地擦桌子,质量却始终不高,上不了太好的台面,甚至惨不忍睹。经过严肃的批判性思考,细究根由,我找出了问题所在:爸擅长洗碗,我耳濡目染,渗入血液,成为“碗筷大神”,在情理之中;其余家务,皆非爸之所长,我悟性不够,也情有可原。 原来,遗传基因竟如此强大。 后来,我问爸,为何你不爱干活,总让妈干?爸不正面回应,抛出一尾音蛮长的感叹: “那多省事啊!” 这感叹,我琢磨了很多年,每每思之,总觉得非常精辟,颇得人生三昧。 爸是高手。 爸洗碗时,喜欢长叹和自语,主要包括一句表白和半句未说完的话。表白是“我爱你”,半句话为“我再去找找我的……”长叹和自语每次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同时亮相。初次听来,莫名其妙,问何解,换来的只是他略显诡异的笑。时间久了,我们便也麻木不仁,任他自流。 这长叹和自语,我也琢磨了很多年,从未成功破解。不过,今天总算找到了密钥。那是爸去世前两个月,接受他的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赵勇叔叔访谈,曾说:“中国文化的本质是诗。中华诗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我听完明白了,爸的本质,也是诗。诗是爸的核心。那些不自主的表达,都是诗意性格的流淌。爸血液骨髓里的诗情,不知何时起,就和他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贯通一生。 成年以后的某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也不时叹气和自语,赶紧自查自纠,总算改了过来。 我有自知之明。我的本质,可不是诗。 小时候,我喜欢和爸一起读书。他读文字书,我读小人书。他给我买了三个版本的《西游记》小人书,每套我读了不下十遍。他从未像有些中文系教授教育孩子那般,逼着我从小念《三字经》、背唐诗宋词。他很少管我的学习,每次只要是他去开家长会,我都如释重负。记得有一回,他开家长会,回来以后,说:“梁剑箫,你跟我说说,你这成绩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说:“不怎么回事,我先出去玩了。”他叹了口气,就没有下文了。我当时觉得,有这样的爸,真不错啊。 小学四年级,爸某日兴冲冲走进我房间,递给我一篇作文,让我读。作文的名字叫《飞马》,出自他同门师弟刘毓庆叔叔的儿子之手。我读了,顿觉无限自卑,难望项背。爸说:“你看人家,写得多好啊!真是不错。”那是真写得好,作者和我同龄,文字功力却远在我之上。 从那天以后,爸似乎动了心思,想有意识培养我。过了几日,他教了我八卦歌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一两天后,我背熟了,他考察无误,开心地说:“对对对!不错不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很快他就不再管我,不知道忙什么去了。我高兴极了,终于不用背这些不知道什么意思的古怪文字,又可以出去疯玩了,瞬间就跑没影了。又过了几日,爸已经把这事忘了。 小学五年级,爸还教我写过一次诗。他现场给我即兴作了一首,如今我只记得第三句是“天空飞来一只鸟”,当时他念出此句,也觉得不成体统,笑得很动人。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第二天,他又不知道忙什么去了。我再一次开心地跑得无影无踪。 终于有一次,爸发威了。我的一篇作文,语文老师说不错,想推荐发表,但又觉得还有修改余地,让我回家改完再拿给她。妈说让你爸给改改,爸那天真就给改了,改得文采飞扬,接近超过了小学生应有的水平。第二天,老师回话说:“梁剑箫,你修改作文的能力,真让老师特别惊讶。”随后就给了拟发表刊物的邮寄地址,让我自行投稿。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