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妈妈的孤独
字数: 288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吴周文
出版日期: 2020-09-01
商品条码: 9787536168503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76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扬州大学吴周文教授的散文随笔合集,分为“先生篇”“朋友篇”“亲人记”“风情画”“随笔集”五辑。作者以个人特有的感悟、哲理的体验与真挚的感情,描述了过去与现在的人事景物,用凝练简明与适宜的语言,进行本文的艺术呈现。作者笔下的师友之情让人羡慕、神往,人物刻画传神,是上佳的学者散文。
作者简介
吴周文,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在《文学评论》等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杨朔散文的艺术》《散文十二家》《朱自清散文艺术论》《二十世纪散文观念与名家论》《散文审美与解读》等专著多部。
目录
先生篇
山高人为峰
不带走一片云彩——送别曾华鹏老师
大树不倒——范伯群师印象
清芬久远——记钱谷融先生
林非师
潘旭澜师
徐开垒师
谭佛雏师
孙龙父师
张泽民师
未能圆梦的作家——叶至诚速写
朋友篇
秦牧家作客
羽仪之舞
怀念宪锡
丁帆老弟
王尧老弟
张王飞老弟
林道立老弟
曹惠民弟
王兆胜友
陈剑晖友
心口被燃烧的感觉——我与前辈散文家的友谊
亲人记
妈妈的孤独
父亲的礼物
坐骑与荷珠
大哥
大妹
小婊
牛子
女儿与文学
哑妹
积攒微笑
风情画
孙桥村遗梦
枇杷园记
茅山行
圃山游
丹阳记
夜游古运河
玉女山庄记
小鸟情
异木棉
结账
永远的奥斯陆
随笔集
蓝调的记忆
恒久与温暖的珍藏
未完形的“格式塔”审美——几位散文大家的发现与感悟
从另一视角看秦牧
朱自清与湖畔诗社
先生“风骨”的敬仰与褒扬——评论丁帆的《先生素描》
请饮一杯温馨的酒——评论王慧骐的散文近作
艺术审美与文学表现的整合——评论王川的《艺术地图》
“废村”的梦呓与眩惑——评论周荣池的《村庄的真相》
老扬师走出去的散文家——为张天弓《布衣文钞》作序
老扬师的辉煌与薪火传承
欧阳修:扬州因你而骄傲——“千年欧阳修”征文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后记
摘要
1960年,我带着没录名校的遗憾来到扬州师院中文系。但遗憾之后又感到特别幸运,因为在这里我成了著名学者曾华鹏老师的学生。 我是在课堂上认识曾老师的。他用男中音不紧不慢的语速开始:“鲁迅,原名周树人……”,略带福建口音的普通话,一个手势,一个微笑,就把学生带到鲁迅的文学境界里去了。讲到《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一、二、三、四的条分缕析,讲解它们思想和艺术的价值,简直就像听说书似的把每位学生迷住,觉得两节课的时间过去得太快了。后来同学告诉我,他就是发表《郁达夫论》的那位曾华鹏老师。 我从心底里对曾师产生敬慕,是读了他的论文《郁达夫论》。我在图书馆借到1957年五、六期合刊的《人民文学》杂志,翻到这篇与范伯群共同署名的文章的时候,不禁万分惊诧,纸页已经泛黄、污损和破烂,这种情状见证它被一届又一届中文系的同学拜读过,上面留下的是莘莘学子的崇拜和对知识的渴望。我被曾师和范师的胆识和勇气镇住,在政治标准第一的那个年代,这现代文学研究目前第一篇具有开创意义的“作家论”,是出奇制胜之举,而且有着反潮流的叛逆精神:从“五四”的人性发现和个性解放的历史原点,大胆地确认了被历史所误读为“颓废”作家的郁达夫的价值。后来再读这篇四万字的论文,让我慢慢懂得了做学问往往要付出被误解、被责难的代价。——曾师的《郁达夫论》、范师的《王鲁彦论》以及施昌东的《朱自清论》,是他们的老师、复旦大学贾植芳教授给定的毕业论文的题目。后来贾先生被当作“胡风分子”受到“批判”,学生也因此受到株连。曾、范二师失去了留校或到研究机关工作的机会,被分别发配到扬州市财经学校和南通中学去教书。临别之际,他俩登上上海国际饭店的顶楼,做出继续完成老师心愿的决定,并订下两人合作研究的盟约,这就有了后来的《郁达夫论》《蒋光赤论》《谢冰心论》《王鲁彦论》的系列成果。我听曾师母说过,有时在假期里,两个家庭合在一起生活,两位师母做后勤,忙烧饭、忙家务,也当读者,两位老师潜心切磋、讨论、推敲,沉浸在与郁达夫等作家做心灵对话、交流的天籁之境,享受着这些作家所给予的思辨之困惑、发现之惊喜与启悟之快乐。当时的文化环境,自然有无可规避的责难,认为曾师只对“小资”作家有兴趣,坚持的是“白专道路”。可学校的党委书记陈超同志却说,“南大有个叶子铭,我们(扬师)有个曾华鹏。”真的难能可贵,有个惜才的“一把手”领导,管住了那些责难者的嘴巴。 作为曾师的学生,为老师感到最最骄傲的,是他在学术研究上再度的出奇制胜。“新时期”之初,就在1978年的第4期《文学评论》上发表了由曾、范二师合作、并由曾师执笔的论文《论(药)》,对这篇经典进行深度的学术性解读,这是在现代文学研究界开风气之先,也是两位老师在学术研究上的更上一层楼。原来,在“”后期,就绝大多数人还在“闹革命”的时候,他俩就悄悄地研究起鲁迅的小说来,把《呐喊》与《彷徨》里的每一篇小说,在文本解读与个案学术研究两个层面上进行解读,这些文章写完后放在抽屉里,等到改革开放的时代才一一面世。这就是后来的成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小说新论》。其实,曾师在现代文学史的教学中,对经典作品进行细解与细讲,对作品进行学理的认知和“解剖麻雀”的细读功夫,是他最拿手的看家本领。他给78级上课讲《背影》等作品时,77级的学生也跟着去听,一个阶梯大教室容纳不下,门外和窗外都挤满了人。我也是其中挤着听课的“老”学生,至今仍记忆犹新,仿佛是一个电影明星与狂热粉丝的见面会,这成了校园里很“酷”的一道风景。我想,曾师不仅是靠他的一套表述流畅、节奏有度、以声传情的讲课艺术赢得了学生的欢迎,更重要的,是靠学识的支撑和对艺术的感悟,让听课的学生得到美的艺术享受。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