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隋兴衰四十年 4

大隋兴衰四十年 4

  • 字数: 16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 作者: 蒙曼
  • 出版日期: 202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7220559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为什么在西方人眼里,隋朝比唐朝伟大?隋朝皇帝才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真实的隋唐英雄,其实和说书、演义中的形象,有很大的差别?为什么文治武功极为相似、仿若倒影的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最终一个留下千古骂名,另一个成了千秋明君? ★隋唐史学者蒙曼老师《百家讲坛》成名之作。它们多年来被奉为经典,深受众多隋唐史爱好者的喜爱,一直被翻出来重看、重听。 ★《百家讲坛》播出至今,口碑的讲座之一,让几代学生读者,爱上学习历史、选择历史专业。 ★知乎“如何评价蒙曼?”90%好评率的历史讲师。 ★喜马拉雅FM上架至今不到一年,强势收获2100万收听,评论区新老读者好评连连。 ★中央民族大学ZUI受喜爱的历史老师之一,学生不自禁发出呐喊“她的课太难抢了”! ★通俗讲隋朝历史绕不开的经典讲本,欲了解隋唐史,这套书不可不读。 ★蒙曼老师读史特点:(1)带着质疑看隋史;(2)条理清晰;(3)有理有据。这样的讲述方式,受到众多读者的认可和喜爱。 ★作者蒙曼亲手操刀,逐字审阅,大规模修改,沉淀十余年隋唐史学成就。 ★“(蒙曼)故事确实讲得精彩,而且她背后还有学术、思想。”“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被她举重若轻地娓娓道来,让我们恍然大悟,豁然开朗。”——易中天 ★封面:以翻腾着浪花的河水,代表隋朝各个阶段,汹涌激荡而来,又在洪流中远逝;文字选择金色油墨印刷,在历史的洪流暗影中隐隐闪亮,颜色的冲撞,充满历史与现代气息的和谐交织;采用双封设计,艺术纸印刷,手感奇佳,极具收藏价值! ★颠覆性解读被毁誉争议千年的短命王朝。写尽大隋令人窒息的38年兴亡权斗史,皇权、世族、军阀,权力争斗波诡云谲,名士猛将竞相登场。这是一个被宏图大业压垮的王朝,是一个持续发酵着争议的王朝,是一个名声扫地但留下丰厚遗产的王朝。 ★全套共四部——《大隋兴衰四十年1.东亚霸权》《大隋兴衰四十年2.饥饿盛世》《大隋兴衰四十年3.雄略暴君》《大隋兴衰四十年4.自杀王朝》。
内容简介
隋炀帝霸道激进的作为,使得他的雄才大略变成了残暴不仁,千秋伟业变成了人间噩梦。鼎盛辉煌的大隋王朝,也迅速掉头坠入了万劫不复的历史深渊。亲征高句丽的壮举,强如唐太宗者也只尝试了一次,隋炀帝却做了三次:一征高句丽,损兵折将,民怨沸腾;二征高句丽,后院起火,功败垂成;三征高句丽,内外交困,危机四伏。下江都这事儿,酷爱巡幸天下的隋炀帝同样做了三次:前两次都是风风光光,挣足了面子,摆尽了排场。但到三下江都时,却弄了个灰头土脸,狼狈不堪。与“三”有缘的隋炀帝,终究毁在了三个李姓之人手中:曾经东躲西藏的通缉犯李密,却成了隋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李渊、李世民父子是隋炀帝的近亲,却也是大隋王朝的真正终结者。
目录
第一章后院起火
一、玄感其人
二、蓄谋已久
三、黎阳起兵
四、李密献策
第二章玄感败亡
一、旗开得胜
二、隋军反击
三、兵败身死
第三章炀帝失策
一、兵败原因
二、隋炀帝对策
第四章三征高句丽
一、三征高句丽
二、不败而败
三、天下皆反
第五章李敏之死
一、神秘谶语
二、宇文述的阴谋
