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三《礼》"真精神

  • 字数: 29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作者: 程奇立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361668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礼”是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概念或范畴。针对当前多数国学类普及读物中常识性错误过多,而专业论著或者一味琐碎考据,或者流于空谈的情况,本书通过对《仪礼》《礼记》《周礼》的实证研究,破除旧有误说,以期还原三《礼》本来面貌,解读真正内涵,发挥其在当下文化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目录
绪论
一、“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与表征
二、“礼”的内涵和基本精神
三、“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四、“礼”与中国古代政治及中华民族精神
第一编 《周礼》与古人的制度设计
一、《周礼》的真伪之争及其编纂成书考述
(一)《周礼》题解
(二)《周礼》的发现
(三)《周礼》的作者和成书年代
二、《周礼》的思想内容
(一)阴阳与五行思想——《周礼》的宇宙观
(二)礼法相济——《周礼》的社会治理思想
三、《周礼》的行政制度设计及其对后世政治的影响
(一)《周礼》职官系统
(二)《周礼》所载畿服制度、爵位制度和乡遂制度
(三)《周礼》行政体制设计的特点及其对后世政治的影响
四、宗庙祭祀之礼与昭穆制度
(一)宗庙与祭祖
(二)宗庙规制
(三)庙祭礼仪
五、《周礼》的传世和《周礼学》的发展流变
(一)刘歆对《周礼》学的贡献
(二)刘歆《周礼》学在两汉之际的传承谱系
(三)马融、郑玄与东汉《周礼》学的兴盛
(四)三国时期《周礼》博士的设立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周礼》学
(六)贾公彦《周礼注疏》的学术成就
(七)理学思潮影响下的宋元明《周礼》学
(八)清代《周礼》学研究的盛况
第二编 《仪礼》——礼的节目与仪轨
一、礼典的实行与《仪礼》的成书
(一)《仪礼》书名溯源
(二)《仪礼》的内容和结构
(三)《仪礼》与孔子的关系
(四)从武威汉简本《仪礼》认识《仪礼》经、记、传及其他问题
二、《仪礼》所体现的周代宗法制度与伦理观念
(一)《仪礼·丧服》所体现的周代宗法制度
(二)《仪礼·丧服》中所蕴含的周代伦理观念
三、“姨服”重于“舅服”所蕴含的上古文化信息
四、《仪礼·丧服》的亲属称谓所反映的上古婚姻遗俗
(一)“舅”与“姑”
(二)从父、从母
(三)“侄”与“昆弟之子”
(四)“娣”与“姒”
五、《仪礼》的传授和《仪礼》学的发展流变
第三编 《礼记》与“内圣外王”之道——心性之学与政治哲学
一、《礼记》的编纂与流传
(一)《礼记》的编纂成书
(二)《礼记》各篇的作者与写作年代
(三)《礼记》的内容及其分类
二、《礼记》在儒家经典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一)《礼记》最全面、最系统地记述、阐释了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内容
(二)《礼》学附庸,升为大国
(三)《礼记》与“内圣外王”之道
(四)“大学之道”和“中庸之道”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当代价值
(五)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看《礼记》的当代价值
(六)从习近平总书记近几年的讲话和文章看《礼记》一书的当代价值
三、《礼记·礼运》的社会理想与政治哲学——以《礼运》《王制》为讨论中心
(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运》的社会理想及其当代价值
(二)《王制》与儒家的制度设计
四、“不可不读之篇”——《乐记》《学记》与《经解》诸篇的文化价值
(一)《乐记》——我国古代最早的文学艺术理论专著
(二)《学记》——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三)《儒行》——儒家的立身之道
(四)《经解》——我国古代最早的儒家经学通论
(五)《曲礼》与《内则》——我国古代最早的礼仪启蒙教材
五、从《礼记·月令》所蕴含的五行思想探讨其作者与成篇时代
(一)《礼记·月令》的作者与成篇时代研究综述
(二)《礼记·月令》与邹衍的关系
(三)结论
六、《礼记》学的发展和演变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