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低碳发展下环境治理体系理论创新及法律制度建构研究

低碳发展下环境治理体系理论创新及法律制度建构研究

  • 字数: 17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 作者: 杨健燕 等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429634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2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基于气候变暖大背景下中国低碳发展的迫切需要,以专注于企业微观整体系统管理的麦肯锡7S模型为分析模式,进而全面系统地构建中国环境治理制度框架,为中国环境治理研究提供了从国家全局视角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整体安排的、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模式。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我国低碳发展的迫切需要,以专注于企业微观整体系统管理的7S模型为分析模式,打破我国目前环境治理现行的“分散管理、对症治理”模式,全面系统地构建了我国环境治理的制度框架。这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低碳转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环境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程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书从低碳发展的时代内涵入手,以实现低碳发展目标为主线,在深入分析全球环境治理模式变迁、困境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现行环境治理制度的缺陷,以7S模型为范式,从7个方面具体构建了低碳发展下我国环境治理的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全书共六章,第一章是低碳发展内涵解析,第二章是全球环境治理模式的嬗变、困境及其发展趋势,第三章是低碳发展下我国环境治理的现实障碍,第四章是环境治理模式创新——7S模型的优势与问题分析,第五章是我国环境治理的硬件要素建构,第六章是我国环境治理的软件要素建构。其中,第一章在分析低碳发展的理论推动力和社会推动力的基础上,提出了界定低碳发展内涵应当秉承的三大基本原则,进而以概念内涵为依托,提炼了低碳发展的本质;第二章深入分析了过去50年间世界范围内环境治理模式的嬗变轨迹,以及每一种管理模式的典型特征和发展困境,并提出多中心共治型模式具有优势互补、快速回应和相互合作等制度优势;第三章系统分析了我国现行环境治理模式因受经济发展既有格局和政府主导治理影响而具有的单向性缺陷及其表现,提出了在低碳发展时代下,我国环境治理方式应实现从简单化的属地管理到区域间协商治理和共同治理、从部门单一线性管理到多组织联动综合治理、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治理和系统治理的方向性转变;第四章分析了7S模型在环境治理中具有的制度优势,以及它在环境治理应用中存在的公司治理与社会或国家治理的有限性、模式化分析对制度创新灵活性的制约等问题;第五章从治理战略、治理结构和治理制度三个维度对我国环境治理硬件要素的建构进行了深入论证和解析;第六章从治理理念、治理人员、治理风格和治理技术四个维度对我国环境治理软件要素的建构进行了深入论证和解析。
目录
第一章 低碳发展内涵解析
一、低碳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二、低碳发展的内涵界定
三、低碳发展的实质剖析
第二章 全球环境治理模式的嬗变、困境及其发展趋势
一、全球环境治理模式的嬗变——从政府管制型到企业自愿型
二、环境治理模式的发展困境分析
三、全球环境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多中心共治模式
第三章 低碳发展下我国环境治理的现实障碍
一、我国现行环境治理制度的缺陷
二、低碳发展下我国环境治理的现实要求
第四章 环境治理模式创新——7S模型的优势与问题分析
一、7S模型与环境治理的对应性
二、7S模型在环境治理中的制度优势
三、7S模型在环境治理中的问题预设及应对策略
第五章 我国环境治理的硬件要素建构
一、国外环境治理战略的历史流变
二、我国环境治理的历史发展与治理战略的变迁
三、低碳发展下我国环境治理战略的现实考虑
四、我国环境治理结构的革新
五、我国环境治理制度体系的建构
第六章 我国环境治理的软件要素建构
一、我国环境治理理念的变迁及现代环境治理理念的构建
二、优化政府环境治理,培育多元治理主体
三、转换环境治理风格,变革国家环境治理范式
四、环境治理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