三、贵族解体
第六章雁门之围
一、再巡突厥
二、雁门之围
三、内外交困
第七章三下江都
一、国家失控
二、苏威被贬
三、三下江都
第八章李密崛起
一、瓦岗聚义
二、大展宏图
三、檄文讨隋
第九章中原苦战
一、军事难题
二、计杀翟让
第十章太原起兵
一、预谋造反
二、晋阳起兵
第十一章关中易主
一、拉拢李密
二、霍邑之战
三、儿女英雄
四、关中易主
第十二章禁军谋叛
一、醉生梦死
二、骁果思归
三、逃亡变造反
第十三章江都宫变
一、江都宫变
二、隋炀帝殒命
三、南北分途
第十四章隋亡唐兴
一、杨侑禅让
二、杨浩之死
三、杨侗之死
第十五章殷鉴不远
一、赫赫暴君
二、殷鉴不远
后记
摘要
     一、玄感其人 杨玄感这个直接打乱了隋炀帝二征高句丽计划的人可不是一般的鼠窃狗盗之辈,恰恰相反,此人是个大贵族,“三好生”。 第一,出身好。杨玄感是大名鼎鼎的宰相杨素的长子。要知道,杨素是关陇贵族集团中的重量级成员,官至司徒、尚书令,爵封楚国公,是隋朝官位优选的大臣。有父如此,杨玄感也就成了当时第一等的贵公子。这样的出身,本身就意味着无限的号召力。 第二,能力好。杨玄感跟乃父杨素一样,允文允武,按照《隋书·杨玄感传》的说法,就是“骁勇,便骑射,好读书”,从小就非常勇敢,而且弓马娴熟,还喜好文墨。这种文武兼资的素质在当时非常受人推重。 除了有这样的基本素质,杨玄感个人能力也很强。他当初担任郢州刺史的时候,年纪尚轻,又是“空降干部”,所以,当地官员都没把他放在眼里,等着看他的笑话。杨玄感上任之后,不急不躁,先派了一些耳目眼线调查情况,把手下官员的德行能力,乃至贪污受贿情况都搞了个一清二楚,这才分别找他们谈话,做出下一步工作安排。这些官员一看,自己的隐私都被杨玄感掌握得丝毫不差,还有什么勇气再跟他叫板。从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杨玄感的心机与气度。 据说,杨玄感小的时候发育比较晚,学会说话和走路都比别人迟些,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个傻孩子。只有他爸爸杨素不以为然,总跟别人说:“此儿不痴也。”有道是知子莫若父,杨素眼光精准,曾经一望之下,就预判出唐朝的两大开国元勋封德彝与李靖,面对自己朝夕相处的儿子,他怎么可能判断失误! 第三,风度好。杨素就是美男子,当年平陈战争的时候,往船头上一站,江南人都以为是江神下界。杨玄感深得其父之风,也长得高大威武,美髯飘飘。不过,讲杨玄感风度好可不光指长相,更重要的是他待人接物的态度。按照《隋书-杨玄感传》的说法,杨玄感“性虽骄倨,而爱重文学,四海知名之士多趋其门”。虽然自己出身高贵,平时对一般同僚也比较傲慢,但是,对于有文学才华的名士则是非常客气。礼贤下士的名气一传开,跟他交往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这样一来,杨玄感的社会声望也非常高。 因为有这么多过人之处,杨玄感的仕途相当顺利。在隋文帝一朝,他就已经官拜柱国。柱国可是二品大员,当时杨素官居尚书右仆射,也是二品官,所以每到朝会的时候,父子两个都站在同一排。隋文帝不是最讲孝道吗?觉得儿子和爸爸站在同一排有违孝道,特意让杨玄感降一等,到三品官的序列里排班。 面对这样的安排,杨玄感如何表态?他赶紧拜谢说:“不意陛下宠臣之甚,许以公廷获展私敬。”我没想到陛下钟爱我到这个程度,能够让我在朝廷里还表现出对爸爸的恭敬之心。这话说到隋文帝心坎里去了。从此,对杨玄感更是另眼相看。 隋文帝对他不错,隋炀帝也没有亏待他,大业初年,杨素去世,杨玄感以长子的身份袭爵楚国公,很快官至礼部尚书,这可是所谓尚书八座之一,权力很大。 这样看来,杨玄感要官有官,要爵有爵,要名有名,幸福指数应该相当高。按道理来讲,这样的人最应该忠君爱国,与国休戚了,他为什么还要造反呢?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