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嘉靖皇帝全传(1-4)

嘉靖皇帝全传(1-4)

  • 字数: 302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 作者: 廖心一
  • 出版日期: 202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55204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2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明朝计有十六帝,本丛书包括除开国皇帝朱元璋和末帝朱由检而外的十四位皇帝的全传。虽名为“皇帝全传”,实则各卷以皇帝为核心人物,对该朝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做细致、生动的描绘,力求向读者展示出一幅完整的社会风俗画卷。
本丛书作者廖心一先生原为历史学者,其创作秉持“言必有据”的原则,意在以小说的体裁书写历史,与当今通行的戏说类、穿越类写作迥异其趣。整套丛书字数达千万之巨,涉及人物三千二百余,百分之九十以上实有其人;书中除个别情节属想象与虚构外,稍微重要的人物、情节及典章制度,都有出处。为此,作者翻阅了大量史料,前后历经三十余年,呕心沥血,方告完竣。各卷末附《人名索引》,列出该卷出现的重要人物,以便读者随时翻检。
作者简介
廖心一,1946年生。197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7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师从王毓铨先生学习明史。
目录
《议礼·议刑》
一、龙飞兴邸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二、貌隆情疏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三、争“皇”争“考”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四、百僚廷哭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五、边镇多事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
《斋醮·斋居》
《禁海·肃边》
《严相·徐相》
摘要
     一、龙飞兴邸 第一章 湖广有两处安陆,一处为直隶布政司的安陆州,一处为德安府的安陆县。兴王府原在安陆县,后迁至安陆州。正德元年,寿王府自四川迁置安陆县。 正德十六年三月初十日,正午时分,一名着衣半似道者、半似俗客、看不出实际年龄的男子,出湖广安陆州北门,悠闲地向郊外的山地走去。看到路旁歇脚的一大一小二人,他放慢脚步,仔细打量。年长的那汉子似乎被他看怕,低下头,不敢与他对视。年少的那孩子却很大胆,两只圆圆的眼睛盯住他看。大概是有些时辰没有进食,孩子的眼神与其说在向他打招呼,不如说在向他乞求。 他微微一笑,转到二人面前,伸出右手,抚了抚孩子的头,道:“小兄弟好记性,还认得出我?” 不知真的认出,还是认出就可以有所得,孩子居然点了点头。 “老哥称得上义士,怎么就认不出故人?”这是在问年长的汉子,颇有些责备的味道。那汉子头也不抬。看来,不是认不出,而是不想认。“刘百老哥,当初请在下相帮之事也忘记不成?”神情悠闲的男子问。 汉子不能再不答腔。他站起身,抱了抱拳,说:“我怎能认不出方爷!方爷的好处,小人也不敢忘。只是方爷称小人义士,小人不敢当;再者,小人也不姓刘,小人姓张。” 被称作方爷的人一愣。“你要姓张,也只好由你,”他指着孩子,问道,“这孩子,你也忍心让他姓张吗?” 话问得怪,答得也怪:“我姓张,他自然也只好姓张;他不姓张,难逃一劫。” “好,好,好,”叫过三声,方爷不忍再相逼,“这么说,是天大的干系也肯担下,不枉我赞你义士二字。不过,”他瞥孩子一眼,说,“二位的肚皮却不像老哥一样争气,我们一起去前面寻个有酒有菜有汤有饭的地方如何?” “如此甚——”被称作姓刘,自称姓张的汉子生生把后面的“好”字吞下去。“方爷记得小人姓张,有酒有菜有汤有饭的地方也罢,无酒无菜而有汤有饭的地方也罢,哪怕是只有一碗冷水、一口冷馍的地方,小人也带这孩儿随去。方爷若一味只把小人当成刘某人,小人便是饿死,也只在此处做个孤魂野鬼。这孩儿,自然也不会离开小人半步。” “老哥自然姓张,”方爷无奈地说,“只是老哥的名讳,我记不清,还望赐告。” “小人贱名,单是一个礼字,仁义礼智信的礼。”汉子道。 “虽然单是一个礼字,却将五者占尽。失敬,失敬,在下好不景仰。张老哥和这位——”方爷定定神,说,“张公子请吧。” 他心里想的是另外两个字:义仆。张礼其实姓刘,正是刘养正的家人刘百。刘养正系狱中,刘百在狱外打点,在狱内服侍;刘养正死后,他又全心全意地照料在狱中的刘妻。至于刘养正的独子,他不顾王法,认作己出,使之免受囹圄之灾。对老爷如此,对夫人如此,对小主人如此,这个仆字怎么说得出口!(刘养正事迹,参阅《正德皇帝全传》第二部) 刘养正的才学,在东南数省是出了名的。他不走正路,死有余辜,但与他有些渊源的人,比如这位方爷,对他和他的家人,仍然很关切。因而,对刘百的作为也探听得清清楚楚。况且,他一向知道刘百的为人,敬重刘百的为人,难怪一口一个义士。 在路口的一间酒肆,酒食安排妥当,方爷让刘百和孩子尽管放开吃,自己则把握酒盅,趁他们嚼咽的空当,说些话。 “真是他乡遇故知啊,”方爷边感叹,边问,“张老哥怎会走到这里的?” 刘百抿一口酒,润润喉咙,说:“方爷,这话我只告诉你,别人听到也不懂。”他瞥一眼酒肆的东家和小二,见他们并未留意,才压低声音说,“我家老爷归西前对我说,他的一生,毁在大意。他观星象,见帝星现于楚、越间,这是不错的;但他把楚、越间解作南昌,却大错而特错。楚、越者,非楚即越,这次是应在楚地。老爷嘱我携带公子,来此处谋一条出路。” “子吉先生到底是慧眼,”方爷叹道,“张老哥此时既到此地,可有所见?” “与别处并无不同。我与公子在别处要挨饿,到此地,也是要挨饿;昨日是挨饿,今日也是挨饿。”刘百说着,想起什么,“方爷当日与老爷时时切磋,老爷看得到的东西,方爷想必也看到。倒要请方爷看在故人的份上,为我们指一指路。” “张老哥说此时此处与别处并无不同,是忘记你家老爷的话。张老哥在城外看不清楚,进城后或许会看清楚;即便看不清楚,问也问得清楚,”方爷顿了顿,说出关键的一句话,“今日兴府世子袭封王位。” 刘百点点头,说:“此事我在途中已听说。据说这位世子尚在丧期,是老王妃恳词奏请,才得以预袭的。要说不同,老王妃一奏即准,确是个异数。” “张老哥差矣,一奏即准,算不得异数;你家老爷所言,才真是异数。”说到此,方爷咳嗽一声,把话音压得更低,“子吉先生算准帝星曜楚,是他的慧眼。我也t-出,新天子龙飞,就在本月。” “方爷是说——”见方爷沉稳地点着头,刘百知道不该把话讲完,“照方爷的说法,我此时把公子带到此地,便不负我家老爷的托付?方爷,我将公子交与你如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