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戏剧文体与演剧的互动:中国传统戏曲的分析进路

戏剧文体与演剧的互动:中国传统戏曲的分析进路

  • 字数: 32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作者: 刘晓明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3616709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文体论大国"。在古代,文体方面的著作很多。但自五四新文学以后,在西方文艺理论的强势冲击下,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的文体意识越来越淡薄,而关于文体研究方面的丛书更为少见。本套丛书梳理千年文脉,汲取古代文学传统精华,立足于现当代文本分析,立意高远,视野宏阔,具有开放意识与现代精神。"文体与跨文体研究丛书",是一套既具开创性、原创性、探索性,又有重大理论价值的丛书。它的出版,有助于促进我国的文体研究,增强当代作家的文识,提升中当代作家和文学研究者的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
刘晓明,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文学博士;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及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获广州市“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家”、广州市“优秀专家”称号;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3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4项,科研成果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广东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目录
第一章戏剧与戏曲文体的本体论
一、为什么需要中国戏曲作为研究进路
二、什么是戏剧文本和戏剧文体
三、中国戏剧文体的独特语言范畴
四、戏曲文体的外部形式及其演变
五、戏曲文体的功能形式
六、戏曲文体的意义形式
第二章戏曲文体嬗变的历史轨迹
一、戏剧是否需要文本
二、中国的戏曲文本是如何出现的
三、泛戏剧的文体形式以叙述性的概括为其形式特征
四、情节小戏的文体形式以对表演情状的叙述为其形式特征
五、即兴谐剧的文体形式以言语包括对话为其文体特征
六、合生——谐剧与曲相结合的戏剧形态
第三章剧场性与戏曲文体的互适
一、剧场性与文本性相互作用的机理
二、剧场性对文本的开显
三、文本诗性对剧场性的开显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